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宋词中无法超越的经典 也是辛弃疾巅峰之作 心甘情愿全文背诵

宋词中无法超越的经典 也是辛弃疾巅峰之作 心甘情愿全文背诵

时间:2019-09-28 05:28:58

相关推荐

宋词中无法超越的经典 也是辛弃疾巅峰之作 心甘情愿全文背诵

这首词在明代大学者杨慎眼中,是辛弃疾平生最好的词作,而在更多文人心中这是一首通篇千古名句从未被超越的经典。在各版本的宋词十大金曲中,它虽屈居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李清照《声声慢》、和柳永《雨霖铃》后,但词中的一腔悲壮与豪情,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可谓震古烁今。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数年罢官闲居里,辛弃疾只能“醉里挑灯看剑”,在梦境中重回沙场。而写这首词时,66岁的辛弃疾终于被再次启用,此时的他内心感慨万千。一方面他觉得自己抗金报国的机会来了;另一方面他的数项建议并没有被掌权的韩侂胄采纳,对此次北上他忧心忡忡。于是在登上京口北固亭时,他写下了这首词,在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代宋将的豪情,也看到了一位老将的悲情。

词的上片共用两个典故,一个是三国孙权,一个是宋武帝刘裕。 站在北固亭上,往事一幕幕如浮现在词人眼前,当年孙权何等英姿,如今也不过是被雨打风吹去。而寄奴刘裕当年气吞万里之处,如今也成了斜阳下的寻常巷陌。

在这上片中,辛弃疾的高明之处在于两点,第一:他时常用典,但却总能用得恰当好处,不露痕迹中既写了眼前之景,又句句皆是情语;第二:虚与实的强烈对比,眼前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的实景,与词人心中气吞万里如虎的虚境,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张力,这也是上片读来凡景中带着一股悲壮的原因。

词的下片开篇再用两个典故,“元嘉草草”指的是宋文帝刘义隆轻率动兵,想学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结果反遭重创,落得个仓皇逃命的下场,用这两个典故是想告诫急功近利之人,引以为戒。后两句词人由他人想到自己,43年前23岁的辛弃疾曾在扬州抗金,如今那当年烽火连天之处,早就沦为失地。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内心并非是消极的,抗金是他一生的梦,哪怕高龄他也愿再次出山。只是回首往事,词人是痛心疾首的,少年时的他何等英姿勃发,一心希望南宋朝廷能给自己机会建功立业,等来的却是被罢官半生结局,而如今66岁的他站在北固亭上,只能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慨。这一问,是对朝廷多年的不满,也是以廉颇自况,表达自己的一片赤胆。

写完这首词后没多久,辛弃疾再次被免职,最后一次机会再次落空,留给他的是一生的遗憾,两年后他抱憾病逝。作为南宋将领,有人说辛弃疾的一生都是个悲剧;但不得不承认,作为文人的词中之龙却是成功的,虽然前者或许才是他最大的梦想,但他在词中表现的精神却感动了世人千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首让人心甘情愿背诵全文的宋词,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一、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