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如何拥深度的思维模型

如何拥深度的思维模型

时间:2023-04-24 02:06:20

相关推荐

如何拥深度的思维模型

深度的思维模型

猎豹移动CEO傅盛曾经在他发表的「认知三部曲」里就提到过「人和人最大的差别是认知」。

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技能的差别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练工种。而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

而每个人的「认知」差异大部分由每个人的「思维模型」的差异所造成的。

「思维模型」到底是什么呢?

一句话,「思维模型」就是「安装在人脑中的app」�。

每个「人脑App」都专门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有一个主场景,它将解决问题所需的不同步骤捆绑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解决行动方案和体系。例如室内设计师的一套平立面的设计方法,我们在高中物理课上学习到的引擎的运作机理,星巴克员工三下五除二给你做出一杯拉花摩卡。产品经理细无巨细地拆解产品的框架和输出文档。�

如何进行「思维模型」的学习

「思维模型」的学习大概会经历三个阶段:守、破、离。

你别看我现在具备创造模型的能力,但在创造之前,都是学习和模仿别人的模型。

守:全面模仿学习别人的模型,破:看看别人模型有什么Bug,离:创造自己的模型。

「临摹」好才能「守」好

我在转行做互联网运营的时候,我几乎看遍了互联网运营、产品的大量文章、各类大APP产品的分析案例,横向对比分析,自己模拟项目按照优秀的分析思路重新做一遍,放几天,然后再继续改进。就这样反复进行,终于我的产品分析案例能够做到像多年工作经验的一样。

我从大学期间就尝试各类工作,每一份工作在短期内都能够快速上手并且都有着不错的成绩。对于模仿,我深有体会。

大家回忆一下小学的时候的学习过程,无论是唱歌还是绘画,都是有着「临摹」这一过程。长大了,很多人都忘记了「临摹」的练习,初次接触一个新领域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自己盲目探索或者仅仅看一些散乱的理论,这样是不够的,只有大量的「临摹」式地刻意练习,才是掌握其精髓的绝佳办法。

「临摹」经历的三个阶段:

「临摹」在的目的在于练习。把你的标杆参照物所有的优点都复制到你的脑海里,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最开始的时候要做到的就是「守」,也就是全盘复制,不要去自作聪明做任何改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师徒模式,徒弟阶段的时候就应当全盘复制师傅,不质疑、不讨论,直接把师傅的本领全盘接收为止,这样有助于你对一个学习对象的基本理解。

在完全掌握了目前最优秀的做法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对其进行改进,就是「破」,突破既有标准,。但如果在还没有「守」好的时候就想「破」,很容易就心浮气躁,最后画虎画成了猫。如果已经能画虎了,在此基础上再去突破,那是画更好的虎,但现实中往往很多人看不起守这个阶段这,自己早已跃然纸上,基本的方法论都没有掌握,就开始进行所谓的开宗立派。

最后是「离」,也就是成为「自我」。这个阶段最难,就是自成一派,变成别人的标杆。

那思维模型到底有哪些呢?或者说有哪些我可以进行学习的?

其实日常生活、工作中蕴含着格式各样的思维模型,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知识」的思维思维模型,掌握这套「知识」的模型你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知识的输入输出」模型

首先我们定义下什么才是知识?在我认为只有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认知水平才算是知识,媒体新闻、读书、听讲如果不能够提升自己的行为和认知水平也就不算是知识,充其量只能算是信息。而人们在生活中大多吸收的只是信息,而不是知识。

如何把信息转化为知识,知识又如何内化变成自己的能力,其都需要经过两个过程:输入和输出:�

输入包括:获取(阅读、经历)、提炼(剔除无用、知识模块化)。

输出:强化认知、关联重构、分类、分解、再聚合、建立秩序和体系,最后构建知识边界之外的系统思维。

那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呢?

这里我要讲一个和常理认知不太一样的理论,就是用「输出」倒逼你的「输入」,你只有在不断输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逼迫自己不断进行新的输入,然后继续输出,如此往复,你的输出和输入量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你的认知边界也会不断的拓展起来。

输出方法1:绘制思维导图

当我看完一本书,打完标签,写完小结之后,我会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去完整的呈现跟复述这本书的内容。当然,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知识管理是分成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你在阅读的时候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而你在画思维导图时,因为大脑要对信息重新的加工再造,再呈现,所以这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完成输入+输出,形成一个完整的cycle,这一个知识才会被你完全吸收。

我的个人管理方法中有一条,是有输入必有输出。在大量输入的同时,一定要保持大量的输出,同时把写作当成学习方式中有一个步骤。

我其中最大的体会就是很多思考和观点都是在反复修改过程中逐渐完善,但最重要的一步是要培养定时输出的习惯,不管好或坏,看完书、电影或遇到一些事情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想法坚持写下来,有需要的时候整合几篇相同主题的文章基础上反复修改就能形成一篇质量比较高的文章或有特色的观点,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思想会越来越清晰,逻辑感也会越来越强。

输出方法2:自媒体分享

通过个人简书、博客、微信公众号来建立个人品牌、分享自己的想法、感悟和知识。

比较私密的东西自己总结,定期反思,印象笔记,坚持每天写晨间日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

在微博上用几句话把事件清楚,用博客、微信公众号做进一步的延伸阅读,少转载,多原创,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知乎上回答问题,来结交朋友和了解不同人的思考方式和观点。补充和扩展自己的认知。让你不同角度来思考。

看一本书之后,在微博或豆瓣写个简评,找时间再写个长一点的书评。写100篇书评,就能结交很多朋友。大家可以试一下,看看你能多长时间能做到。

听完一个音频,总结本文并留言与其他用户进行观点的分享,同时音频作者会留言点评,帮助自己更好理解,最后形成一个正向的反馈。

输出方法3:A4纸零秒思考法

在企业中,有个关键能力是逻辑思维,最简单来说就是在处理事情上迅速抓住重点,层次分清的清晰表达和传播观点,看起来不难,但想掌握好这项能力可要花些时间和精力才行。如果你跟麦肯锡一类的咨询公司打过交流,就会发现他们在进行资料整理、案例分析、战略制订等工作时,用的方法都是逻辑思维。

我在互联网公司的多年的观察就是,但凡在工作岗位上能超越普通人取得一定成绩的,无一不是反应迅速去抓住问题的核心关键点,并能够提供解决方案。

这里我尝试举例一个在A4纸上的范例训练,你只有不断去追问自己关于这个主题下的所有问题,并不断地去拷问自己并回答相关问题,我相信答案自然就浮出水面了,找到一个好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80%的精力应该放在找问题和分析问题上。

范例

标题:整理自己的梦想:

1年后,自己想干什么?

1年后,自己变成什么样才会感觉满足?

3年后的梦想是什么?

3年后,自己变成什么样才会感觉满足?

为此,今后半年内应该怎么做?

为了实现梦想,必须要学会什么?

输出方法4:QCR汽车人法

QCR是指笔记保存,加工,使用资料的三个步骤。QCR分别代表着:

▶ Question 转化问题

▶ Connection 新旧联系

▶ Review 定期回顾

第一步:Question 转化问题

先想象一个场景,你在网上看到了下面这篇短文:

“今天聊聊马斯克。他在我们眼里是个神奇。 他在四十多岁时创建四家价值数十亿的企业。而且还是在软件、能源、交通以及航天航空这四个不同的领域。 怎么做到的? 很多人把他的成功归因于他异于常人的工作理念(他平均每周工作85个小时),或者他对未来有一种颠覆现实的想象力,还有他难以置信的适应能力。 但这些回答都不能让我满意。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些特质。我想知道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随着我不断深入阅读关于马斯克的各种文章,视频以及书籍,我注意到一个被忽视的巨大谜点。 传统观点认为,为了成为顶级人才,我们应该专注于一个领域。 而马斯克反其道而行之。 他的专业知识覆盖了火箭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人工智能、太阳动力能源等领域。我确信,为了增加我们取得突破性成功的概率,我们都必须跨领域学习。”

假设你对这个短文感兴趣,这个时候你会怎么保存它呢?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直接把这段文字存在笔记里,希望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再读。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相是,你很可能以后再也没有时间读这篇文章了——每天都有比读这段话更重要的事情。

那该怎么办呢?

我的建议是:把保存文章转化成保存问题。

你在保存文章之前,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 为什么我想保存这篇文章?

▶ 这篇文章中哪些内容对自己有启发?

▶ 它对我的工作生活能起到什么帮助?

想了这些问题之后,你就可以写下关于这篇文章如何应用的问题了,比如你会写:

(1)为什么马斯克没采用专注一个领域的策略?

(2)我可以学习马斯克的跨领域学习方法吗?

(3)跨领域的学习方法是怎样的?如果一个领域都学不完,还能跨领域学习吗?这个方法现实吗?

你看,这样你原本是保存一篇文章,现在你变成了先保存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先设计关于这篇文章的问题,而不是直接保存文章呢?这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考虑:

首先,我们的大脑只能注意到自己想注意的事情。

为了提出好问题,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提升我们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注意力,进而发现之前忽略掉的信息,从而加深对信息的记忆。

其次,我们大脑在思考问题时会受“启发法”的影响,同时我们也会受“框架效应”的影响。

因此,如果我们接受作者的表述逻辑直接保存内容,那么我们就很难发现这篇文章中讨论的问题和自己有没有更多的联系。而如果我们用自己的逻辑提出问题,看问题的视角就会更加多元。

这是第一步,把文章转化为问题。

第二步:Connection 新旧联系

在QCR方法里,第二步“Connection”是指我们要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而写答案的时候,不能看原文,要凭借记忆以及借用过去的经验,跳出作者的思考边界回答问题。

成甲在《好好学习》中提到:学习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我们尤其应该想办法和过去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

可是,为什么在写答案的时候,不能看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呢?

这是因为我们大脑在记忆事物的时候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难输入,易输出”。在记忆输入的时候,如果设置一点难度,那么我们回忆输出的时候就比较容易。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直接照着一篇稿子读10遍,可能我们也记不住。但是如果我们看完一遍稿子,就想办法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那么,可能重复4-5次稿子,内容多半就熟记于心了。这就是大脑难输入,易输出的特点。

当然,如果你能够进一步提升难度,比如上午看完稿子,间隔几个小时,下午逼自己回忆写下内容,这样反复几次效果会更好。

因此,为了提高我们信息输入的效率,我们就要给自己提要求:用自己的语言逻辑回答问题。

而且,这么做还有额外的好处:你能比较自己和作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察视角,从而获得更多启发,进一步加深对这一内容的记忆。

(你把新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时,往往会产生很多改进现状的新点子,这个时候一定要记下来,然后在生活中用起来,检验你的假设。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样,我们印象笔记中保存的就不仅仅是一篇文章了,而是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启发,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我们觉得重要的事情——

印象笔记中保存的就不是一篇未读文章,而是经过消化和内化的价值点与启发点。

第三步:Review 定期回顾

最后一步就是,Review定期回顾。

你可以把从各个文章中总结出来的觉得最有价值的观点,汇总在一篇文章里,然后在印象笔记中置顶,定期回看这篇文章,就能高效地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学到的精华了。

好了,上面就是我使用印象笔记的QCR汽车人方法。

这个方法,对于读者而言,可能有两方面的疑问值得澄清:

(1)这个方法看起来挺花时间啊,我每天要保存的文章挺多,哪有那么多时间弄这个呢?

关于这一点,成甲在《好好学习》中就提出了一个学习观点: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对少数有价值的问题做深入研究,表面上慢,但是坚持下去,速度反而快。

正所谓,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啊。

(2)这个方法看起来挺简单的,有没有用啊?

简单不代表效果差,也不代表容易做到。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如果你能够坚持下去,也并不容易。

非常喜欢成甲这句话:简单的方法,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希望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逐步形成你自己的思维模型。

下一篇我会讲解我另外一个「神一样」的思维模型,当然这个思维模型比较的「互联网」,也正是这套「神一样」的思维模型,让我在毕业一年内涨幅薪达60%以上,轻松进入月薪过万的行列,而我目前的创业也正式应用着这套「思维模型」,希望下一篇能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