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90年前英国人从新疆带走中亚夜鹰唯一标本 此后再没见过这类物种

90年前英国人从新疆带走中亚夜鹰唯一标本 此后再没见过这类物种

时间:2021-12-24 09:46:28

相关推荐

90年前英国人从新疆带走中亚夜鹰唯一标本 此后再没见过这类物种

看不见的秘密——中亚夜鹰之谜

▲ 这是一张拍摄于20世纪前期典型的考察照片,画面中既有西方人,也有东方人

根据记载,这是1929年,英国鸟类学家、植物学家弗兰克·卢德洛(Frank Ludlow)等人在喀什拍摄的,照片中左侧的中国学者,可能是1927年参加斯文·赫定和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后来经鲁迅约稿写下《徐旭生西游日记》的徐旭生。

▲ 徐旭生的作品,是了解民国前期西北地区情况的重要文献

只是很少有人会想到在这张照片背后隐藏着一个让世界动物学界为之探寻长达90年,至今未获答案的谜题。将它称为“看不见的秘密”,则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这个谜题的核心是一种在白天见不到的鸟类——这就是由卢德洛在1929年发现的中亚夜鹰。

夜鹰常被写作夜莺。实际上它们和夜莺有着很大的区别,而夜鹰本身其实也不是鹰。夜鹰是一种独特的鸟类,属于夜鹰目。与夜莺这样的鸣禽不同,它们是夜间在沙漠、戈壁等荒凉地区活动的一类鸟类。这一品目的鸟类活动于从欧洲到非洲的广大区域,而中亚夜鹰则活动于亚洲腹地。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亚夜莺至今全世界只保留有一个标本。这便是弗兰克·卢德洛和乔治·谢里夫一起在1929年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皮山县采集到的。

说来有些难以置信,世界上有些动物,的确仅仅保存有独一无二的标本,这一点连猛犸或披毛犀这样的史前动物都比不上,这些绝灭了的动物从冻土带发现的标本也不止一个呢。而偏偏新疆拥有多种“独一无二”的动物——中亚夜鹰如此,新疆虎也如此,这个地方对动物学家来说,可谓极有吸引力,又叫人头痛。

拉德洛本人颇有传奇色彩。他出生于伦敦切尔西,就读于剑桥的悉尼苏赛克斯学院,1908年获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后,前往印度,本来是要到卡拉奇当地的学院任教,但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便加入英国皇家陆军,参加了美索不达米亚战役。在战争结束之后,他曾获得英国政府颁发的OBE贵族资格。

然而他真正的爱好还是植物学和鸟类学。1927年,由于学校关闭,拉德洛在印度开始了赋闲的生活。这时他遇到了另外一名退休陆军军官乔治·谢里夫,两个人有着相同的爱好,便开始在中亚地区一同进行动植物考察。

1929年,他们对中国的新疆地区开始了一次考察活动,考察路线经过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交界的拉达克地区,翻越喀拉昆仑山脉和青藏高原,穿过塔里木盆地的西部边缘,而后又翻过天山山脉,最后到达伊犁地区,历时18个月。

拉德洛在工作中共收集了850余个标本,后来又补充了150多个,这些标本共包括了大约200种鸟类,此外他们还采集了500多枚鸟蛋。

在考察期间,他们于今天的皮山县,当时叫做“固玛”的地方,采集到一件夜鹰标本,这件标本当时便让拉德洛感到颇为新奇。它的体型比当时常见的欧洲夜鹰要小一些,羽毛颜色也较淡,而且没有欧洲品种所带有的酷似胡须,与喙共同构成网状来捕虫的特殊鸟羽。

▲ 世界独一无二的中亚夜鹰标本(下)与常见的欧洲夜鹰(上)相比,确实有一定差别

不过最初在欧美,这一标本没有得到周围人的重视,直到1960年,鸟类学家查尔斯·沃里才注意到它的与众不同。

查尔斯·沃里(Charles Vaurie)出生于法国,年轻时移居新泽西州,成为美国鸟类学家。他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学者,1956年被任命为专职鸟类学家。正是他通过鉴定认为拉德洛的标本是一件与其它夜鹰完全不同的种属,因此把它定名为“中亚夜鹰”,以区别于其他品种。在学界也因此有人把它称作“沃里的夜鹰”(Vaurie"s Nightjar)。意思是由沃里识别和命名的一种夜鹰。

然而,关于这种夜鹰的描述,似乎一切都是猜测。比如说它的分布区被认为“可能是”在昆仑山地区和塔里木盆地,它的栖息地“可能是”干旱的平原和沙丘覆盖的短灌木丛。

这一切都得自于对这唯一的标本进行的分析,人们对这种中国鸟类的其他情况一无所知。

▲ 动物学界对于中亚夜鹰的想象图——注意,这唯一的标本是雌性的,雄性的样子完全不得而知

而由于这件标本在得到命名之后五年拉德洛就去世了,也无法从他那里获得更多的关于标本的资料,只知道的采集地在中国的新疆。

▲ 拉德洛(中排左二)与一批身着传统藏袍的藏族同胞在一座当地房屋前合影

拉德洛此后曾经在中亚地区和喜马拉雅山脉等地继续进行科学考察,但是再未获得同样的标本。由于这件标本是在中国采集到的,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作中国夜鹰,直到今天,世界濒危动物保护名录中仍有这种夜鹰的名字。

可惜的是自从1929年之后,再也没有人真正可靠的目击过这种鸟类,更不要说采集到标本了。

所以中亚夜鹰这种奇特的鸟类便成为一种曾经生活在中国大地上,但却难匿踪迹的“看不见的秘密”了。

事实上中国学者也曾经对这种夜鹰进行过仔细考察,例如鸟类学家郑作新先生,曾经对中亚夜鹰的分类感到疑惑。他认为这也有可能是一只未成年的雌鸟,它的品种还是和此前见过的夜鹰难以区分的。

这种观点还没有得到国际上的广泛承认,这是因为最终存有标本的大英历史博物馆,始终坚持中亚夜鹰是一个独特的品种,无论形态,还是颜色都与在此前发现的夜鹰有所区别。

从50年代开始,中国的鸟类学家曾经多次到发现过中亚夜鹰的地区考察,但是都没有见到这种鸟类的踪迹。尤其是一直在新疆工作的鸟类学者马鸣先生,从1987年到1997年的十年时间,曾经6次前往昆仑山一带,特别是皮山县寻找中亚夜鹰,但始终一无所获。在经过几次不成功的“夜鹰行动”之后,马先生对于中亚夜鹰的研究也只得回到推测之中。

▲ 善于隐藏自己的夜鹰

根据马先生的描述,夜鹰是完全夜行性鸟类,他们的特点是羽毛班杂,类似于枯树皮,卧在地面的时候很难被发现。而在新疆,曾经分布三种夜鹰。它们以空中飞舞的蚊虫、甲虫等为食,形态相当独特,飞速轻快而没有声响。有些夜鹰有迁徙的行为,新疆的夜鹰也可能是去非洲越冬的。

总之由于它们出没无常很难发现,所以对夜鹰的研究至今还是一个人们的盲点。

至于新疆夜鹰,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是不是真正一个独立的品种?这些谜团实际上直到今天也没有解开。

那么,已经90年没有出现的中亚夜鹰,我们是否还有机会重新发现他们呢?

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变化很大,但主要变化发生在它的东部。由于对塔里木河的农田水利利用,使其下游的罗布泊消失,以至于很多依托罗布泊及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生存的动物(如新疆虎)失去了栖息地而绝灭。

但从捕获的地点来看,中亚夜鹰应该是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西部上游地区的,它仍然有存在的可能。之所以没有被人们发现,可能与它深夜活动,又生活于人迹罕至的荒漠地区有很大关系。

也许某一天我们会在新疆的某个地方再次发现这种夜中飞行无声,眼睛极大又神秘莫测的空中精灵呢。期待着这个看不见的秘密,能够在今后的某个时刻得到人类真正的解读。

【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