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青海部分县沿革

青海部分县沿革

时间:2020-06-08 13:46:57

相关推荐

青海部分县沿革

同德县

地处“九曲黄河”第二曲。黄河自东南向西再转向北至贵南县交界处,绕县境半园,为西南天然界限。县境位于青海省南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东与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河南县相邻,西接兴海县,南连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北靠贵南县。总面积6520平方公里。1997年全县人口为37686人,其中藏族占82%,汉族占16%,其余为回、土、蒙古、东乡、撒拉族等。辖6个乡,72个村(牧)民委员会,县府驻尕巴松多,县内最高海拔4671米,最低海拔2650米。

同德县历史悠久,先秦为西羌地,汉末为赐支河曲烧当羌居住地。西晋永嘉末年(公元313年),为吐谷浑活动地。隋大业五年(609年),属河源郡赤水县(治今兴海县桑当乡夏塘古城),唐龙朔三年(663年),地入吐蕃,并置独山军,与唐抗衡。五代至宋时仍为吐蕃脱思麻管辖。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隶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治今甘肃临夏市),归必里卫万户府(驻今贵德)节制。明洪武六年(1373年),属朶甘行都指挥使司赞善王封地,由答思麻万户府管辖。明洪武八年(1375年),归德守御千户所隶西宁卫,其地亦属之。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后,成为蒙古贵族固始汗和硕特牧地。清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将青海蒙古各部划为二十九族,今同德为和硕特南左中旗,以蒙古牧民为主,蒙藏杂居。后来蒙古族有的移牧别地,有的被藏化,后又由甘南、川北等地迁来部分藏族牧民。清末,又从尖扎、化隆迁来部分藏族牧民,民族遂以藏族为主。民国二年(1913年),改置贵德县,同德亦属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贵德县析置同德县,取“边民同服中央德化”之意,县府驻拉加寺。

1949年10月6日,同德县和平解放。1950年7月,成立同德藏族自治区,隶青海省人民政府,1954年复改为县。隶属海南州管辖。

同德县的开发史极为悠久,早在新石器和青铜时代就有人类生息活动在黄河河谷及黄河支流巴河两岸,故至今在同德地区已发现古文化遗址20余处。特别是我国彩陶出土的最西地区。还在该县宗日地方发掘出一组三件骨质餐具,即刀、勺、叉。也真奇怪,类似如今西餐式的餐具竟然出土在5000多年前的青海同德县地区。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公元4年王莽曾在青海置西海郡,筑五城。“徙天下禁犯者处之”,“犯者徙西海,徙者以千万计”,大量屯垦。隋唐又在西海、河源屯田,故“河源一带广置烽戎70余所,开屯五千余顷,岁收五谷百余万石”古代同德曾有过农垦兴旺时期,现在境内可见到古农田遗迹20余万亩;古水渠遗迹4条,最大的1条长约70公里;有较大的水系工程建筑遗址。明代以后,成为蒙古纯游牧区。清末民初又有藏族农民在河谷地带农垦复种,多数定居在巴沟、卡力岗一带,他们是同德农业开展的继承者。

贵南县

该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西倾山和黄河之间。东接贵德县,东南倚泽库、同德县,西南由尕马羊曲黄河大桥连通兴海县,西及西北隔黄河与共和县相望。东西长134公里,南北宽71公里,总面积6567平方公里,县政府驻茫拉乡,全县辖6个乡,72个村(牧)民委员会,1997年有人口61283人,其中藏族占75%。县内有省属国营贵南牧场和巴仓农场。

贵南县历史极为悠久。据考古发掘,在黄河河谷拉乙亥地区发现的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的古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部分磨谷器物等文物考证,早在7000年以前,就有人在此垦田耕种,繁衍生息。又据《后汉书·西羌传》等文献可知贵南地区在秦汉时为西羌地。两晋时属浇河郡(治贵德)管辖,南北朝时,境内穆格滩曾被吐谷浑王国建为都城之一,称沙州(因沙漠故名)、莫河川。如南朝刘宋王朝曾封吐谷浑王阿豺为沙州刺史,一度为吐谷浑王国中期的政治、经济及军事指挥中心。

隋唐时曾为吐蕃控制地区,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四月,唐允许吐蕃以河西九曲之地(今贵德、贵南以上黄河流域地区)为金城公主汤沐之地。因其地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吐蕃人在当地屯兵畜牧。为便于入侵唐界,遂在该县尕马羊曲地附近的黄河上建造了一座洪济桥。又在其境沙沟关塘置九曲军,与唐对抗。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唐将高舒翰发兵攻陷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收复黄河九曲之地,在今贵德设浇河郡,今贵南为其辖地。唐为巩固其地在境内龙羊峡口一带设金天军,在今过马营一带设武宁军,在今沙沟一带设威胜军。

北宋时,经常与辽战争,无力暇顾西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其境内唃厮啰政权辖地。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后,其地又为金所占。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金将今贵南地割让给西夏10年。南宋理宗宝佑元年(蒙古蒙哥汗三年,公元1253年),蒙古帝国在河州(今甘肃临夏)设置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下辖西宁、积石、贵德三州,今贵南地区属贵德州管辖。

明洪武八年(1375年),将元贵德州改置为归德守御千户所,今贵南亦为其辖地。清初沿用明制,贵德所隶甘肃省河州卫,贵南为贵德所管辖。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贵德所改为贵德厅,隶西宁府,今之贵南仍属贵德厅管辖。民国二年(1913年),在今贵南设置鲁仓行政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鲁仓、茫拉一带设南屏设治局,于1944年撤销。

1953年3月21日,由青海省委决定,将贵德二区所属牧区过马营、日安、鲁仓与三区常牧划出,组成鲁仓工委,于7月15日从贵德县析置贵南县,直属青海省人民政府。同年12月6日,成立海南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自此,贵南为州属县之一。

兴海县

该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所隶海南藏族自治州南部。其境东隔黄河与贵南县、同德县相望,南接果洛州的玛沁县,北连共和县,西与海西州都兰县和果洛州玛多县搭界,全县面积13100平方公里。1997年人口为46813人,其中藏族占72%,汉、回、撒拉族共占28%。辖8个乡,60个村(牧)民委员会,189个生产合作社。县政府驻子科滩,海拔多在4000米左右。

兴海地区历史悠久,秦汉时为西羌地,南北朝时为吐谷浑辖地四大戎地之一,即在赤水(今兴海县大河坝河流域)建政,成为吐谷浑末期“河南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置河源郡,下辖赤水县、远化县,郡治、赤水县治均在今兴海县桑当乡夏塘村一带,远化县治在今兴海县塘格木支冬加拉古城。北宋时为唃厮啰政权辖地。

元代时今兴海县等牧区部落均属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治河州)管辖的贵德州辖地,隶中央宣政院。明代属朶甘都司管辖的答司麻万户府和必里千户所(永禾元年改为必里卫)属地。清初为蒙古固始汗驻牧地,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改设的贵德厅抚蕃同知管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新建的共和县辖地,隶青海省政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大河坝设立大河坝设治局,后称为兴海设治局。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兴海设治局改置兴海县,取“振兴青海”之意。

解放后的1950年6月,中共兴海县委员会和县人民政府同时成立。1953年12月6日,隶属设立的海南藏族自治区,1955年5月,自治区改称为自治州,即州属县之一。

共和县

该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东临湟源、贵德,西接都兰、乌兰、天峻县,南连贵南、兴海县,北隔青海湖同刚察、海晏相望,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1990年全县人口为 13.7万人,其中汉族7.6万人,藏族4.3万人,回族5000人,有蒙古、撒拉等民族。辖有1个镇、12个乡、87个村民委员会,州县府驻恰卜恰。

共和县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周、秦时羌族部落以青海湖为中心,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西汉末年,王莽秉政,以金钱财物利诱羌人献西海(今青海湖)之地。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汉设置西海郡,治龙夷,又名龙耆(今海晏县三角城址),辖今共和县地区。新莽地皇四年(23年),王莽政权垮台,西海郡废,共和复归羌人。东晋隆安元年(397年),鲜卑乙弗部落迁到青海湖滨,称乙弗勿敌国,共和为其辖地。义熙十年(414年),乙弗部落臣服于西秦,共和大部地区又属西秦王朝。

南北朝时,南宋文帝元嘉六年,北魏神嘉二年(429年),吐谷浑兵临环湖地区,乙弗鲜卑降并于吐谷浑,共和旋为吐谷浑地。梁大同六年,西魏大统六年(540年),吐谷浑王夸吕建都于伏俟城(今共和石乃亥乡铁卜加兰古城)。

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亲征击败吐谷浑,置河源郡与西海郡,今共和南部地区属河源郡远化县,治曼头城,址在今共和县切吉以东塘格木农场一带;北部地区属西海郡宣德县,郡、县同治于伏俟城。

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唐军击败吐谷浑,封其慕容诺曷钵为河源郡王,从此,以共和在内的海南地区为中心的吐谷浑王国,成为唐帝国的藩属。咸亨元年(670年),唐将薛仁贵率军反击吐蕃北侵失败,吐谷浑亡国,共和全境陷入吐蕃。天宝十三年(754年),唐陇右节度使高舒翰攻占共和东南部黄河沿岸地区,在今龙羊峡西口设置金天军,不久重陷吐蕃。

宋代,共和地区为河湟吐蕃唃厮啰政权辖地。一度曾为宋积石军(治今贵德河阴镇)辖地。

元代,共和大部地区为吐蕃等处招讨司,贵德州地。明代,共和南部地区属必里卫(治贵德),北属西海蒙古。

清代,共和地区为西宁办事大臣辖地。雍正三年(1725年),编青海蒙古为二十九旗,共和西部地区为和硕特西后旗牧地;中西部为南右末旗牧地;东部地区为辉特部南旗牧地。

民国三年至十七年(1914-1928),共和归蒙番宣慰使管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11日在曲沟成立共和县,取“五族共和”之意。即将西宁县所属上郭密、下郭密和湟源县所属恰卜恰等地,划归共和县管辖。

1949年9月27日,共和县成立人民政府,直属青海省人民政府。1953年海南藏族自治区成立后隶属自治区,1955年自治区改为自治州,共和县为州属五县之一。

贵德县

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尾部,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部,东接化隆、尖扎县,南与同仁、泽库毗连,西与贵南、共和县接壤,东西宽63.4公里,南北长90.6公里,总面积3504平方公里。1997年全县人口为90389人,其中汉族占54.52%,藏族占33.48%,回族占10.81%,其他少数民族还有土、撒拉、蒙古、保安族等。辖1镇7乡,4个居委会,113个村民委员会。其中有6个牧委会,302个生产合作社,32个牧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河阴镇,海拔2226米。

该县历史极为悠久,据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在黄河两岸的台地上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共发现有“新石器、唐汪、马家窑、卡约及汉唐以来的古文化遗址300多处。先秦及汉初为西羌之先零羌部落居住的大小榆谷地。

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在今贵德设置河关县,隶金城郡,始纳入汉朝版图,并筑归义城(今尕让古城)。东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护羌校尉贯友在逢留大河(今贺尔加河口处黄河)上建造了黄河上游第一座用大船连接的浮桥。永元十四年(102年),金城长史上官鸿在归义及逢留等处从事屯田29部(处)。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河关县属陇西郡。

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前凉张骏置湟河郡(治化隆县群科),今黄河以北贵德县地属湟河郡。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389年),吕光自称三河王,建后凉,在今贵德黄河以南置浇河郡,治所在今河阴镇一带的浇河故城,黄河以北地仍属湟河郡。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春,河西鲜卑族秃发乌孤建南凉,在今贵德黄河以南地区仍置浇河郡。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以后,北凉在今青海化隆西部和贵德黄河以北新置湟川郡,治地湟川城约今贵德席芨滩一带。义熙十四年(418年),吐谷浑王阿豺占据贵德,筑浇河城,成为其政治中心。

南北朝时,北魏宣帝景明三年(502年),北魏占据贵德,并置浇河戎,后又被吐谷浑占据。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北周在今贵德置廓州,下辖洮河、达化二郡,其中洮河郡又辖洮河、广威、安戎三县,其州治与洮河郡县治均在贵德浇河城。

隋开皇三年(583年),在今贵德仍置廓州,治浇河城。并在承风岭(今贵德县尕让乡千户村附近)开设互市,隋与吐谷浑进行贸易交流。隋杨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廓州为浇河郡,辖河津、达化二县。河津县辖地包括今贵德县全境、湟中县南部和化隆县西部,州治与河津县治均在贵德河阳镇。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改隋浇河郡为廓州,治所东移至广威县(今化隆群科),辖广威、达化、米川三县,今贵德黄河南部为达化县域,黄河北部为米川县辖区。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在今贵德县河阴镇设静边镇。高宗仪凤二年(677年),由静边镇改置积石军,驻兵7000人。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吐蕃占据廓州,改原浇河城为溪哥城。

北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以后,贵德为唃厮啰政权辖地,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唃厮啰政权降宋,宋仍在溪哥城置积石军。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金政权仍在今贵德设积石军,后改称积石州。绍兴六年(1136年),西夏占据贵德,改积石州为祈安城。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设贵德州,为贵德地名之始,治所在河阴镇,隶陕西行中书省河州路管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在贵德设吐蕃等处招讨使司必里万户府,管辖今贵德西南的贵南,共和县等牧区少数民族,隶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允元师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仍沿元制置贵德州,遂改贵德为归德。八年(1375年),改归德州为归德守御千户所,治今河阴镇,隶临洮府河州卫。

清顺治二年(1645年),沿袭明制,设归德守御千户所,属陕西行都司,雍正四年(1726年),河州卫改为临洮府,归德隶之。乾隆三年(1738年),归德守御千户所改隶西宁府。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归德守御千户所改由西宁县丞管理,改“归德”为贵德。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置贵德厅,设抚番同知,隶西宁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贵德县隶甘肃省西宁府。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省成立,仍设贵德县。

1949年9月18日贵德解放,中共贵德委、县人民政府同日成立,青海省人民政府直辖。1953年12月6日,海南藏族自治区成立(后改为州),贵德为州属县之一。

尖扎县

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的黄河西南岸。东与化隆、循化县接壤,西与贵德县相连,南与同仁县毗连。南北长87公里,东西宽48公里,总面积1714平方公里,县政府驻马克塘。全县辖2个镇、10个个乡、4个委会、79个村民委员会,176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128个自然村。1997年全县人口43112人,其中藏族占60%,回族22%,还有汉、土、撒拉族等民族。

尖扎县在先秦和西汉初期为西羌地。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为汉代设置的河关县(治贵德河阴)辖地。西晋怀帝永嘉七年(公元313年),尖扎地区为吐谷浑活动地。南北朝时,尖扎地区属后凉吕光所置的浇河郡(治贵德河阴镇)辖地。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在今尖扎县设置达化县,治所在直岗拉卡一带,隶廓州,治今贵德河阴镇。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今尖扎属米川县,隶廓州,治化隆群科。北宋时,曾为唃厮啰政权属地。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今尖扎又成为宋积石军(治贵德河阴镇)辖地。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又陷为金积石州(治贵德河阴镇)辖地。

元代今尖扎地区属贵德州辖地,隶河州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明代,今尖扎县属归德守御千户所管辖。隶河州卫。清代,今尖扎地区为贵德厅管辖。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今尖扎为贵德县管辖。

1952年4月,中共青海省委决定,成立尖扎区工作委员会,以贵德第六区及昂拉地区为工作区域,1953年6月2日,正式从贵德县析置失扎县,直属青海省人民政府。同年12月22日,隶属于即日成立的黄南藏族自治区,1955年5月,自治区改为自治州,即为州属县之一。

化隆回族自治县

位于青海省东部,东临民和县,南接循化县,西南与失扎县为邻,西接贵德县,西北与湟中县相连,北与乐都县为界。东西长约110公里,南北宽约45公里,总面积为2740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巴燕镇。全县辖3个镇,13个乡,368个村(牧)民委员会。1997年全县人口为217502人,其中回族占48.9%,汉族占24.7%,藏族占21.6%,其他民族占4%。

化隆县历史悠久,从全县已出土的300余处古文化遗址及文物表明,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化隆地区繁衍生息。先秦时,化隆县为羌人牧地。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金城郡,治允吾(今青海省民和县下川口),今化隆县地属金城郡辖地。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汉护羌校尉侯霸在东西邯(今化隆甘都)屯田5部。

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前凉王张骏在今化隆县境内直湟河郡,筑湟河城(今群科镇日兰古城)。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前凉亡,湟河郡地归前秦氏族政权,沿旧制,仍置湟河郡。太元十年(385年),吕光在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建后凉王国,湟河郡归附后凉。东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河西鲜卑秃发乌孤占领青海东部,建南凉王国,仍沿旧制,置湟河郡,郡治黄河城,并在今甘都设邯川护军。安帝义熙九年(413年),沮渠蒙逊的北凉占领今化隆等地,分原湟河郡东西地区为湟河、湟川两郡。义熙十一年(415年),鲜卑乞伏氏的西秦军队攻陷北凉湟河、湟川两郡,仍置湟河郡,今化隆即属之。

南北朝时,刘宋文帝元嘉六年(429年),北凉再次攻占湟河郡,沿旧制仍置湟河郡。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北凉国亡,北魏占领湟河郡及其以西地区,置洮河郡,改邯川护军为邯川戎,隶鄯善镇(今西宁市)。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年),置石城县(治今群科古城)。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在邯川戍置广威县。是年鄯善镇废,洮河郡隶鄯州(治今乐都),石城、广威两县均属洮河郡辖地。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困境内有化隆谷,改石城县为化隆县。此为化隆县名之始。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黄河以南之廓州,改置浇河郡(治今贵德县河阴镇),化隆县属浇河郡辖地,后又划归西平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世民收复河湟地区。武德二年(619年),改浇河郡为廓州,州治今群科古城。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唐移黄河以南之米川县于今化隆甘都,隶廓州。先天元年(712年),为避李隆基名讳,改化隆县为化成县。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广威县。天宝十三年(754年),改廓州为宁塞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廓州,辖今化隆县等地。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吐蕃进攻廓州。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攻陷广威、米川,化隆县地归吐蕃鄯州节度使辖。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人张仪潮起义,推翻了吐蕃地方政权,廓州复归于唐。唐末,今化隆地区又归吐蕃地方势力统治。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后,今化隆地区被唃厮啰政权控制近百年。北来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北宋占领河湟地区后,改廓州为宁塞城,属鄯州。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宋军退出青海东部,鄯州交唃厮啰自保。崇宁三年(1104年),宋军再次进入青海,改宁塞城为廓州。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金将奔睹(昂)率兵占领廓州。绍兴七年(1137年),西夏占领今化隆等地,仍沿旧制置廓州。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以后,蒙古兵进入青海,今化隆等地属元西宁州辖。

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西宁卫(治今西宁市),今化隆地区属西宁卫。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府,化隆地区分别属西宁府西宁、碾伯二县辖。乾隆九年(1744年),置巴燕戎格抚番厅(治今巴燕镇),隶西宁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巴燕戎格厅为巴戎县,隶甘肃省西宁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巴戎县为巴燕县,二十年(1931年),改巴燕县为化隆县。

1949年9月4日,化隆解放,9月15日,中共化隆县委正式成立,同日化隆县人民政府成立,全县成立4个区人民政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