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教育|北大教授刘华杰:让孩子感受大自然 成长为健全的人

教育|北大教授刘华杰:让孩子感受大自然 成长为健全的人

时间:2020-09-19 19:08:27

相关推荐

教育|北大教授刘华杰:让孩子感受大自然 成长为健全的人

12月底,在武汉举办的一场《一本会发芽的书》首发仪式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华杰做了精彩的主题讲座《高科技时代百姓如何访问大自然》。他认为优良教育不是让人“猴精”,成为人上人,而是成为正常的人、有品位的人。

说到底,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小孩子没必要装大人,无论以何种名义。

当今,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中,一些家庭和许多教育部门过分“重视”子女的教育,过早或过多地开发孩子的心智,以教育的名义占用了本来属于孩子的宝贵童年时光。这样就不自觉地走向了反面:表面上或者短期看,这似乎有利于自己孩子的快速成长,甚至出人头地,但是它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目的,破坏了游戏规则,加剧了竞争,最终也会伤及自身。早熟的孩子后劲不足,片面的教育容易造就狂人和病人。而狂人和疯子比傻子和平庸者,对社会对地球的危害更大。

急什么呢?青少年成长,应当是全方位的,身体、情感、知识、能力等应当协同发展,一切要顺其自然,按照一定的顺序、节奏推进。成长中也要特别注意个体与大自然的接触。环境是人的身体的外延,孩子在成长中全面感受身边的大自然,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他(她)藉此可以领会自己的祖先如何过活,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如何整体上依存于自然世界,从小对大自然心怀敬意和感激之情,长大后才有可能注意生态保护,关心天人系统的可持续生存。

感受,是广义的认知,不同于狭义的科学认知,更不同于知识创新。孩子光着脚在泥土上走一走、抓一把沙子、拾起一片秋叶、在林中被树藤绊倒、膝盖摔破一块皮、皮肤被虫子叮咬等,都是成长中必须经历的,此过程也必然长见识。作为对比,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几百位、设计机器人、解微积分题目、做大数据分析、搞无人机侦查与攻击、摆弄DNA碱基序列,未必体现出有多高明,有些本来就不是孩子该碰的。科普、创新大赛,都不宜鼓励这些。

在长期演化中,人这个物种掌握了支配他物、改变自然世界的巨大权能,但人毕竟是一种动物。人不是神,作为一种动物就要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土地、岩石等充分合作,否则寸步难行。人类借助于理性算计而享受傲慢行走于盖娅表面的荣光,但也因为理性算计不足(与不聪明的过分算计等同)而显得愚昧无知,由损人利己到自己给自己挖坑,最后自毁前程。

当人们知晓环境、生态问题的根源,意识到抑郁症等现代性精神疾病的普遍性,从孩提时代就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然性,未来还有救。而这依赖于良好的教育,不是当下流行的应试导向、恶性竞争导向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在我看来,教会孩子如何与土地打交道、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就是好的教育,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现在的许多教育,瞄准了恶性竞争,在诸多成对的二分法概念中,只注重一侧的价值。一些“人才”培养旨在打造人精,输出的不是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差不了多少。优良教育,不是让人“猴精”,成为人上人,而是成为正常的人、有品位的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