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大话舰载机之三——二战时的英法舰载机

大话舰载机之三——二战时的英法舰载机

时间:2020-01-27 22:32:49

相关推荐

大话舰载机之三——二战时的英法舰载机

英国剑鱼式鱼雷机

1939年大战爆发时的技术标准来看,剑鱼 攻击机也是一架过时的飞机:老式的双翼结构,少的可怜的 剑鱼MK.I浮舟型

装备,敞开的 座舱,仅仅225公里的时速,和3,260米的最高升限,让它看上去和一战时的老爷飞机没有太大的分别。作为一架1935年正式完成的舰载攻击机,

比两年后日本海军采用的97舰攻要整整落后了一个时代。而这正是这架老式飞机奇妙的地方。在 英国皇家海军战争前期载入史册的几次重大军事行动中,剑鱼攻击机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用实际表现证明了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武器,随后一直活跃在大西洋战场的第一线直至终战。剑鱼鱼雷攻击机 - 研究初期

1933年3月,第一架TSR-I首飞,并顺利通过随后的一系列飞行测试——直到该年的9月,在一次改出 尾旋的飞行测试中,飞机意外的失去控制进入自旋状态,尽管飞行员及时跳伞逃生,可第一架原型机也在地面撞毁。剑鱼Mk.I型

但是,费尔雷公司对TSR-I的前景信心十足,第二架原型机很快于1934年4月试飞,

编号TSR-II。新飞

剑鱼鱼雷攻击机机进行了一 系列改进工作,包括新的690马力的“天马座”IIM3 发动机,飞机的气动外型经过修正,更容易改出自旋状态。机身也得到加长,同时机翼稍微延长以补偿加长的机身带来的影响。随后的实验一切顺利,1934年11月,TSR-II装上了 浮筒,进行海上起降实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负责用 弹射器弹射TSR-II并随后回收。实验成功后,TSR-II的浮筒被换成固定起落轮,进行最后的评估。航空部对TSR-II的表现十分满意,随后签定了生产三架预生产型的合同。预生产型的三架飞机——现在我们可以称其为剑鱼了——于1935年12月31日首飞,第三架之后则装上浮筒用于水上起降测试。预生产型的剑鱼被称为剑鱼I型,并获得了68架的定单。到1938年,英国皇家海军 装备的所有其他类型鱼雷攻击机均被剑鱼攻击机替换。到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为止,13个攻击机中队装备了剑鱼攻击机,并给予它一个非正式的绰号“stringbag”(网兜)。到战争结束为止,超过13个飞行中队先后列装了剑鱼攻击机。最后一个剑鱼攻击机中队于1943年6月成立,隶属于流亡 英国的 荷兰政府。同时也建立了约20个使用该飞机的训练中队。1940年初,剑鱼攻击机的生产由费尔雷公司转移到布莱克本航空制造公司,布莱克本公司继续生产剑鱼I型,直到1943年新的剑鱼II型出现为止。剑鱼II型首次装备了空对面火箭弹,并换装了750马力的“人马座”30发动机。改进型的剑鱼III型在两个固定起落架中间安装了对海探测 雷达,而剑鱼IV型是由加拿大空军在其装备的剑鱼II型上增加一个闭合式舱盖。剑鱼鱼雷攻击机 - 剑鱼鱼雷攻击机——战史

战争初期

整个1939年和1940年初,剑鱼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出动,主要是用于对运输船队护航和执行海军巡逻任务。1940年4月,剑鱼在挪威第一次投入战斗,反击德军对挪威的登陆行动。尽管挪威最后沦陷,但德国水面舰艇部队损失惨重。1940年4月11日,数架剑鱼攻击机从皇家海军“暴怒”号航母起飞,对位于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Trondheim)港的两艘德国驱逐舰实施鱼雷攻击。尽管鱼雷全部射失,但这是历史上首次舰载机实施对舰鱼雷攻击。4月13日,“厌战”号战列舰上使用弹射器起飞了一架剑鱼攻击机,在通往纳尔维克的必经之路奥福特峡湾(OfotFjord)上发现7艘德国驱逐舰组成的编队。随后赶

至的“厌战”号战列舰愉快的享用了这顿美餐,7艘德国驱逐舰非伤即沉,仓皇而逃。英国方面无一损失。这架剑鱼攻击机在海面巡逻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德国U-64潜艇,并用一个漂亮的俯冲投弹将这艘潜艇永远送进了海底。这是海军航空兵有史以来首次取得反潜战果。随后的两个星期内,剑鱼攻击机一直在挪威海域坚持作战,作为皇家海军的攻击机和侦察机,并全程担任起海面反潜巡逻任务。在北大西洋恶劣的天气下,坐在剑鱼攻击机敞开的坐舱内长时间进行反潜巡逻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战争初期,陆基剑鱼攻击机中队归英国皇家空军海岸防卫司令部指挥,负责在德国主要 港口外进行布雷行动。1940年5月,德军闪击法国和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战术思维陈旧的英法陆军在新锐的德军面前节节败退,英军不得不动用手头可调动的一切力量来挽救这场毁灭性的灾难。四个剑鱼攻击机中队划归海岸防卫司令部指挥,执行他们几乎所有力所能及的任务:在港口外 布雷,对德国 海军舰艇和地面目标实施攻击,担任舰炮落点校正机及侦察机。当 墨索里尼于6月参与到这场趁火打劫的行动中时,驻扎在法国南部的剑鱼攻击机中队参与了对意大利地面目标的轰炸行动。一部分剑鱼攻击机在法国沦陷前飞往马耳他,并随后以此为基地攻击轴心国对北非的运输线。当 法国于7月投降时,英国军方迅速对法军尚未被德军控制的军力采取行动,保证这些 武器装备不被德国人利用。剑鱼攻击机群袭击了位于阿尔及利亚奥伦港的法国舰队,从皇家方舟号航母上起飞的12架剑鱼攻击机攻击了法国敦克尔克号战列舰,将之击成重伤。8月22日,三架陆基剑鱼攻击机起飞前往 利比亚的邦巴(Bomba)湾,袭击停泊于此的 意大利舰队。这次出击战果辉煌,用总共携带的三发鱼雷击沉了两艘潜艇,一艘潜艇供应舰,一艘驱逐舰——一共四艘。那艘倒霉的驱逐舰并未被鱼雷命中,但紧挨着它停泊的潜艇供应舰结结实实的挨了一发,引起的弹药和油料连锁爆炸把这艘驱逐舰也拖进了海底。这一成就坚定了英国海军执行酝酿已久的作战计划的决心:使用鱼雷攻击机突袭位于塔兰托基地的意大利舰队主力。奇袭塔兰托

早在1938年,当战争爆发的趋势越来越明朗时,英国海军内部就开始研究如何对付以 塔兰托为基地的

意舰下沉瞬间意大利舰队。当法国沦陷后,皇家海军在 地中海的力量部署面临严重威胁,原先由英法舰队共同负责的地中海防务现在由英国舰队独力承担,形势大为恶化。随着意大利于40年6月参战,地中海地区的海军力量对比严重失衡,英国皇家海军处境严峻。因此,旧的攻击塔兰托方案被撤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划时代的作战方案——舰载航空兵突袭。意大利舰队部署于塔兰托基地的主力包括6艘 战列舰,5艘 巡洋舰和20艘 驱逐舰。6艘战列舰包括两艘新造的利托里奥级战列舰和4艘现代化改造后的加富尔级和杜里奥级。为了成功袭击位于锚地的意大利舰队,必须取得对每艘船的位置详细侦察资料,要求及时和准确的高质量情报。英国突袭舰队还必须尽量隐藏自己的行踪,以免被意大利人发觉他们的进攻目的。为了减少损失和取得最大的 突袭效果,袭击行动决定在夜间进行。所有剑鱼机组都在紧张进行精确的夜间进入 攻击和脱离动作训练。行动原定于10月21日开始,但一些意外使行动推迟到11月11日。在行动计划展开前几天,“鹰”号航母的 燃油系统发生故障,于是上面的几架剑鱼转移到了“光辉”号航母上,届时将从 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出发。11月11日,最新的空中侦察报告显示,塔兰托港内一共停泊5艘战列舰,以及三艘在反潜网范围内停泊的巡洋舰。第六艘战列舰被观测到于当日晚些时候回到塔兰托港内。当晚8点整,“光辉”号航母和她的 护航舰队抵达预定攻击位置,距港口约270公里。第一波攻击由12架剑鱼组成:其中6架各携带一枚鱼雷,4架携带炸弹,2架携带炸弹和 照明弹。后座机枪手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附加的增程油箱。第一架剑鱼于晚8:35分起飞,9:00钟时,所有的第一波攻击的剑鱼已经在路上。晚11时,两架挂载照明弹的剑鱼离开编队,在2,300米的高度投下两列照明弹,随后 轰炸了港口的储油设施。攻击机群分成两个集群投入攻击, 领航的长机被高炮击落,但随后对战列舰的攻击接连命中。在第一波攻击机群升空后半小时,第二波攻击机群也腾空而起。第二波的9架剑鱼中有5架携带鱼雷各被击中的一架剑鱼一枚,2架挂 炸弹,另两架挂载照明弹和炸弹。其中一架因为 机械故障不得不返航,但其他8架在午夜时分抵达,重复了第一波机群的精彩攻击,在照明弹的亮光下用致命的鱼雷亲吻无法移动的意大利战列舰。攻击中一架剑鱼被高炮击落。所有的剑鱼(除了被击落的两架)全部于午夜3点钟前安全返回“光辉”号航母。两天后对塔兰托港的航空侦察显示,一艘加富尔级战列舰和一艘杜里奥级战列舰严重损伤而搁浅;一艘利托里奥级战列舰重伤;两艘驱逐舰和两艘巡洋舰严重受损,并击沉了两艘燃料补给船。值得一笑的是,其中一艘驱逐舰原来是被自己的“同伙”潜艇中弹后被这艘潜艇撞沉的……

这是一场精彩的突袭,沉重打击了意大利舰队,终其 二战再不能对地中海的英国舰队形成重大威胁。残余的意大利舰队仓皇北撤,自此被踢出了地中海战场。围歼“俾斯麦”

尽管剑鱼攻击机随后继续活跃于地中海和中东战场,但其下一个永载史册的任务,则是围歼第三帝国

画家笔下的围歼卑斯麦场景最强大战列舰—俾斯麦号。1941年5月3日,俾斯麦号被侦察到正通过格棱兰和冰岛之间的海峡向西行驶,英国皇家海军舰队迅速动员起来实施拦截。5月24日,英德海军在冰岛西南海域首次交战,英方的“胡德亲王”号战列巡洋舰被击沉,“俾斯麦”号也被击伤。为报一箭之仇,5月24日,新下水的“胜利”号 航母于早上10点起飞了9架剑鱼对俾斯麦号战列舰进行攻击,但由于天气情况过于恶劣,仅确认一次鱼雷命中。俾斯麦号脱离了皇家海军的侦搜范围,直到5月26日才重新被海岸防卫司令部的“卡特林娜”水上飞机发现其踪迹。当日“皇家方舟”号起飞了15架剑鱼实施攻击,却误中了皇家海军的“谢菲尔德”巡洋舰。不过另一个哭笑不得的问题却挽回了这次失误:投放的鱼雷使用磁性感应引信,而这种引信是经常失效的,这次也不例外。结果“谢菲尔德”号甚至连皮都没有擦破

第二波的15架剑鱼紧接着再度出动——挂装的鱼雷全部换成触发引信。随后的攻击中观测到两次命中俾斯麦号,一发并未造成损害,但另一发击中了其轮舵装置舱,使俾斯麦号开始在海上打转而行动中却没有一架剑鱼损失。虽然这点伤不足以让”俾斯麦”号沉没,但泄露出的大量燃油却暴露了自己的行踪,这对该舰的打击可是致命的

后来一名 俾斯麦号幸存的德国军官回忆道:“无法想象这种老式缓慢的双翼机竟然顽强的袭击俾斯麦沉没中的俾斯麦号战列舰

号这艘高炮如林的战舰,并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俾斯麦号在第二天就被被皇家海军的战列舰用巨炮送入了海底,成为了一座横在海底的墓碑。反潜的剑鱼——最后的战场

1941年10月初,部分剑鱼换装了对海探测雷达,以猎杀在大西洋上活动的德国U型“海底狼群”。2个

装备雷达用于反潜的剑鱼Mk.III月后,1941年12月21日,一架从 直布罗陀起飞的剑鱼首开记录,在夜间击沉一艘德国潜艇。1943年5月23日,一架剑鱼首次在对潜攻击中使用空射 火箭弹,于 爱尔兰海岸击沉了编号U-752的德国潜艇。1943年5月是大西洋反潜战的转折点,剑鱼作为一种有效的反潜攻击机功不可没。轻巧的剑鱼可以轻易在护航航母狭窄的 飞行甲板上起降,为运输船队提供全程巡逻护航。在向苏联运输物资的摩尔曼斯克航线上,剑鱼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一架剑鱼于1944年8月22日出厂,至此一共生产了2,392架剑鱼。最后一个使用剑鱼的攻击机中队于1945年5月21日解散,几乎就是紧接着德国投降后。最后一个使用剑鱼的训练中队于1946年夏解散。尽管剑鱼确实是一架过时的飞机,但实战却证明它是一种出色的武器——虽然面对二战那先进的单翼 战斗机时只能坐以待毙。剑鱼基本数据

剑鱼(swordfish)鱼雷攻击机

引擎:750马力布里斯托人马座XXX9缸气冷发动机

长度:(10.87m)

高度:(3.76m)

翼展:(13.87m)

翼面积:(56.39m2)

空重:(2,132kg)

最大起飞重量:(3,406kg)

巡航速度:(193km/h)

最高时速:(222km/h)

升限:(3,260m)

最大航程:(1,658km)

乘员:3名 (1名飞行员,1名观察员和1名通讯员兼后坐机枪手)

武器装备:一挺0.303英寸(7.7-mm)同步机关枪

一挺0.303英寸(7.7-mm)路易斯或维克斯机枪

一发730kg鱼雷或最大680kg深水炸弹,水雷,炸弹或翼下额外的8发27kg火箭弹附图

大鸥.代表型号 Skua II Roc

设计师或设计单位

研制年代 1937年 1938年

用途 俯冲轰炸机 战斗机

乘员 2人 2人

发动机 1*Bristol Perseus XII 905hp

航程 1287KM

最大速度 362KM/H

315KM/H

升限 5820M

5400M

重量 2490/3732KG

2276/3992KG

外形尺寸 翼展14.70M 机长:10.85M

机高:3.79M

翼展14.02M 机长:10.67M

机高:3.79M

武备 5*7.7mm

1*227KG炸弹 4*7.7mm

1*110KG炸弹

其它

1935年,RAF(英国皇家空军)提出了一种战斗机的设计概念,在战斗机的机身中段装置一个用液压驱动的旋转炮塔,装设多挺机枪。取代传统的将机枪装置在机头、机翼中段的做法,RAF认为:这种飞机的好处是减少了飞行员既要操纵飞机又要瞄准射击的技术要求;炮塔的射界较大,飞机用不着和敌机沿瞄准线成一线也可以射击。RAF将此概念编入F9135设计招标书中,霍克飞机公司和Baulton Paul公司按此要求进行了设计竞争,最终后者获胜。首架原型机于1937年8月11日试飞。这是一架悬臂式低单翼、全金属结构的飞机,在飞行员座舱后巧妙的融合了一个装四挺白朗宁机枪的动力炮塔。1939年7月30日开始正式生产,同年12月装备RAF第264中队。1940年5月12日,该机首次参加敦刻尔克滩头的空中掩护战。德国飞行员首次遇到该机,仍然采取咬尾攻击的战法,殊不知向后射击为该机所长,当即被击落不少。战斗第一天“挑战者”击落敌机38架,5月底一共击落敌机65架。不久,德国飞行员学会了对付“挑战者”的办法:迎头攻击或腹部仰攻,“挑战者”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了。RAF决定将“挑战者”加装当时绝密的AI型机载截击雷达,改为夜间战斗机。大部分MK I型在加装雷达后称为AI MK IV/MK VI型,在40~41年的冬季的本土夜间反空袭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装雷达的夜间战斗机。战争后期,“挑战者”已经明显落后,改为英国在中东飞行训练基地的靶标拖曳机和海空救援巡逻机使用。为了提高“挑战者”的性能,在生产期间曾经用更换发动机、减少油箱容积、增大舵面、修改冷却系统等方法改进飞机,形成P.82/F.MK I/NF.MK IA/MK II/TT.MK I/TT.MK III等6种改型,各型共生产1063架,1943年停产。RAF的275、276、277、280、281中队装备该机回复

吧友61.149.243.*让德国人日夜不宁的蚊

型号 B.IV NF.II FB MK.VI B.XVI

用途 轰炸机 夜间战斗机 战斗轰炸机 轰炸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