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红尘之殇--李煜的娥皇与女英(9)

红尘之殇--李煜的娥皇与女英(9)

时间:2022-11-27 00:53:06

相关推荐

红尘之殇--李煜的娥皇与女英(9)

优昙婆罗香

香气淡雅宜人,能量慈悲祥和;通神明、祛阴邪、多慈悲、聚能量、开脉络、增智慧。

通脉开穴时能量柔和平缓,祛邪除恶时尽显金刚不破之志!

红尘之殇--李煜的娥皇与女英(9)

一.

我们知道,人的命运都是安排好的,小的事情可以通过努力发生改变,大事件则很难。

若想真正改变命运,除非这个人做了大好事,或者做了大恶事,再有就是走向一条返本归真的修行之路。

宋太宗赵光义过去曾数世在佛门中修行,身带大功德,因此他此世的旧运程辉煌无比,被赋予拨乱反正、大兴佛法的重任,还将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平辽灭金,完成宋朝大一统的伟业。

即便是后来哥哥赵匡胤逆天改命,做了原属赵光义的兴佛之举,从而改变天象,开创旧命里没有的光耀。

但如果赵光义不起恶念,没有毒杀太祖,他依然会君临天下,开疆拓土,做一个留芳千载的明君。

但他偏偏要走歧路。

对权力的渴望让他不顾手足亲情与君臣大义,用尽心机坐上皇位,却因来路不正而又内心惶惶。

人一旦撒了谎,就会再撒无数的谎的为自己圆谎。

因此赵光义一生为洗白自己、为保住权力,在暗中做了许许多多的坏事。

二.

前面讲过宋太宗极擅下毒,所有他认为对皇权有威胁的人,他都要先除之以后快。

成功毒杀太祖赵匡胤以后,心里有鬼的赵光义一边挖空心思证明自己继承合法,一边妄图用战争来立威。

因此登上王位不久,赵光义便对辽宣战,想通收复幽云十六州来提高自己的声望。

若按他的旧运程,此番杀伐应凯旋而归。

但已被削去众多福分的宋太宗,在高梁河决战中几乎全军覆没,自己也差点丢了性命,惶惶然于乱军中易服而逃,东躲西藏,最后找了个破驴车才狼狈回宫。

在赵光义失踪的这段时间,天下多传言他已死于乱军之中。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朝廷中便有人打算拥立太祖的大儿子赵德昭即位。

这也不难看出,其实在世人心里,都认为皇位本来就应传承太祖一脉。

不想赵光义活着回来了,并且在得知此事后暴跳如雷,处死了很多参与此事的大臣,不久赵德昭莫名自杀。

三年后,在民间颇有声誉的八贤王,也就是太祖的二儿子---正宗合法的皇位继承人赵德芳突然暴毙,时年年仅二十五岁。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又是赵光义下的毒手。

三.

但只把太祖的儿子们除掉,还不足以让赵光义时刻安枕。

当年他自己强调金匮之盟令他名正言顺的做了皇帝,那同样做为太祖四弟的赵廷美也有做皇帝的资格,即他死后也应由赵廷美继位。

贪权好色、阴险毒辣的赵光义不但自己要牢牢坐稳皇位,子孙后代也要代代承传,他怎会甘心把位子拱手让给弟弟赵廷美?

坏人总是双标的。

别看他赵光义即位凭的是“兄终弟及”,别人想借此登上大位则万万不可,更何况赵廷美对他的歹毒颇有微词。

当年德昭和德芳两兄弟陆续殒命之后, 秦王赵廷美非常愤怒,指责赵光义“有负兄恩”,这句话明摆着指两人都是被赵广义害死的。

此话被周围的小人们传到赵光义的耳中,心里藏有太多阴暗秘密的赵光义愈加觉得赵廷美掌握了自己的罪恶,因此加快了除掉赵廷美的行动。

四.

经过一番精心策划,赵廷美被诬以谋反之罪。但除了一些可疑的人证之外,并没有拿的出手的实证。

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秦桧的“莫须有”都能害死岳飞,何况还有人证的“谋反”!

很快,赵廷美被夺去王号,发配边疆后,又被日夜监视,毫无行动自由。

赵廷美忧愤交加,不久即死,时年三十八岁。

俗话说,“欲盖弥彰”。为掩盖廷美之死不是自己有意设计,赵光义又对廷美进行了一番人身攻击。

他编造赵廷美并非与他和太祖是一母所生,而是父亲与一乳母之子,以此证明廷美是没有名分的私生子,根本不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

这样,就说明他赵光义根本没有陷害廷美的必要,因而赵廷美的死也跟自己无关了。

坏事做尽,却又乔装大义,为了洗白自己,赵光义可谓煞费苦心。

但天地间从来都有不可抗拒的公理:“那就是无论好事与坏事,人所做的一切都会回到自己的身上来”。

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来世报,便是现世报。

五.

赵光义虽然阴毒,但他的孩子们并不完全与他想象,尤其是他的大儿子赵元佐。

元佐自幼聪明,文武皆通,早被赵光义视为太子之选;而元佐又与四叔廷美感情深厚,两人情同父子。

眼见丧心病狂的赵光义相继害死两个堂兄,又加害了他最亲近的四叔,年轻的元佐气恨交加,憋得发了疯,在一次酒后里放了一把火,把宫苑烧了。

赵光义很生气,废了元佐的太子之位,而后把二儿子立为太子,重点培养。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行恶既多,必遭反噬。

赵光义以为自己下毒的事隐瞒的很好,却忘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的道理,他的秘密早已被人窥探。

二太子的一个宠妾为了除掉另一个情敌,也学着赵光义的手段在茶中下了毒,哪知反被二太子喝下了肚,顷刻之间便丢了性命。

赵光义深受打击,连续五天没有上朝。

“害人终害已”从来不是虚言。

六.

除掉了皇室内部的威胁,那些活着的降王便显得刺眼。

过去赵光义就很不赞同太祖为什么那么大度仁慈,不把这些隐患斩草除根?

人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折射,他自己觊觎王位,便觉得人人都居心叵测。

现在轮到自己做了皇上,就不能再让他们在眼前出现了。

于是,他又祭起了独门暗器---毒药。

公元978年,吴越王钱俶上表献国,宋太祖大加优待,此后钱俶一直被留在京城。

988年八月,钱俶六十大寿时,太宗赵光义亲自派人赐赏,使者和钱俶一直饮酒到晚上。

当天夜里,钱俶即告暴卒。

毒王赵光义的下一个目标,便是那个“人降心不降”的眼中钉李煜。

心思简单、毫无机心的李煜,既不会掩饰情绪,又不会曲意迎,这种“不识时务”的作派,如果在大度宽仁的宋太祖时期,倒没有什么问题。

但在猜忌多疑、心胸狭窄的宋太宗治下,李煜的处境日益危险。

七.

通常情况下,趋利避害是生命的本能,但在本能之外,又能显出生命的不同。

就象往往只有在生死利益攸关之际,人才会表现中真实的心性位置一样。

在屈膝投降的亡国之君中, 愚蠢如西蜀后主刘禅,在回答宴席上司马昭内藏机锋的提问:“颇思蜀否”?也会机智的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从而让司马昭放下戒心,保全自己。

比李煜早被俘四年的南汉后主刘鋹,国破就擒后更是多番献媚表忠心,还上书希望能够手执梃杖,担任“诸国降王长”的职位,可谓寡廉鲜耻之极。

而李煜虽然也是贪生怕死之辈,心灵却通透如赤子,从不掩饰思念故国之情,每有新作,依然会迅速风靡民间,广为吟唱。

那刻骨的愁、锥心的痛、无边的悔、摧肝的恨,都化做绝美的词,轻轻叩响在人最隐秘、最柔软的灵魂深处,令人直欲把每一个字都刻在心间,吟诵万千。

这让赵光义很生气!

既然做了阶下囚,就该摆出奴颜卑膝、感恩大宋的姿态,竟然还敢整天唉气叹气,思念故国,这分明就是消极抵抗,贼心不死!

更何况,这李煜不止才华绝世,连容貌也是俊美无敌。虽身为降虏,依然气度庄严、神采脱俗,与娇媚如花的小周后站在一起,就是一对完美无瑕的璧人。

这怎能不让心窄恨长、顾盼自雄的赵光义气塞填胸?!

那美艳无双的小周后早已被赵光义垂涎已久,因此原本就已看不顺眼的李煜就更加显得多余。

所以,自从看上小周后、自从得知李煜心有不甘,赵光义便已动了杀机,只是在等机会而已。

(未完待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