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他因“字好”被皇帝选为状元 后尽孝道为母治病 割股取肉治病

他因“字好”被皇帝选为状元 后尽孝道为母治病 割股取肉治病

时间:2022-04-03 13:41:17

相关推荐

他因“字好”被皇帝选为状元 后尽孝道为母治病 割股取肉治病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我们从古代宫廷中,朝廷选拔人才最常用的方式。科举制度建立于隋朝。在此之前,科举制度建立于唐代,成为朝廷选拔官员的正式制度。想要出人头地,为一的方式就是考取功名,所以在古代,大多人都是苦学苦练,当然“苦练”,当然少不了“练字”,字练得好,也能考取状元,这是真的吗?是不是感觉很不可思议?清朝浙江第一位状元,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靠“写字”被封为状元的史大成!

一、为母治病,割股取肉

史大成(1621—1682),出身在农耕之家,他的父亲叫史绍南,粗通文墨。史大成从小很是聪明,不分昼夜,刻苦读书。因为他学习很是刻苦,后来在16岁的时候,他考取了秀才,在崇祯十三年,又考取了举人,后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生计就在乡里学习。并且他还是一个大孝子。有一次母亲生病了,服药后没有效果,他很是着急,竟然学古人割股肉,做成药引为母亲治病,后来这个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官府为此专门上报朝廷,以“孝子”名分分得了很多的钱粮。

二、政局稳定,再次求学

后来政局稳定后,大批量的汉人有纷纷考入仕途,在父母的催促下,史大成决定再次求学,参加乡试,史大成与严我斯、蔡启僔同举顺治甲午科浙江乡试,三状元乡试同一榜,传为佳话。后来又在顺治十二年,史大成赴京考试,在这次的考试中,他成为第十八名贡士。后来在40岁时。史大成参加廷试,读卷大臣一开始并没有将他作为首卷,只将他的卷子列为第三。后来顺治皇帝亲自去阅罢他的卷子,说此卷“文气光昌,字法敬慎,必端人也。”意思就是,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说完这句话,被顺治帝提拔为状元,夺得一甲第一名,还被授翰林院修撰。

三、为解父忧,回归故里

史大成被封为戊戌科会试同考官。在京城任职四年,史大成乃身为史家的长子,又是惟一在京为官的人。此时,他的父亲年老体弱多病。由于史大成状元及第后,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家了,疾病缠身的父亲自然对他十分思念,他身在官场,身不由已。自己在京为官才三四年,只有在六年后的京察后,才可回家探亲。他又是一个大孝子,为了解决父亲的思念之情,他特意让人画了一幅他的肖像,寄回家中,以解父亲的思念,但是他后来还是寝食难安,决定给顺治帝上奏。他在奏章中说:“臣父思子不见,思见子之仪容;呼子不来,频呼子之名字。臣若忍此,不可以为人子,亦何以为人臣!”顺治帝看完后,泪流满面,特意准此回家,来侍奉父母颐养天年!后来朝廷多次付朝,他都不理会,朝廷见史大成屡召不还,便将他的职位撤了。

三、政绩非凡

据说在他任主考官时,有人上书康熙皇帝,建议免除朝廷对孝子节妇的粮米供给,他们说:“孝顺父母,为丈夫守节,是他们份内之事,与朝廷何干?”史大成对这种议论予以坚决驳斥,他说:“为子不孝,为妇不贞,又与朝廷何干?但为何却要对他们绳之以法?”康熙对他的意见十分赞赏。他淡泊名利。曾为服侍父母弃官。但为民办事却记在心中。即使弃官在乡,也广行善事。他捐资,首创义修家乡水利。作为一名求取功名者,能被皇帝选中,是他的幸事,也是皇帝的幸事,也算是不枉此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