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通圣散”是一种法还是一首方? | 张英栋(防风通圣散)

“通圣散”是一种法还是一首方? | 张英栋(防风通圣散)

时间:2022-07-29 11:24:42

相关推荐

“通圣散”是一种法还是一首方? | 张英栋(防风通圣散)

导读:张老师从临床“万应药”防风通圣散的“药、量、用”说到它的“理、法、方”,进而由一方到一法,带您活学通圣散。

学习防风通圣

防风通圣丸是治疗伤寒,还是治疗杂病的药?

防风通圣本来是金元时期的煮散剂,其本来的用量很小,现在改作汤剂如何能不失本意?

防风通圣方名中的“防风”是何意?与中药“防风”有关吗?本方如何能防风?

刘河间重视水火的辨证关系,重视气机的通利,重视腠理,防风通圣如何体现刘氏的学术思想?

“有病无病,防风通圣”言此方适应症之广,其最佳适应症是什么?其禁忌症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笔者几乎带了20多年。并一直在寻找研究刘河间学派较有深度的学者和著作,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大家有线索,请提供给我。

两年前,笔者在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参考时,硬着头皮写下《病机气宜河间派》一文,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对于刘河间的一个整体认识:“河间是中医学史上一位以理论医,重视气宜,强调病机,临证全面的实践和理论大家。而由其引领的河间学派,秉承了其学术特点而代有创新。对当今研究河间之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有意在大家熟知的“火热论”方面着墨很少,而刻意还原一个思维全面、临证经验丰富的临床大家,希望能引起同道的兴趣,共同加入研究河间学说、河间学派的队伍中来。”

原想由此开启系统学习河间的征程,但是几番作罢,难!难!难!

为什么要刻意学习刘河间,因为他开创了重视理论指导临床的一代学风,其六一散、防风通圣散后世深知者不多。

为什么几番作罢,因为刘河间作为一个金元医学的奠基者,其知识的储备和描述的习惯,是我所不能身临其境的。

在和同道闲聊的时候,有学者高度评价他是“东垣附体”,他可以为李东垣代言,他可以像李东垣那样去思考。我在储蓄着思想,期待有一天可以“河间附体”。

期待归期待,临床还是要不断扎实进步的,不能在理论上融会贯通,在某个方剂上有所进步,也算给自己一个交待吧,这篇防风通圣,就是一篇学习的阶段性小结。

先来看防风通圣的药、量、用。

本方共计17味药。

分属于5个剂量:90克一味,滑石;60克一味,生甘草;30克三味药,石膏、黄芩、桔梗;15克9味药,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7.5克三味药,荆芥穗、白术、栀子。

剂量最大者是最小者的12倍,如此组方,有何深意呢?

剂量最大的两味药,合起来正好是六一散的组成,但是剂量比与六一散不同,是三比二。联想到防风通圣散与六一散合起来,又叫双解散,此中肯定有深意,但是深意在何方?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涎嗽,加半夏半两,姜制。

生姜三片大约几克?是不是和二钱差不了多少呢?如果是的话,此方组成应该加上生姜。

笔者一向重视用法,广汗法就是在桂枝汤的用法(方后注)中提炼出来的。用法里有非常重要的信息,用法之法很多时候和“理、法、方”中的“法”是直接相关联的。

再来看防风通圣的理、法、方。

制方之理,应该就是刘河间的医学思想。

第一个思想是:人身无处不腠理,腠理宜通不宜郁。

腠理者,汗孔也;气液运行的通道;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这应该是三个层次的概念。

表有腠理,里有腠理,非表非里的实质脏器都有腠理。

有腠理就应该通,不通就是郁,治疗就是由郁到通。

第二个思想是:重视脾胃,这点是大家容易忽略的。

河间对于脾胃的重视,可以从其运用白术的记述中看出。《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一书352方中,58方中使用了白术,其中正方53首,加减方3首,配方2首。

例如:白术汤治妊娠血虚、痿弱、难以运动、气滞肉麻等症;牡蛎白术散治漏风,或汗多、不可单衣、食则汗出、多如液漏,久不治则为消渴,乃因饮酒中风所致,方用牡蛎(焙赤)二钱、白术一两一分、防风二两半,上为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不计时候,若恶风,倍防风、白术,如汗多面肿,倍牡蛎。

以白术调中汤治饮食冷物过多,痞闷、急痛、寒湿相搏、吐泻腹痛、上下所出水液澄彻清冷、谷不化、小便清白不涩、身凉不渴、脉迟;附子丸治阳气少、阴气多、气血不行所致,症见身寒如从水中出;白术散治疗伤寒杂病一切吐泻、烦渴霍乱、虚损气弱及酒积呕哕;人参白术散用治疗遍身燥湿相结,玄府致密,发渴,饮食减少,不荣肌肤;茯苓加减汤治胃中积热,食已辄饥、身黄、面黄瘦、心增烦、胸满胁胀、小便赤涩……看到这里,防风通圣中用白术,大家就不会感到突兀了。

第三个思想是:大家熟悉的火热论。

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刘河间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讲过的一段话“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汗以发之。”滑石、石膏、黄芩、连翘、栀子;防风、薄荷叶、麻黄、荆芥穗、生姜等等,可谓三者都兼顾到了。

为什么要诸法合用,照顾全面呢?

笔者以为,此方主治应该为不急的杂病,而非个性鲜明的伤寒。此方体现的法,应该是汗法、下法和清法。如果从三阴三阳来考虑,此方主治应该为三阳合病。太阳当汗,阳明当下,少阳当清、散。

用两句话来表达防风通圣法,应该是“给邪出路”和“疏其血气令条达”。

下面谈方。

首先要明白,在《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三,风门中,不只有一首通圣散方,而是有四首。

我们后世熟知的防风通圣散只是其中一首。

本方去芒硝,名“曹同知通圣散”;去麻黄、芒硝,加缩砂仁,名“崔宣武通圣散”;去芒硝,加缩砂仁,名“刘庭瑞通圣散”。

知道了这些,是不是可以提示我们,通圣散是一种法,而不只是一首方。

放大到法的层面,我们的思维就变得自由一些了。

《冷庐医话》中记载:杜清碧病脑疽,自服防风通圣散,数回不愈,朱丹溪视之曰:何不以酒制之?清碧乃悟,服不尽剂而愈。酒是重要的药物,也代表重要的法。笔者毕业后初上临床,就用过酒送防风通圣丸,配合其他一些简单的药物,治疗一个耳瘘脓肿取得桴鼓之效,从而坚定了专业思想。

《局方发挥》中记载:进士周本道,年近四十,得恶寒证,服附子数日而病甚,求余治。诊其脉弦而似缓,遂以江茶入姜汁、香油些少,吐痰一升许,减绵大半。又与通圣散,去麻黄、大黄、芒硝,加当归、地黄,百余帖而安云云。防风通圣去掉“给邪出路”的药物,加入其他平和的药物,也是另一法。至于为什么去掉“给邪出路”的药物,要与前面的“吐痰一升许”参看,吐法之路,代替了汗下之路,足以见临症的确是“活泼泼的”。

《续名医类案》中记载:朱丹溪治朱院君,三十余,久患瘾疹,身痹而紫色,与防风通圣散加牛蒡,为极细末,每一钱,水盏半,入姜汁,令辣,煎食热饮之。“姜、辣、热、饮”皆为开郁之法,而加牛蒡之防风通圣是清火为主,合起来则火郁,发之、清之、和之诸法备焉。

其他如《证治准绳·疡医》中有足太阳经宜砭出恶血,服防风通圣散去白术,加黄柏、牛膝、防己主之;有胁下至腰胯间,肿痛赤色如霞何?如曰∶此名内发丹毒,治之稍缓,毒攻于内,呕哕昏迷,胸腹胀者死,二便不通,遍身青紫者死,急砭出恶血,服防风通圣散去白术、甘草,紫金丹、胜金丹汗之,服汗剂得汗则生,无汗则死;《古今医案按》中有防风通圣散成方减白术,取荆、防、麻、薄、桔梗为表药,硝、黄、芩、翘、栀、膏、滑石为里药,仿大柴胡之制之法;现代医家有防风通圣散去当归、白芍、川芎、苍术、山栀、黄芩、芒硝、滑石、生姜,加杏仁之法;对了,原方方后注中有加生姜、半夏之法……

可见不变的是理,示人规矩的是方,针对圆机随时变化的是活法。

文源:中医书友会,作者/张英栋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为表里双解剂,具有解表攻里,发汗达表,疏风退热之功效。主治表里俱实证。以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舌苔黄腻,脉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头面部疖肿、急性结膜炎、高血压、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属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者。

[药物组成]

防风、大黄、芒硝、荆芥、麻黄、栀子、芍药、连翘、甘草、桔梗、川芎、当归、石膏、滑石、薄荷、黄芩、白术。

[用量]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15g,石膏、黄芩、桔梗各30g,滑石90g,生甘草60g,荆芥穗、白术、栀子各7.5g

[用法]

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每日3次。病甚者,5-7钱至1两;极甚者,可下之,多服2两或3两,得利后,却当服3-5钱,以意加减。病愈,更宜常服,则无所损,不能再作。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祛风。主治湿热风邪所致毛囊炎、疖等化脓性皮肤病。症见疖肿泛发,有头或无头,鲜红疼痛,一处刚愈,他处又发,可伴恶寒、发热、大便干结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夏秋季节,患处结块,形似锥,单个或多个,胸闷少食,小便短少。苔白腻或微黄,脉数或滑数。

[禁忌]

本方汗、下之力峻猛,有损胎气,虚人及孕妇慎用。若时毒饥馑之后胃气亏损者,须当审察,非大满大实不用。荆芥、麻黄、防风疏风解表,使在皮肤的风热之邪得汗而泄,但麻黄量不宜太大,少用即可。

防风通圣治百病

防风通圣散为表里双解之剂,由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大黄(酒蒸)、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生姜18味药组成。

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疏风解表,使邪从汗解;桔梗上浮清肺热,主升主出主开;大黄、芒硝泻热通便;山栀、滑石清热利湿,使热从便解;石膏、黄芩、连翘清肺胃之热;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燥湿,主降主入主合;甘草和中缓急。从而达到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之效。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之证。

1、治疗肥胖症

防风通圣丸集解表、泻下、清热于一身,可通过发汗、利尿、泻下等渠道,清除体内食毒、水毒的瘀滞,可用于肥胖症的治疗,尤其适用于经常便秘并且有高血压倾向的肥胖症患者。

2、治疗皮肤疾病

防风通圣丸中含有防风、荆芥、麻黄等祛风解表剂,又含有川芎、当归、白芍等养血活血剂,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治一切“风症”,可除瘙痒,缓解病情。临床上广泛地用于牛皮癣、荨麻疹、瘙痒症、湿疹、面部蝴蝶斑、疮疖、扁平疣、斑秃等皮肤病的治疗,并且有良好的疗效。

3、治疗中风

由于防风通圣丸的基础方是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故也可用于中风的治疗。《宜明论》曰“治中风,一切风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颜面生疮,眼目赤痛,或生热风,舌强,口噤等症。”

4、其他疾病治疗 防风通圣丸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适用于外有风邪、内有蕴热、表里三焦俱实之证。可用于头痛、肺炎、气管炎、过敏性紫癜、菌痢、热淋、肠痈、乳腺炎、脂肪肝、老年便秘等符合上述证型疾病的治疗。

此外,防风通圣丸还有许多新用途已被发现,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眼病:有人用防风通圣丸(散)治疗暴风客热(急性卡他性结膜炎)。聚星障(点状结膜炎)、脸缘赤烂、角膜溃疡等多种眼疾,得心应手,屡用屡验。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本病多属外感风热,郁而化火,邪毒循经窜络于耳所致,可选用防风通圣丸(散)治疗。3.脑病后遗症:对流脑、乙脑、结核性脑膜炎及脑血栓等病经对症治疗缓解后,多数留有前额或某一部位疼痛的后遗症,在各种药物治疗部不见效时,可服防风通圣丸(散)治疗。4.慢性阑尾炎:防风通圣丸治疗慢性阑尾炎有较好疗效、但急性阑尾炎不可本品治疗,而应采取西药对症及手术治疗。5.高血压:防风通圣丸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疗效。6.荨麻疹:荨麻疹是以皮肤发痒,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开始孤立或散布,逐渐扩大,融合成片特征。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本方对外感风邪、内有郁热之荨麻疹有很好效果。7.腮腺炎:腮腺炎是由风湿邪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红肿疼痛为其主要特征。防风通圣丸外可疏散风邪,内可清除邪毒,表里双解。8.扁平疣是常见的皮肤病,易发于青少年,以颜面、手背或臂为多发部位。据报道,有人以本方治疗扁平疣伴有大便秘结的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自觉皮损部位有紧张感和微痒感,丘疹增大发红,继而脱落消失。9.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本病是角膜结膜上皮组织对某内生性毒素所表现的变态反应,以轻度怕光、异物感、泪多眵结、疼痛而痒等为特点。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热之邪外袭而致。对于内热阳盛之人,内外合邪、风热相搏,以防风通圣丸表里双解,疏风败毒。 《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季风寒外袭,蓄积体内,日久化热。春回大地,由寒转暖,春阳上升,极易上火,表现为小便发黄、便秘、头晕、舌苔黄。春多风邪,气候变化较大,尤其早春,气候变化更甚。常有寒潮来袭,多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内火引发外感,春温最常见,患感冒、肺炎、流脑以及荨麻疹等皮肤疾病增多。因此,春三月用此药,能清热泻火,清除体内毒素,防止病变的发生或复发。

注:务必在医生/药师指导下服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浅论防风通圣散

浅论防风通圣散

2021-11-25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

2024-06-23

加减防风通圣散

加减防风通圣散

2022-11-09

半张防风通圣散:黄煌

半张防风通圣散:黄煌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