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天道》 叶晓明和丁元英因价格问题发生冲突 3个正确的应对方法!

《天道》 叶晓明和丁元英因价格问题发生冲突 3个正确的应对方法!

时间:2024-06-05 21:39:54

相关推荐

《天道》 叶晓明和丁元英因价格问题发生冲突 3个正确的应对方法!

原创/李撒欢「唯一作者」

「董事长,你该有自己的立场。你没立场,我们就得陪着你当傀儡。」

在会议上,叶晓明不同意丁元英的做法。于是想要拉拢大股东欧阳雪站到自己这一边。

在《遥远的救世主》/《天道》中,有一个情节是,大家对于格律诗音响价格降多低,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丁元英想要把价格降到底,只剩3.2%的利润,这样才能冲击市场,达到销售一空的效果。而叶晓明担心这种做法,会对乐圣音响冲击太大,引起对方的攻击。

双方的冲突很激烈,以至于叶晓明都撕破脸说,不请你丁元英帮忙了。

最终由于大股东欧阳雪对于丁元英的支持,才最终走了丁元英大幅降价的路线。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很正常,但是该如何来处理这种观点冲突呢?

01千万不能意气用事

在这次冲突中,叶晓明的做法用四个字来总结,就叫做意气用事。

指的就是凭自己一时的情绪来处理事情。

他只要稍微冷静一下,就会发现,他怎么可能说得动大股东。欧阳雪本身就是丁元英请来的,论关系,论信任度,欧阳雪都跟丁元英更近。

所以,欧阳雪听到叶晓明的话,马上怼了一句:

我也想问问叶总,大哥一退席我就懂音响市场了吗?我就不是傀儡了吗?

这么明显的事情,叶晓明怎么可能不会知道。他只是被恐惧冲昏了头脑。恐惧可能引发乐圣的攻击。在他心目中乐圣是无比强大的存在。

在生活中、职场中,遇到这种由于观点不同从而产生冲突的事情,数不胜数。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如果采用了意气用事的做法,对方会怎么办?

①忍

可能有些人不愿意跟他一般见识,他在闹情绪,对方也就忍了。

但是在上下级关系的冲突中,这种策略反而很少发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做法本身危害到了对方的威信,起到了一个坏的示范作用。

其他人一看,自己的领导原来是个怂货,也很容易模仿这种做法,可能下次有冲突,也开始闹情绪。

所以,对于上级来说,忍让反而是下下策。

②打击报复

打击报复也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当场翻脸,跟他硬扛。

在高中时,有一个让我印象非常深的事情。

那时还是晚自习,有个女同学在看闲书,被班主任抓到了,然后拉到教室外面训话。可能说的话很难听,直接把同学惹怒了。

两个人竟然互相大骂了起来。然后女同学哭着回教室拿着书包就要走。

直接把我们都看懵了。还有这种神操作。

最后的结局是,女同学直接转学走了。

不管谁是谁非,硬扛的结果,往往是弱者吃亏。

叶晓明不管怎么意气用事,都改变不了是小股东的事实。

第二种是,当时可能没反应,但是私下里搞小动作,穿小鞋。

这种往往是一些职场上的老手会采用的动作。本质上,还是要惩罚对方,通过让对方难受的方式来挽回颜面。

比如,你给上级递一个报告,结果改了五六次,每次都因为各种小问题被打回来,但是呢,上司又不一次性把里面不合适点都指出来。

这时候你就要考虑,可能是之前把上司得罪了,现在的问题根本不是报告的问题。

最好的方法,也许就是等上司把气撒完,也就算了。如果又因此而产生冲突,那积怨只会越来越深。

③不起情绪,甚至会向你详细解释

这种往往是顶级高手才能达到的境界,这种做法可以收服最烈的马,让对方拼死效忠,但是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他足够有才华,值得对方这么做。

这个背后的心理原理,实际上就是愧疚心理。

不起情绪,反而和颜悦色的跟对方讲事实、摆道理,把这个事情的逻辑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他意识到原来很多事情是自己没想到,是有疏漏的。

这种冲突,几次过后,他就会明白原来自己在这方面是技不如人,甘拜下风。

有才华的人往往也会恃才傲物,自然也会有大一点的脾气。对于心有理想的高手来说,笼络天下人才是第一位的,而所谓的面子反而是第二位的。

最怕的就是那些没本事,但是脾气却大的要命的。这种人很少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02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当面对这种比较重大路线冲突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①私下而不公开

在环境上,私下和公开,我们会存在两个心理。

公开环境下,我们会过多的考虑自己的角色、身份,自己的行为规范要符合这种公开的标准。

所以,当在公开环境下,发生冲突时,有人激烈的,甚至带情绪的反对,会被认为是对自己身份和尊严的挑战,而非这个事情本身,往往会出现一个扩大化的情况。

哪怕是同样的话,同样的表达方式,在私下环境里,都会让我们更加放心和安全,而不会产生过激的反应。

在现实中,一些讨论重大议题的会议上,主持方都会先私下里跟每个人聊一下,听一下各自的看法,互相交流一下观点,然后解释清楚。就是避免在公开的会议上,产生激烈的对抗。

如果没打招呼,就提出异议,这种行为往往意味着矛盾的公开化。

比如,在历史书上经常有一个情节,就是忠臣冒死劝谏。问题是即使搭上了忠臣们的性命,皇帝也没听啊,最终还是靠近臣私下里劝才有效。

②基于双方的目的,进行利弊分析

私下里冲突的沟通核心,还是基于双方已经达成的目的共识,然后进行利弊分析。

叶晓明和丁元英在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希望格律诗能够做大,只是在路线上有争议而已。

举个例子:

历史上,秦国曾经发生过一个「郑国案」,用现在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一个间谍案。当时郑国力量比秦国小,一直担心秦国的入侵。于是呢,就有大臣出了一个主意,就是派一个水利专家去秦国,说服秦王去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这样秦国的人力和物力都去修水利了,就不可能发动战争了。这个策略果然顺利实施。

但没过几年,就被人告发了。引起了秦国内部的舆论哗然。

于是,内部的本土势力,就纷纷指责这些外国来的门客都是间谍,应该把他们都驱逐出去。当时秦王也在犹豫准备答应。

以至于谁敢在朝堂之上维护这些外国门客,谁就是叛国贼,谁就该被处死。以至于,没人敢出头抵制。门客们也惶恐不可终日。

但是,李斯私下里去见秦王。只说了一句,秦王是不是志在天下?如果不是,那就当做没说,如果是,那就接着说。

嬴政当然是志在天下了,要不然也不会成为秦始皇。所以,李斯就讲,志在天下应该用天下人才。如果把人才都赶走了,相当于是壮大了敌人的力量,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比起可能的间谍,丧失天下人才才是最愚蠢的行为。

嬴政听完,马上就平复了国内的舆论,重新重用了这个间谍,因为他确实是水利专家,就还让他主持修水利。

再回到叶晓明和丁元英的冲突上,叶晓明担忧的点是,由于价格降太低,会引起乐圣的不满,从而导致对方的攻击。

而后续来看,也确实引发了乐圣的官司。

但是里面的问题在于,他看到了,也表达出来了,但是却没有继续往下想。

当然最好的莫过于,前面提到的第三种,他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然后丁元英和颜悦色的、细致入微的给他讲清楚,比如,其后手早就有防备了,还就怕乐圣不打官司呢,之类的。

但是现实,往往是书中这样的,对方微微一笑,不做任何解释。

因为事以密成。

当你把你担心的、以及对于未来可能预测的发展结果表达出来的时候,要判断一件事情,对方是不是真的听进去了。

a.如果听不进去,说明对方已经陷入到自己的逻辑里,只有撞了南墙才明白你说的什么。

这也很容易判断,就是对方是不耐烦呢,还是在认真听你说。

举个例子:

有一个名篇叫做《尚书·秦誓》,讲是什么呢?

主要讲的是秦穆公向将士们承认自己错误的事情。他犯了什么错误呢?

当时的格局是,秦国和晋国挨着,还有一个小国郑国跟晋国挨着,离秦国比较远。秦国不管谁做皇帝都有一个愿望,就是不断扩张。秦国和晋国都是大国,两者一直互相防范。

晋国出了一件事情,就是雄才大略的晋文公死了。

秦穆公接到线报,说郑国守门的将士叛变了,要归顺秦国。只要秦国马上派兵去奇袭,自己就从中举兵造反,内外联合,吞并郑国。

秦穆公一看,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不能错过。虽然离的有点远,但是刚好晋国在忙于奔丧。自己可以奇袭,于是就聚集起了自己的精锐部队准备出发。

但是,当时秦国的百里奚跟蹇叔拼死进谏,说千万不能去。离得太远,根本不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另外,这种做法很容易被晋国给偷袭,甚至连地点都预测好了。

但是秦穆公忍了这么多年,感觉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就一意孤行。

果然,秦国士兵还没到郑国就发现自己行踪暴露了。返程时,到了一个地方叫做滑,结果还顺路把这个地方给收了。

问题是,这个地方是属于晋国的。结果晋国马上出兵攻秦,秦军大败,除了三个将军其他人全灭。

这件事对于秦穆公是奇耻大辱,悔之不及。人一旦被欲望遮蔽理智的时候,确实很难被说服。

b,如果对方仔仔细细听你听完,也明白你说的逻辑,但是依然采用原策略。

这时候反而自己要警惕,要琢磨了。

对方这种行为说明他已经知道了,而且必然也做了防备,只是事以密成,不能告诉你罢了。

叶晓明对于这一点的判断是失误的,以为丁元英故作玄虚,为的是展示自己是一个高人。殊不知是他自己判断有问题。

③不自己说,让别人说

有时候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会有不同的效果。

比如,冯世杰为什么能请得动丁元英来帮助王庙村?原因还是芮小丹,否则根本不可能请的到丁元英。

因为不同的人在我们心中的轻重不同,自然说出来的话从可信度以及重视程度上,也不可同日而语。

总结:

在生活、职场中,经常会由于观点的不同而产生冲突。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重点在于如何处理这种冲突?

最忌讳的就是被情绪绑架,意气用事。而根据对方的不同,会有三种应对状态,①忍下去,不跟你一般见识。这种情况非常少。③正面硬扛,只是分当下还是过后。③胸怀包容,但是前提是这个人要足够有才华。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①选择私下的场合沟通,避免由于在公开场合,让事情变成面子问题。②基于共同的目的出发,进行利弊分析。要相信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除非对方被欲望蒙蔽了双眼。③找到合适的人来说。

面对冲突,心平气和是福,意气用事是祸。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