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经典常谈|永远的憧憬与追求

经典常谈|永远的憧憬与追求

时间:2023-04-20 18:56:22

相关推荐

经典常谈|永远的憧憬与追求

《萧红散文》

爱与自由

萧红

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19生于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取名张乃莹。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

1935年,在鲁迅先生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散文《呼兰河传》等。

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今天为大家推荐萧红的文章《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至少从这篇文章中,萧红的童年不快乐,或者不幸。教育学中有一个词叫“原生家庭”,认为原生家庭中的亲属关系对我们有极大的影响。比如:

我们的很多习惯和处事方式都是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包括如何与人沟通、互动,处理我们的情绪和需求。

我们对自我的看法源于家庭的养育:如果在大多数时间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有安全感的,那么,我们就会发展出坚强和稳定的自我意识;如果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爱,自我意识就容易变得不稳定和脆弱。

我和很多人聊天聊起童年,大家好像都有些事情。为什么都有事情呢?这些事情是否随着长大,逐渐淡忘。

我想起一部电影——《风雨哈佛路》,女主人公的原生家庭是不幸的,但是她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哈佛的录取,我记得她在草坪前说:“我是后来才知道,原来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其实只是我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终于可以把它们卸下,讲给你们听了。”

从这个电影我得出,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需要摆脱旧的思维行为定势和进行再次学习。

可首先,你要认识你自己。

81

永远的憧憬与追求

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出生在一个地主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

父亲常常为贪婪而失掉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有一次,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的全套的马车赶了过来。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我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下来还了回去。

为着这两匹马,父亲向祖父起着整夜的争吵。“两匹马,咱们是算不了什么的,穷人,这两匹马就是命根。”祖父这样说着,而父亲还是争吵。

九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也就更变了样,偶然打碎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他身边经过,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刺一样;他斜视着你,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后往下流着。

所以每每在大雪中的黄昏里,围着暖炉,围着祖父,听着祖父读着诗篇,看着祖父读着诗篇时微红的嘴唇。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着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窗外的白雪,好像棉花一样飘着;而暖炉上水壶的盖子,则像伴奏的乐器似的振动着。

祖父时时把多纹的两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便响着这样的声音:

“快块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

二十岁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直到现在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

“长大”是“长大”了,而没有“好”。

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之外,还有温暖和爱。

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经典常谈

看见

然后思考

识别二维码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