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史林漫步】溥仪三移其所的宫殿

【史林漫步】溥仪三移其所的宫殿

时间:2023-10-09 19:22:23

相关推荐

【史林漫步】溥仪三移其所的宫殿

溥仪充当伪满洲国皇帝的间,按照关东军的旨意,居然要三移其所,从最初由官衙充作的临时“执政府”,到盐仓改建成的“帝宫”,再到中途流产的“新皇宫”。对溥仪而言,这三处宫殿如同他的傀儡身份一样均为黄粱一梦,转而成空。

衙署充作临时“执政府”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短短4个月的时间,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1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了达到长期霸占东北,实现长久殖民统治的目的,关东军用半年的时间策划,制订出统治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方案。同时,经过多番争论研究,选定“长春”作为伪满洲国“国都”,扶持退位的清朝皇帝溥仪为伪满洲国“执政”。由于时间仓促,关东军为溥仪选定的由盐仓改装的宫殿还没有装修完成,所以,把伪满洲国的“执政府”暂时安置在了长春的“吉长道尹衙公署”。

▲溥仪就任“执政”时的吉长道尹衙公署

吉长道尹衙公署建于1909年,位于长春老城商埠地东四道街,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花费白银9万两,是当时由中国人主持修建的最大建筑。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青砖青沙卷瓦,外墙抹水泥沙拉毛桨,立面采用希腊神庙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西洋式建筑风格,整体建筑采用外围廊设计。该建筑的一大特点是,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坐北朝南的规制,而是坐西朝东建造,主体建筑门楼、大堂、二堂、三堂在同一中轴线上,且一律朝东临街开门。其门脸为14根水泥圆柱撑起三角头品字形,水泥门楼高12米,门柱垛头装饰山花点缀,巴洛克曲线整体连接,门楼高大典雅,颇有气势。门楼左右各有五间配房,作为传达室和卫队办公室,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穿过门楼,迎面为大堂,大堂高7米,占地400多米,厅堂内宽敞明亮,为长官办公地。大堂后面由木质走廊连接通往二堂,二堂略低于大堂,面积与大堂等同,二堂后面也由木廊连接到后面房屋。在大堂、二堂的北面有四座坐北朝南的正房,占地900多平方米,为道衙官员家属的住宅。南侧为木廊与大堂和二堂相通,四周为木质回廊,整体建筑采用围廊式设计。此外,这里是长春最早安装电灯、电话和暖气设备的中国建筑。

1932年,为了迎接溥仪的到来,关东军命人对这座衙署进行了简单的装修。3月8日下午3时,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的挟持下到达长春,在各方人士的簇拥下,溥仪从长春火车站直接乘汽车来到这里。3月9日下午3时,道台衙门内外警戒森严,在衙署的一间大厅里,日满官员挤在大厅里,在乐曲声中,溥仪在礼官的引导下,在文武侍从的护卫下步入大厅,全体人员向溥仪三鞠躬,溥仪答一鞠躬还礼,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典礼开始,首先由张景惠、熙洽分别进呈国玺和“执政”印,郑孝胥代读《执政宣言》,日本代表内田康载致祝词,罗振玉代表溥仪致答词。然后,以溥仪为首的伪满官员来到院内举行伪满国旗升旗仪式,溥仪与全体人员合影,溥仪就任“执政”仪式仓促结束。吉长道尹衙公署充作了满洲国的临时“执政府”,也成为溥仪的暂住宫殿。但是,溥仪只在这里住了26天,4月3日,关东军将伪满洲国“执政府”搬到了新修缮的原吉黑榷运局。

▲溥仪任“执政”后全体合影

盐仓改建成“宫内府”

1932年2月25日,在筹建伪满洲国的“建国会议”上,日本关东军决定将伪满洲国“首都”设在长春的同时,就命令时任吉林省长官的熙洽将吉黑榷运局、吉黑盐务稽核所的办公场所即速让出,作为“新国家”执政府要地。3月3日,熙洽、郑孝胥、臧式毅及关东军独立守备中将森连等人来到吉黑榷运局,对每间房屋逐个考察,确定了各间房屋的用途及功能,并立即组织人员对主要建筑进行简单的维修和粉刷。4月3日,将溥仪从吉长道尹衙公署搬迁到新修缮的原吉黑榷运局院内,盐仓被改建成了宫殿,对外亦称“执政府”“宫内府”“帝宫”。

吉黑榷运局的前身为吉林省官运总局,专门管理辽宁营口向吉林运销的食盐,总局设在吉林市。此处是个建筑群,分为东、西两个院落,西院是吉黑榷运局和吉黑盐务稽核所的办公楼,共有7栋39间房屋;另加一个四合院的局长公馆。东院为储藏食盐的仓库和火车专用线,共有9栋142间房屋,另外,在院墙四周还设置了11座碉堡。

19,吉黑盐务稽核处迁入,主要在西院办公,这是一座青砖木结构铁皮屋顶的二层楼,原来是长春盐仓的官舍。1926年,此楼因年久失修,房屋破损,稽核处报请翻修。1928年3月,对该楼进行了重新修建,由吉黑榷运局建筑科设计,开埠局竺光魁监工,哈尔滨人王兰亭承建,花费5.5万大洋,在当年10月竣工。1932年4月3日,溥仪搬迁过来后,此楼成为溥仪和婉容及谭玉玲居住的寝宫。溥仪根据《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句,命名为“缉熙楼”。另外,在原盐务稽核处办公楼的四周还建有一圈平房,这是稽核员的办公室及宿舍。后来,这些房子成为宫中的西膳房、茶房和侍医室等。在其办公楼的西北侧是一个简易的花园,1934年溥仪称“帝”后,由日本设计师对花园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后来称“西花园”。

在西院中轴线的北侧是原吉黑榷运局办公楼,该楼建于19。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方形圈楼,中央带方形天井,在二楼的外侧有木制回廊,正门入口上方建有一铁皮穹顶,门两侧以爱奥尼柱装饰,为欧洲折中主义建筑风格。溥仪搬来后,将此楼作为处理政务的办公楼,并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祖训,命名为“勤民楼”。1934年,在勤民楼的北面建起怀远楼。1941年冬,在其东侧建成嘉乐殿。

▲吉黑榷运局正门

在原吉黑榷运局办公楼的西侧,是一座中国传统的四合院,这是吉黑榷运局历任局长的公馆,始建于1909年。19,首任吉黑榷运局局长董士恩入住公馆。195月,局长阎泽溥将原有房屋拆除重建,修建了带有双层窗口,四面带廊,廊下有坐椅,并建有澡堂和厕所的现代四合院。这里先后居住过几任局长,最后一任局长是魏连熙,所以,曾被称作“魏公馆”,后来,这里变成了伪满洲国“宫内府”。

溥仪搬迁过来后,关东军为了把溥仪打扮得更像“皇帝”,也为了体现伪满洲国的“威严”,开始对“帝宫”所有建筑进行整体改建和重建。首先改建的是宫门,1932年12月,建起兴运门。1933年12月,在冰天雪地的冬季重建了莱薰门。1934年1月,建成迎晖门。1935年7月,修建了保康门。

东院原来是放置食盐的盐仓。由于伪国都规划建在杏花村的新宫殿工程浩大,一时无法建成,而且,日本关东军也认为让堂堂的“皇帝”居住在如此陈旧狭小的地方,有失伪满洲国的体面,因此,决定在这个“帝宫”中盖个假宫殿(临时宫殿)。1938年,在伪帝宫东院盐仓的位置建起一座黄色瓷砖镶面,金黄色琉璃瓦顶的中日合璧式的二层建筑。该建筑由伪满营缮局宫廷营造科长相贺兼介主持设计,日本清水组施工,工程造价56.1万元。为表达日满“同心同德”的意愿,溥仪为其命名“同德殿”,并别出心裁地在屋檐的每一块瓦当和滴水上烧上篆书“一德”“一心”字样。在建成同德殿的同时,还建起东花园、防空地下室、游泳池等一些新建筑。1940年5月,在伪“帝宫”中又修建起一座不伦不类的建筑——“建国神庙”。然而,无论怎样改造、装扮,都掩盖不了溥仪作为伪满洲国皇帝的傀儡性,只能进一步证明溥仪是被日本关东军豢养在盐仓里的一条“闲(咸)龙”。

“国都”规划的“新皇宫”

日本出于长期霸占中国东北、实现殖民统治的目的,早在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伊始,就成立了伪满洲国国都建设局。日本关东军对伪满国都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是,要通过伪国都建设,达到对内“昭明民心”,对外建设所谓“王道乐土”,树立国际形象,争取国际承认的目的。在伪国都规划方案中,核心部分是讨论“执政府”和伪政府机关的选址。因为象征国家权力核心的“执政府”和伪政府机关在城市的位置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城市的布局结构,所以,优先集中讨论了“执政府”的选址问题。“满铁”和伪国都建设局提出了几个方案,“满铁”提出三个方案:一是主张建在接近城市中央杏花村附近的台地上,“执政府”正门朝南,并以此为中心,南面留以空地作广场,两侧配套各政府机关。二是建在长春八里堡东南约1公里的上台子附近,“执政府”正门朝东南,门前大路两侧设伪政府机关。三是主张选址长春的风景胜地南岭,并计划仿照欧洲巴黎、维也纳皇宫的风格,规划用地呈六角形,在宫殿周围敷设大面积的水上公园,“执政府”大门朝向西北。而伪满国都建设局则主张建在长春杏花村,并坚持必须正门朝南,以体现“天子面南而治“的理念。“满铁经济调查会”和伪国都建设局各执一词,相持不下。经过多次争吵,11月,关东军特务部召开联合研究会,讨论“新京城市规划及五年计划”。关东军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不得不同意把“执政府”规划在城市中心的显要位置——杏花村,并采纳了中国宫殿建筑的传统样式,正门朝向正南,门前设置广场,在其南面的中轴线上设南北干道,在其两侧建造伪满各机关官厅,并在其周边建造伪大臣官邸。

杏花村是长春的风景名胜之地,也是长春的“风水宝地”。这里不仅成为伪满洲国规划的“宫廷营造用地”,而且,还曾作为溥仪举行登极大典行“告天古礼”的祭坛。1934年3月1日,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将“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溥仪由“执政”变成“满洲帝国皇帝”,年号改为“康德”。溥仪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梦,他想按大清祖制身穿龙袍举行登极仪式,但关东军告诫溥仪这是建立“满洲帝国”,并非恢复大清,不许他按祖制办,让他穿为其特制的陆海空大元帅正装登极。最后,在与关东军的反复交涉下,溥仪获准在杏花村郊祭时穿龙袍,而登极大典时必须穿大元帅正装。

1934年3月1日7时50分,溥仪在宫内府大臣沈瑞麟、侍从武官长张海鹏的侍从下,在新京警察、宪兵、护军的森严护卫下,乘卤簿车向顺天广场的杏花村驶去。溥仪穿着由北京荣惠太妃保存了的清朝光绪皇帝穿过的龙袍,登上杏花村临时堆起的土台子,面朝南行“告天即位”的古礼。中午回到“帝宫”,溥仪换上大元帅正装在伪帝宫勤民楼正殿又举行了另一场登极大典。当时美国好莱坞最大的电影企业福克斯有声影片公司曾获得拍摄溥仪登极大典的许可,拍摄了溥仪在杏花村行“告天礼”和在伪帝宫勤民楼举行“登极典礼”的记录片。这家公司在1934年和1935年间,拍了多部与溥仪相关的记录片。溥仪在逃往通化大栗子之前,为消毁罪证,命人将伪帝宫中保存的所有记录片都付之一炬。据说,二战结束后,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将一些伪满洲国的影片资料赠给了美国罗莱纳大学收藏。

设计恢弘的“新皇宫”

自1935年伪满洲国成立宫廷营造筹备委员会起,伪满政府就积极进行建造新皇宫的准备工作。首先,在营缮需用品局内特设了宫廷营造科,并派技师到北京、印度等地考察。经过三年的筹备,规划中的新皇宫建设工程终于启动。1938年9月10日,伪满洲国政府在新京顺天广场举行了隆重的伪满新皇宫营造动工仪式,伪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关东军司令官的代表矶谷参谋长、驻伪满海军司令官高须、祭典委员长笠原,以及宫廷营造筹备委员会的委员、干事等伪政府官吏一千多人出席了仪式。伪国务院总理张景惠担任祭主,首先由神官修祓、降神、献馔、奏上祝词,然后进行除草、动土、纳宝之礼,再后,由祭主张景惠等奉奠玉串、撒馔、升神等一系列繁琐活动后,方告结束。

▲伪满“帝宫”勤民楼

1938年9月11日,伪满洲国政府公布了《御造营计划概要》,规定新宫殿用地总面积为51.2万平方米,南北约1200米,东西约450米,南对兴仁大路,东西则以东西万寿大街环绕之,南面为伪国务院及伪满洲国政府官厅和会社。该建筑为前方后圆形状,分为三部分,南面为正门外广场,中部是以正殿为中心的外庭,北部是以本殿寝宫为中心的内庭。

正门外广场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广场内设置纵横直角交叉的两条大路,正门前为3万平方米空地,这是为了体现宫殿威严,并作为国民的“遥拜”之地,其余空地作为绿化地,全部种植草坪。除了广场之外,围绕外庭、内庭全部筑以高高的外墙,在正门及必要之处所均配以侧门及哨壕,并在宫墙外环绕万寿大街全部种植绿树带。

按照中国传统的宫廷建造规则,宫殿坐北朝南,前朝后寝,分外庭与内庭。以正殿为主是外庭,外庭之后的寝宫为内庭。

外庭:正殿为溥仪办公处理政务的场所,面积5千平方米,延长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二层,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黄色琉璃瓦屋顶,外墙贴花岗岩,内部大理石装饰,从南面正门起绕以回廊,外庭南侧中央设正门,经前庭到达正殿,内设正殿、谒见室、候见室、大小宴会厅以及其他各室,在正殿的前庭两侧配置宫内府和尚书府及其他办公室。位于内庭中心的本殿隔中庭与正殿相对。

▲1934年3月1日,溥仪身穿龙袍步入杏花村祭坛

内庭:是溥仪起居的场所,为带地下室的二层建筑,面积约3千平方米,延长面积为9千平方米,从中庭到正殿有一条百米长的走廊相连。正殿的北面为后苑,在外墙内设有内墙,分内苑和外苑,内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利用起伏的地形,在中央设计了池塘,并配有假山、亭台,山中有泉水,山下有草木,为伪皇帝游玩之用。在宫殿的北面约20公顷的地方设计成西洋风格的回廊式风景园,在东北部和西北部设计成假山,山下是连着宫殿的防空濠,庭院的中央设计了凹地和水池,在日本战败时,水池和假山已基本完成。

此外,为了培植新宫殿所需的树木,伪满建设局还在“新京”南郊新设了个宫廷御造营苗圃,专门培育宫廷御造营所用的各种树苗,以及进行树种试验研究。1940年4月,日本的贞明皇太后为了拉拢伪皇帝溥仪,将产于北海道的针叶松、椴松、樱桃树、枫树等10多个树种、2000棵树苗从海路罗津,再经路陆运到新京。这些北海道的树木耐寒性弱,为了保证树苗存活,伪建设局还在冬季用高粱等为其做成了防寒棚。1942年5月29日,日本天皇裕仁的弟弟高松宫宣仁亲王代表天皇来“新京”参加庆祝伪满洲国建国十周年时,还特意到此处视察树木的养成情况,回去后向日本皇太后做了报告。这些树木直到日本战败也没有移植到新皇宫。

在环绕“新皇宫”周围是伪满洲国政府重要机关及伪满官吏住宅。“新皇宫”中轴线的南面是笔直宽阔的顺天大街,亦称官厅街。在这条长1200米,宽550米的街路两侧坐落着伪国务院、伪军事部、伪治安部、伪经济部、伪司法部、伪交通部、伪文教部、伪兴农部、伪综合法衙,所谓的伪满八大部及一衙。在环绕新皇宫的东西万寿大街则是伪满大臣的住宅和伪满使馆区,东万寿大街为伪满大臣公馆区,西万寿大街是伪满使馆区和伪满外交部,伪外交部是伪满建筑中唯一由法国人设计建设的具有法国中世纪堡楼风格的建筑。伪国务总理张景惠及溥仪的御弟溥杰的住宅也在这里。当时,与伪满洲国建交的德国、意大利等国的驻满使馆都驻在这里。

流产的“新皇宫”

“新皇宫”开始施工后,1940年,伪满洲国政府命令伪政府机关人员都要参加建造“新皇宫”的勤劳奉仕,义务献工劳动;伪政府还与伪满协和会在东北各地强行征募营建新皇宫的勤劳奉仕队,并在原关东军参谋长、协和会中央本部长桥本虎之助的监督下,建设新皇宫。为了让老百姓“尽国民赤诚奉公之本”,伪满各地市县旗纷纷组织奉仕代表队、奉公队、青少年团到新京服劳役。《盛京时报》报道:1940年5月17日,吉林、牡丹江两省选出150人组成“勤劳奉仕队”参加新皇宫的建造。1941年5月,间岛、吉林两省共派135名奉仕队参加建设。伪满各地分期、分批地不断派遣青年和学生参加新皇宫的营造施工。

为建造新宫殿,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政府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而且也投入了巨额费用,该建筑均使用耐火材料建造,其外观与内部的装饰以日本东洋风格为基调,以求庄严、壮观、典雅。在采暖、换气、照明、通信、消防、防护等方面均采用当时最现代、最新型的设备和形式,计划用八年时间完成,工程预算为1500万元伪币。自1935年起,每年都为建造新皇宫拨款,虽然到1941年该工程停止了施工,但对该工程的拨款一直没有停止,到伪满垮台前累计拨款达1000多万元。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进入战时体制,为支援“大东亚圣战”,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下令停止建造新皇宫。1943年1月11日起,溥仪在接见总务厅长官武部六藏时宣布“刻下进行中之新宫廷建筑工程必须使用钢材,鉴于现下时局,暂行中止”,“举国力以援亲邦之圣战”。把建造新宫廷所用的钢铁材料全部“献纳”给日本皇军去完成“大东亚圣战”。钢材供应暂停,新宫殿的建造工程仅仅打好了正殿的地基就草草收场了。

日本关东军费尽心机为溥仪打造的新皇宫,随着日本侵略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节节败退而胎死腹中。这座建在杏花村上的宫殿成为傀儡皇帝溥仪的空中楼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