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时间:2022-05-23 10:55:07

相关推荐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译文】 我爱怜那滁州西涧青葱而又幽雅的春草,高高的树丛里传来黄莺鸟的鸣唱声是那么地娇妙。

[出典] 韦应物 《滁洲西涧》

注:

1、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2、注释:

滁州:属安徽省。时韦应物任该州刺史。

西涧:滁州城西,俗名上马河,至宋时此河已淤塞。

独:最。

怜:爱。

黄鹂:又名黄莺,善啼鸣。

深树:树丛深处。

野渡:郊外的渡口,没有固定的梢公。

3、译文1:

我爱怜那滁州西涧青葱而又幽雅的春草,高高的树丛里传来黄莺鸟的鸣唱声是那么地娇妙。

黄昏时分的雨裹挟着春潮急速地涨满了西涧。野渡口的小渡船,斜横在黄昏的雨中,西涧显得格外的静悄悄。

译文2: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译文3:

我特别喜欢长满青草的涧边闲行,那枝叶茂密的树上有几只黄莺在低吟。春雨挟着春潮到晚来更加奔腾迅急。荒僻渡口的小船儿悠闲地横在水滨。

译文4:

喜爱西涧边丛生的细草,茂密的树丛中黄鹂欢快鸣叫。黄昏的春雨使潮水涨得快,一只小船横漂在荒寂渡口。

4、韦应物,公元737一约789唐朝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充唐玄宗宫庭“三卫郎”.后读书中进士。一度辞官闲居。德宗时任比部员外郎,后相继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其诗多写田风物,效法陶渊明;又受王维影响,语言简淡。部份诗篇同情人民疾苦,涉及政事。有《韦苏州集》。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5、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描写了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此篇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还令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此诗在今人王兆鹏、邵大为、张静、唐元等的著作《唐诗排行榜》排名第20名。该排行榜以“古代选本入选次数”、“现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文学史录入次数”、“互联网链接次数”六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其中古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9名,现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15名。

6、“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出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怜:爱。黄鹂:黄莺。这两句大意是:我独爱空旷幽静的西涧,青草丰茂,碧色满眼,夹涧的山上,不时从树丛深处传来黄莺的啼鸣。 诗句写诗人游西涧时的所见所闻。葱茏的丰草给西涧增添了勃勃生机,而黄莺啼啭,空谷传音,把西涧衬托得更加清幽,无怪诗人“独怜”而流连忘返了。

7、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初春时细雨纷纷,雨后的天空像是刚刚被清洗过一样,十分明净清洌。

蓄水煮茶,采雨酿酒。我们所期冀的生活,无外乎是忙碌一天后回到家中,妇人做好了喷香四溢的饭菜,吃完晚饭后便闲坐在庭院中与邻里说着日常闲话。黄昏时分的乡村非常清静,薄烟袅绕,间或能听见欢快的鸟鸣。远处,还有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老人牵着老牛抽着旱烟,慢悠悠地走在乡间小路上。

韦应物的山水诗风自成一家,闲雅清淡,含蓄高妙。这首《滁州西涧》字句隐秀,诗人用春日雨景来彰显内心隐秘情分,层层布景,步步道情。又用无关痛痒的急雨意象,道出了自己内心一丝稀薄的感伤。

整首诗打眼望去,极素朴寻常。但经过岁月文火的慢慢锤炼打磨,画面又极幽静。幽草、深树、春雨、野渡这些不惊不乍的意象点缀,充满着隽永的韵味。溪涧边青翠的野草以蓬勃的态势生长,岸边繁茂的树林深处时不时传来几声婉转的黄鹂鸟声,十分悦耳。

韦应物唯独喜欢这一株阒寂生长的幽草。春日的群芳百卉韦应物都不爱。他爱的,是生命力顽强的野草。山谷中的野草偏居一隅,性格孤高淡泊,不趋炎附势于烟火红尘中的繁华热闹,世俗名利。这株溪涧边生长的幽草,它活在山水田园深处自持修行,修炼好每一次春风吹来时的清雅绿意。

山林中的野草不会与其他繁花争媚斗艳,因为名利终究会成空。只有恬淡高雅的旷然飘逸情怀才能生生世世流传。所以,这株野草亦是韦应物高雅的自况。同时,在《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中他还写了“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以此表明自己心中筹划已久的归隐情怀,想在深山竹林中过着简单自足的幽居生活。

薄暮时分,晚霞云影。

滁州城西边,原本被捕鱼人用柳枝系在树上的渔舟,也不知怎么地挣脱了束缚,兀自横斜在河水中,随着波纹轻轻地晃动。故而诗中“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最出彩、最独树一帜的妙句。

“急”字喻明身处朝政水深流急,难以掌控,也常常是身不由己。而一个“自”字凝练得特别精妙。兴许诗人托物言志,想表达内心渴望的无拘无束,不必听从别人安排,能过自由自在的悠闲生活。

雨水节气过后,蜜蜂忙着采蜜,鸟儿忙着歌唱,花儿忙着绽放。河中的水流也愈来愈旺盛,像钱塘江涨潮时那般湍急。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评价韦应物的诗歌风格时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

彼时,公元781年,唐德宗李适在位时,韦应物被封为滁州刺史一职。可此时,韦应物愈来愈厌倦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厌恶世俗里的鲜衣怒马。他特别希望能得到解脱,得到山水清音的沐浴。故而这首诗不仅是对春日的喜爱,亦是借物抒情表达自己厌倦朝政的蝇营狗苟,渴望幽居田园,得到人生圆满。

我知晓,这世间的繁艳、辉煌、盛丽,你都不要。你要的,何其简单,又何其奢侈。你是想与相爱之人携手退步红尘深处,对浮生世事不闻不问,当一个袖中藏清风、鞋底踏明月的山中闲人。可是身不由己啊,你忧国忧民,是廉洁清明的好官,你还要为百姓为社稷谋福祉。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想来陶渊明躬耕田园的生活,为韦应物心中的念想作了最好的解答。《滁州西涧》最后落笔所写的春雨是清寂的、孑然的、哀戚的,因为他尚且处在朝政中,心想出世却身不由己。韦应物笃信佛教,所以在他的思想中难免会有寂寂无为、独善其身的空静想法,认为繁华是镜花水月的空,山水田园才是洗涤身心疲惫的良药。岁月始终是恩慈的,终于,韦应物圆满了心中的渴慕,过了一段半仕半隐的幽居光阴。

佛家有言,说万事为幻象,万物皆空。想来也是,若我们以虚寂的眼光看待声色犬马的繁华,无非是翻手覆手都为一场竹篮打水的空,是抓不住的,只会让自己的灵魂愈加浑浊不堪,在红尘之中不断地迷失自己。

但我所理解的空,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我们所抓住所拥有的事物是能让身心恬淡澄净的,或者说是一种内心清净成空的属性状态,不把世间庸碌的琐事挂在心头,也不执念于已经过去了的事物。能以通彻沉潜的清空状态来审视当下,珍惜当下。

是了。花开无声,白云清寂,流水无言。这世间的喧哗与清净皆是我们内心所升起的对比,而禅一旦成为了对比化、概念化,则不是禅了。我们若是少了事事攀附对比的心态,以淡然的眼光来看待,自由自在,心中无对比后带来的结果烦忧,兴许身心会清凉许多。

我问佛:如何才能成佛?

佛说:佛就是我们自己,清净心即是佛。我们要懂得感恩,哪怕是面对逆境,遭遇批判我们的人,仍要感谢他们提高了我们的修行。我们还要以清澈的目光来看待周遭的一切,让内心如一面明镜澄净通透,如此才能照天、照地、照众生。心中无挂碍,自有清风来。

我问佛:贪嗔痴如何放下?

佛说:是贪嗔痴构成了我们,也是我们的存在才有了这世间的种种欲望。我要你看破、放下、自在,以清净莲心来解开心中的结。而不是执念、挣扎、苦恼。

我问佛:何为迷津?

佛说:万物皆空,本无迷津。你若内心贪恋浮华而放不开,便是迷津。佛不是你一世的普度者,自己才是自己的解铃人。

我们佛:尘缘当何解?

转自:

佛说:所谓的缘分,是以奈何桥下的水作为照见。来是明镜台,去是惹尘埃,一切随遇而安,随情而解。

是的,我们心中要有莲花道场、有禅、有清净心,以水不断渗透的状态滋润心中的淡泊无尘。若心中少了这些,纵然周遭都是清风明月,花好月圆,也只是庸俗无用的陪衬,因为你连内心的明月都尚未用清风拂拭干净。

禅是一缕清风,亦如掬清凉之水,浇灌心中的俗垢,拂去苦恼的尘埃。于此世今生,我们每个人都要为生活而奔波谋生,别唾弃少许人的蝇营狗苟,因为人人都有身不由己的时候。淡然地看待这个世界,兴许就不会有过多的愤懑埋怨。

只愿我们在面对世俗之事时,少一点儿浮夸之心,多一些淡定,别忘了灵魂是为什么而出发,别忘了清醒的力量,别忘了参禅是为了感悟生命意义的本质。

选自沈善书《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

8、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瑰宝,它们是诗人呕心沥血之佳作,是各地风俗民情的记录仪,也是后人学习写作的典范。

我在学习唐诗宋词的同时,也开始云游四海。

当我吟着“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时,仿佛看到了上马河畔,幽草独生,黄鹂高鸣,晚间春雨急落,渡上无人之舟独停的景色,透出一种寂静之色。

当我念着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又仿佛来到了秀丽的西湖,看到了满湖荷花在阳光下、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犹如翩翩起舞的少女,娇艳动人;看到了无数嫩绿的荷叶,映着明日,闪烁出明丽的光彩。

当我读着钱起的“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时,又到了湖南的潇湘河畔。河水碧如玉,亮如晶,两岸绿苔丛生,月光下还传来潇湘女神轻柔的鼓瑟之声,构成了一幅景音俱备的画面,让我觉得心静如水,有种超凡脱俗之感。

在饱览江南风光之后,再看一看岑参的“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又让人看到另一幅与江南截然不同的景色。正当江南艳阳高照,罗衣飞扬之时,塞外却是八月飞雪,冰冻百丈,树枝上都挂着冰条,犹如梨花盛开一般,让人在观赏到四季如春江南美景的后,再看看八月飞雪的塞外奇景,感到前所未有的清新与奇特。

再看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就看到了终南山顶积雪甚厚,云雾缭绕,山间郁郁葱葱之色却不减半分的奇景。

我一边学习唐诗宋词,一边云游各地,由四季如春的江南水乡到风沙漫天的边关塞外,由炎热的夏季到寒冷的冬季,由南至北,由东到西。学习唐诗宋词,可以令我足不出户就能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各地的风俗民情,游尽四方。

9、黄鹂为中国的文人所喜爱,可能主要是因了它的清脆的喉咙,再就是它的美丽的羽毛和对我们古老的农业的呵护了。

孙犁在散文《黄鹂》中赞美它“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飞起来“迅若流星”、“一闪而过”,“金黄的羽毛上映着阳光,美丽极了”……读着这样的句子,让我忍不住要到更遥远的过去追寻黄鹂的影子。

黄鹂在古人的眼里是和春天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黄鹂同红花绿草一样是春天的象征。“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唐·孙逖《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没有黄鹂的啼鸣,哪有春天的气息呢?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可爱的莺儿正是春的使者。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生机一直陪伴我们走过春天,走向更加浓郁的季节,让我们再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吧: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但是,悦耳的莺啼也有无人欣赏的时候,“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连武侯尚且被人冷落,更别提一只小小的鸟儿了,就算你叫得再动听,又有谁解其中味呢?

有时候,黄鹂还会给人平添愁绪。比如,“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唐·金昌绪《春怨》),可怜莺儿不解人事,也许它本要为独居的人扫去寂寞,哪想到会惊破别人的好梦呢?

如果黄鹂落入浪迹天涯的游子眼里,自然更是凄楚,“客里逢归雁,愁边有落莺”(宋·陈与义《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爱与厌都是人们一厢情愿的行为,黄鹂是不懂的,千百年来它一直是我行我素。那么,就让黄鹂永远在春雨、宿露中啼叫,在朝霞、彩虹下飞翔吧,我们只要默默的聆听和欣赏就好了。

10、读小学的时候,我就有一个理想,把乡间几种鸟的叫声如实地记下来,又不准尔虞我诈弄虚作假,现在想来,难矣,若为古人,倒是可以毫无顾忌地此大志。想想古稀骚客,可以数粒如豆,一杯黄酒池边五柳旁,举杯对黄鹂,来一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或“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或“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云云,那该是大自然怎样和谐的旋律!可惜现在有诗心也不有此乐,感叹之至也只能像柳永那样浅斟低唱。

11、喜欢唐诗宋词,“多情自古伤离别”,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每个人都好像有离别的时刻,但是现代人似乎没有古人的那种离别的心境,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变得都是匆匆忙忙的,登上即将离开的火车或飞机,只是轻轻地挥一挥手,留下的背影都是模糊的,时间之短暂很快让人忘记这离别的一幕,交通与信息的发达使人失去了那种心境与情怀。

“旷野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诗的意境犹如纯净的天空,让我们感受那种高远广博之美,体现自然纯朴的人生,曾几何时,我们对美的感知变得如此迟钝而又默然,我羡慕唐代诗人,他们对美的认识和感悟以及抒发,是那么的朴素自然。

品尝书韵如同品茗一样,品的是一种心境与意境,读的品位全在一个“心”字之上,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的心变得麻木或者迷惑,那么,当我们走进书中,一切都不同了,犹如琼浆玉液般令人心旷神怡,人情各异,书韵绵长,曼妙的文字,展示着生活的真谛。

读书,读出一份淡泊,读出一份恬静,读出一份成熟,读出一份快乐,不管人生是苦是甜,读书,就是点一盏心灵的明灯,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倘徉在书海中,聆听心灵深处的回音,沉积心底那份悸动,使自己在凡尘中独守飘逸,在喧器中品味隽永。

我不得不感叹,“良师益友”唯“书”也!

12、总习惯一个人独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不可以不想,我就是我的,外面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镜花水月,早晚都成空。努力构织于诗意般的生活,总是那么多愁善感,不知不觉的恋旧,禁不住别离。长久以来都在包裹着自己,甚至不愿意破茧而出,去经历风雨,于是就习惯了用外表的沉默去掩盖内心的孤寂。“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或许就是最好的诠释吧。冥冥中的火,奈何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或许前世是水做的吧。那么喜欢雨雪天,一个人撑着油纸伞漫步,喜欢那种意境美,就好像走进了戴望舒的雨巷。或许是诗读的细腻的缘故吧,不知不觉的就陷入了感时伤春的境地。或许这又是我逃避的借口吧。

我试着努力的冲出去,用表面的玩世不恭来掩盖内心的自己。此时好像什么都可以不在乎,一些看似幽默诙谐的话语在我这里脱口而出,那游戏人生的态度越来越盖过本来的自己。“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我沉醉其中,不愿停下,更不愿醒来。我怕,怕自己再把自己锁起来。今时才知,我只是从消极出世走向了更深的消极颓废中,并没有冲出来,反而陷入了泥潭中。心中被太多物欲所掩盖,最终又失去了本我,看似入世,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我还是回去吧,所谓的由本我到超我,原来错啦,我并没能做到,反而失去了本我。我已经不认识现在的自己啦。但是,虽如此,我也不知回去了,又能如何,只好一切随缘了。

好久没去梳理自己的生活,现在似乎已经变的一团糟。转念想想,又何必要再去苦苦地挽救黄昏,还是回身挥杖迎接东方新升的旭阳吧!望尽青山故园路,竟是走不尽长路,你也好,我也好,自寻道,向前找,自有人间道。佛道都倡导:以出世之情怀,行入世之事业。

13、“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二月才没马蹄的浅草,犹在四月长至齐腰,铺天盖地,欢笑着,喧哗着,掀起草浪,一波又一波向天边传递。“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春草虽矮小,虽朴实,但是她是对一切都充满爱心的,对土地充满了深情的,她一笔一划地抒写着春天,抒写着人类的历史。庞德说:“准确的陈述是写作的第一要素。”还有什么会比春草的抒写更真实、更准确呢?虽然她没有鲜花那绮丽和热情,也没有高树那么具有俯瞰的壮志凌云,但是她比任何一位作家和诗人都伟大。所以诗意的春草还是深得人们的喜爱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莺深树鸣”,爱她的“扎根之处即吾家”的随遇而安,爱她的在质朴之处的欢乐,爱她的忠于土地、忠于历史,没有任何的阴谋诡计单纯的不渝之心。

不用问“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了。今年的草事正盛,而明年的春草再绿时,我当和众多的草根一齐再在春草上打滚,在春风里赏草,不亦乐乎。

14、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那充满着惬意与舒适的生活总令人向往。

悠悠的茶香,淡淡的墨迹,从婉转轻灵的散文到朗朗上口的诗歌,从复杂曲折的小说到铿锵悦耳的歌赋,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人,向世界展现着她的风采与美丽。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诵读着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我似乎也陶醉于这美丽的春景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独有的幽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这一刹那,我又化身为文天祥,大义凛然,豪放豁达的天地正气油然而生。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透过伤感的语言,词人李清照的离愁悲绪也呈现在眼前,今非昔比,物是人非,愁苦又应向谁诉,不过是隐忍于心罢了。

人们常说语言是苍白无力的,但我却在其中寻得了一个精彩的人生,一处世外桃源。朱自清的《春》描写的不仅是美丽的景致,更写出了中国正在繁荣昌盛的新气象。我从《呐喊》中看到了整个社会的黑暗,从《巴黎圣母院》中读懂了美与丑的真正区别,亦从《骆驼祥子》中听到了最底层人们的心声……

驻足远望,那黄河上游漂来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和《元曲》;

凝神聆听,耳畔传来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忧国忧民;

闭目深思,眼前浮现出司马迁受宫刑却依然顽强著《史记》的感人画面……

有着春风拂面的温柔,有着雨打清荷的干脆,有着秋雨染叶的凄美,有着银装素裹的晶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读不完的是文学,品不够的是文学,忆不尽的亦是文学。有苦有甜,有悲有喜,有泪水亦有欢笑,文学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向我展示着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无可否认,文学,是美丽的!

15、草色总是第一个跃入我的眼帘,在枯萎黄落的早年的枯枝败叶丛,我低下头蹲下来看,在枯死的草根处已经渐渐有嫩绿的草尖在潜滋暗长,不经意间露出欣欣然的头脑。

望着这星星点点的草色,这早春暖阳下开始匍匐的嫩绿色的草色,我不禁联想到唐代散文家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是的,可以想见彼时的韩愈一定也是在早春的京城大道上行走,看到上空丝雨纷纷,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才发出: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的感慨,兴笔写下这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的。

信步院子,猛然发现小区里朝阳的绿化带里早已经是一片翡翠般的新绿了,那刚刚苏醒过来的三叶草和芨芨草在阳光下打着呵欠伸着懒腰,仿佛在说,好困,我要舒展一下筋骨。那么打眼,那么闪光,一下子令我神清气爽起来,看来春天是不知不觉地到来了。在草皮的旁边,一颗樱树和梅树的枝头,一群群不知名的鸟儿伸展着歌喉在鸣叫歌唱,郁闷了一个冬天的花园,开始有了几分春的气息。此情此景,令我想到了南朝宋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中的千古绝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啊,这一定是作者在久病之后开窗眺望,忽然发现池边已生出春草,树上的鸟声也变了。原来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顿感春意盎然,生机勃发。无怪乎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评论说:“此语之工,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到。”指出了它成为名句的理由。之所以作者能够把春天写得如此到位,离不开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春草的热外深刻的眷恋之情,才写出了如此不朽的名句。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中也有这样描写春草的诗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人表示在春天繁荣的景物中,只怜爱涧边自甘寂寞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莺动听的鸣声,诗人却似乎不以为意。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睹物思人,注目这满眼的青青小草,我不仅想起了多年以前的那些亲人,他们已经永远地离我远去了,只是每年这个季节看到春草,又让我徒添几分思念的苦涩和感伤。还有曾经与我一同成长一同求学一同共事一同患难与共的挚友,他们有的在遥远的天空下为生活和理想打拼,有的竟然因为病痛和意外与我们阴阳相隔,就像春草一样蔓延到我看不见的世界去了。面对春草,这让人兴奋让人忧伤的媒介,我再一次怅然若失。联想到南唐后主李煜的《清平乐》中的句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的就像作者诗中的意境,这景象怎么能够不引发作者的扼腕长叹呢!此诗系后主乾德四年其弟从善入宋久不得归,因思念而作。上片就己方落笔,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在春草中漫步,在古诗词中穿行,我有想起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诗句又在我的脑海浮现,原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白居易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借春草表达情意是古人惯用的手段。“青”,谐音“亲”、“情”。春天是青草发芽的时候,也是人最思念亲人的时候。青草年年长,思念也会年年加深。野火烧不尽野草,空间隔不断友情。野草遮住了道路,你就不要走了吧?野草塞满了道路,该有多么难走!野草是那么荒远,你何时才能回来?我虽然不愿意你离去,你却不得不远行。这莽莽的青草,见证着我们的友情。春草青青,就让我们借这满眼草色中拥抱春天的勃勃生机,思念远方的朋友,寄托托无限的离愁别恨吧!作者简介( 葛海林,笔名飙柯、海雨,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16、似乎与寒冬刚刚告别,就在这一瞬间,又要与晚春说再见了。

春天里的事情,到了季节的深处,一切都会按部就班的成就了。灰黄色的田野,被浅绿浸染,多了一丝生机。光秃秃的山坡,也披上了黄绿相间的植被。一些春花,抵挡不住春的诱惑,默默的绽放。房前的梧桐,屋后的老榆,也在晚春的一个黎明,分别吐出了桐咕嘟和鹅黄色的榆钱。周末,我正在园子里播种架豆角,来看望父母的晚辈领着呼唤着爷爷、老爷的孩子们,也都换上了夏装,一溜烟的来到菜园子。

每每晚春,人们或许少了最初的热切与期待,因为这是季节之深处了。我总会透过楼群的缝隙,遥望春的靓影,与之一起放飞蜷缩了许久的心灵,贪婪的品味着晚春的包容和丰满的神韵。

细数流年里的晚春,它的影像依旧的清晰如初。春,对农人而言,常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之说,惊蛰刚过,春耕便从南向北,日渐火爆。你置身于犁铧穿越的田野,一阵阵泥土浓郁的芳香,扑鼻而来,你会被土地的生香所醉然。到了谷雨,一场春雨过后,人们争分夺秒,撒花种豆,把种子植入大地的同时,也就播下了一缕缕希望和期待。就果农而言,晚春时节风调雨顺,就会收获硕果累累,因为许多果树在这个季节里开花孕果。要是遇上一场狂风暴雨,那些孕育幼果的花儿就会纷纷凋谢,这一年的收成就要大打折扣。

乡下的晚春,虽已不见季节之初的羞涩,也没有夏日之张扬,倒是多了一份含蓄的时节之美。晚春的别样之美,美出了经纬,是可以触摸,可以浸染心灵的。置身于晚春,置身于晚春的山野,会让你想到凋谢,想到凋谢过后何以去把握生机。会让你想到蜕变,想到蜕变后的壮美。

晚春,毕竟要与初夏牵手的,所以那一份夏的张扬也会稍稍流露。不过,晚春的日程依旧是淡定的,淡定的会让人漫不经心的把缕缕希冀均匀的摆在前行的路上。

就在这个季节的深处,只要你拥有那一份淡定,就一定可以品味到晚秋的况味。你置身于一片山林,那风儿的韵律是不同于初春的,没有了季节之处的尖刻和轻浮,多了一份柔和与厚重。风儿刮过,那些花花草草随风摇曳,留下缕缕浓郁的花香。偶尔也有春雷响起,那雷声是那样的清脆,宛若山歌般的动听。那些还稚嫩,颜色浅浅的叶子,在晚春里,绿色渐次加深,神态也渐次老成,与它的杆枝默默的相守。叶子,毕生为果子挡风遮雨,最终成就了一种丰硕之美。

有人说,晚春,是携手前往的季节,其实也不然,那些默于奉献的花儿们在完成果子蜕变之际,会在细雨飘落的黎明,悄然凋谢,留下一片壮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果。晚春,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何谓蜕变之美,何谓大义悲壮。

春尾夏首,在我的记忆里,春雨总是那样的短缺,让那些期待疯长的物种干渴难耐,且干热风轮回的吹来,使那些纤细的植物变得粗壮起来。晚春的风儿是有耐力的,常常日复一日,流转着一个季节的情愫和神韵,一个季节的包容和期待。

今年的晚春,干旱依然,那些“望天收”的田野,依旧是一片紫红色,浅黄色,那样的空旷和单调。风儿也依然,依旧的吹着,让干旱加剧,为耕耘者平添了一份无奈和对春雨的期待。这个时节,那些由花儿孕育而来的幼果,它们在接受干旱洗练的同时,对艰难也有了第一次的认知,慢慢的,远离了惊恐,因为最终成为丰腴的果子是离不开艰辛的。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晚春,一个万物竞发,旖旎相叠的时段。然而,回首满地落红,又不免是一个孕育伤逝,彰显落寞的时节。无论旖旎相叠,抑或落英缤纷,都是一种美,美落大地,美藏心田。这大约就是晚春的况味。

17、日常生活的琐碎,总会忽略一些细节,当匆忙地在马路上走过,忽然就看到了一树初红。春天,无论盼与不盼,她总会如约而至,在呖呖细雨中,在一朵嫣然绽放的桃花里,缠缠绵绵地来。然后草长莺飞,鸟声如洗,干净的春,像那点初开的娇红。

然后然后,似乎有一支柔曼而温婉的歌,带着琉璃古典而精致的质感,在雨落桃花轻轻颤动中,浮上一种透明的暗香。

如此如此,一幅雅逸的国画般,厚重立体而浪漫灵动的季节,像画一样,展开在我们身边。

只是只是,我们总是蜷伏和沉醉家居生活,让稀薄的闲情磨蚀殆尽,纵是还有一点情趣,却失去发现美丽的能力了。于是我提醒自己,即使再忙,也要忙里偷闲,去拈草惹花,山水也自有其灵肉,虔诚地与之对话,享受一份大自然的默契。

诗人韦应物吟道: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在烟火人间,在自然面前,每个人的感觉是如此不同,而诗人的感觉和发现,更是这样的形象纤细。我想,只有永远不失去对生活对大自然亲近的热爱和情趣,才能保持这样一种从一朵最朴素的小花,也能看到整个春天的风情。

诗意地栖居,当我第一次读到这个美得无法形容的句子时,心里恍惚了很久。至今也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实现,只能把它当作生命中最爱不释心的一种境界。如何诗意地,在烟尘人间?后来又读到陆游的“一树梅花一放翁”,才明白人是不可能分身乏术的,也许就是这样,才会感觉着花草山水的感觉,无奈而不漠然,花谢而人还在,即使再想随花而谢,最终还是那具灵肉合一的沧桑之身。

写到这里,不觉有些悲观了。

最后最后,在桃花雨散珠溅玉的天地里,还有天籁可共鸣,还有万物与人的情爱,我还要怎样的感动和世界?

18、光影中不停歇的东逝的潮水,挟带着洒落的雨丝汩汩奔涌,愈加湍急,象是目的明确的匆匆赶路的旅人,心无旁骛。也许它带走了应该带走的忧愁,也许也带走了保留不住的欢乐,这些只有不息的流水知道。没有了白昼里挣抢渡河的喧嚣,这时显得清幽寂静,也生动而有逸趣。凝视着渡船悠闲的横靠在岸边,在它自在洒脱舒缓的摇荡中,猜想它见证记载了多少历史以及频繁过往的纷嚷与静默。脚边的绿草也伫立身旁一言不语的守望着,是在守望着连年好不吝惜的滋润还是什么别的,未曾可知。

动与静荡人心魄的统一着。

我陶醉在此时的安谧中,心也仿佛为之而醉,醉得真真切切。世上还有什么醉比心醉更令人难以自拔呢!醉意里聆听着自己焦躁的心一点一点被融化的感觉,以至最后逐渐的翩然化解。暂时不去想那历史赋予的沉重感怀,不去虑那忧国忧民的拳拳情思,更不去提醒自己眼前的境遇以及明朝这里依旧会是一片喧闹。只需让眼前这一方宁静交付与自然,交付与心灵并融合于天地间,在心中吟一曲古朴的歌谣,也可以哼一首苍劲的野调,就这般迷醉着,是与自然同醉,与万物同醉,与天地同醉。

于是心中就涌来了无尽诗情唱响在这黄昏的旷野中。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绿野的芳香,鸟儿的歌吟,向晚的微雨,奔涌的潮流,还有空寂无人而又悠然自在的舟楫,抑或还有我举手投足间的衣袂飘飘……都宛如美丽的乐章婉转的回荡在黄昏后的雨幕里。

如诗如画的意境漫过眼前,驻留心中,它超越百年的惆怅,承载着千年的执着,伴着我在暮野四合中回旋回旋……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韦应物名句

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韦应物 《调笑令》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 《滁洲西涧》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曹》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韦应物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