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忆当年 农忙季节“双抢” 儿时的美好记忆!

忆当年 农忙季节“双抢” 儿时的美好记忆!

时间:2023-11-14 14:22:30

相关推荐

忆当年 农忙季节“双抢” 儿时的美好记忆!

忆“双抢”

炎炎夏日,坐在家中静静望着外面火辣辣的太阳,不禁想起儿时的“双抢”。我的家乡在湘南衡南县的一个乡下,一年产两季稻——早稻、晚稻,早稻在每年的七月中旬左右收割,同时栽插晚稻,也就是每年的“双抢”,晚稻秧苗必须在立秋前栽完,否则会减产,双抢从开始到结束只有二十天左右时间,乡亲们每天冒着酷暑在田间忙碌着,所以“双抢”又是一年中最繁忙最辛苦的季节。 早稻育秧在清明节左右下种,把精选的稻谷种,均匀撒播在肥沃的秧田里,秧苗培育一个月后,再把秧苗移栽,稻田经过精耕细作后,人们再把秧苗均匀栽插在田里。水稻管理十分重要,对水稻按时施肥、打农药,做到适时打药防护。

割稻

每年七月中旬开始收割早稻,这就是一年中最忙的“双抢”。天刚蒙蒙亮,那时候还没有通电(家乡是1984年通电的),母亲点亮了“煤油灯”,把正在熟睡的我喊醒:“准备起床割稻了”,我当时揉了揉眼睛,在睡梦中不情愿地起床了。走出家门,踏着晨曦,微风习习,天气比较凉爽,眼前就是一片稻田,稻田成梯形排列着,金灿灿的稻谷在微风吹拂下,此起彼伏,似金黄色的波浪,散发着阵阵清香。田间还有青蛙在歌唱,不知名的虫儿在奏乐,田埂上的小草挂着晶莹露珠,闪闪发亮。

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田野里有很多人在割稻,母亲拿起镰刀飞快地割着,发出一阵阵“唰唰”声,身后一排排稻把整齐有序排列着。按照母亲吩咐:我每次只要割四颗稻,割到稻田对面,刚开始还是可以坚持,在母亲鼓励下,十分高兴,割了半个小时左右,腰酸背痛,赶忙横躺在田埂上不想动弹了!

上午,把早上收割的稻谷用“人力打稻机”脱粒下来,父亲站在打稻机上,用一只脚稳健飞快地踩着踏板,双手紧握稻谷禾,直到稻谷禾脱粒干净,我在稻田里来回跑着撸禾把递给父亲,当打稻机“前仓”稻谷满了时,母亲马上拿出“谷萝和蛇皮袋”,一袋一袋装好,一袋稻谷大约七十斤左右,母亲其余时间就是把稻谷禾、一小把一小把用稻草杂紧,再拉到田埂上。

骄阳似火,田野是打稻机“吱嘎、吱嘎”声,池塘边的树上“知了”在歇斯底地鸣叫,来到池塘边、在树旁阴凉处歇息,利用大人们歇息的机会,我脱光衣服,迅速跳到池塘里“消暑”,肚皮朝上躺在水面上,双手双脚拍打水面,时儿歇息,时而向前慢慢游着,这叫做“推仰子”,大人们在岸边大喊:小心点,快点上来……!夏季,我经常玩水、歇息十分钟左右,又开始田间打稻了。

中午回家吃饭时,父亲把一担担一袋袋稻谷用肩扛回家,晒到篱笆坪面,晒场那时候没有水泥地面,是篱笆地面。中餐,正当吃得正香时,天空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父亲与母亲赶忙放下筷子,拿起一块大的塑料薄膜,小跑着往晒谷场赶,因为要是稻谷淋雨后,会发芽霉变,他们迅速把稻谷团成堆,用薄膜盖上,周围用石块压着防止大风刮起,万无一失后,又赶回家吃饭。顿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大约半小时后,天际挂起一道美丽的彩虹!雨后天天气格外闷热,太阳火辣辣的直射下来,树叶纹丝不动。下午,我们继续把早上收割的稻谷脱粒下来,一袋袋装好扛回家。

插田

田间的稻谷收割完,父亲牵着老黄牛,用犁、耙交替把田块精耕细作,老黄牛在前面卖力的拉着,吐着舌头急促地喘着粗气,为了赶时间,父亲有时候会用鞭子抽打着老黄牛,嘴里嘟囔着:嘿起!还不快点!父亲在田里耕作时,母亲在秧田拔秧苗,拔秧苗是技术活,拔的时候要用力均匀,秧苗根不能拔断、还要整齐有序,一把一把用稻草扎好,我只能帮忙搬运秧苗。 记得有一次隔壁田块拔秧苗的小伙子小成,看到田埂路边有一美丽的陌生少妇路过,眼睛看着高喊:“亲爱的,房门钥匙放哪里了”,少妇大骂:“哪来的野种,还撒野”,顿时,田上田下热闹起来“你家的媳妇回娘家,房门钥匙都不告诉你放哪儿,哈、哈、哈笑声一片”,单调繁重的双抢,有时候,人们也说说笑笑。

上午,秧苗一把一把均匀分布在田里,在母亲指导下,我一排插四颗。忽然,脚小腿一阵疼痛,一条蚂王紧紧叮在上面,我惊吓得赶紧跑到田埂上,蚂王已经滚圆滚圆了,十分害怕地把它从腿上拽下来。母亲笑着说:“没事的!你今年三年级了,要努力学习,将来考起大学吃“国家粮”,坐办公室月月拿工资,就不用务农了”。过了一会,又继续下田插秧了,到了傍晚,天气稍微转凉,这时,蚊子嗡嗡作响,蚊子在身上叮咬着,被咬处马上起一个大的疙瘩,奇痒难受,赶忙用插秧的泥巴手在身上拍打着。母亲说:“中午太热,傍晚凉爽一点,就坚持一下”,就这样母亲要我先回家,记得“双抢”期间,大人们都要到晚上九点左右才回家歇息,晚上,母亲说:“明天起早一点继续割稻,等双抢结束,你就好好休息、努力读书吧!

交公粮

那时候,家中经济来源主要是卖稻谷,其次是养一头猪、养二十只鸡——卖鸡蛋。第二天,吃过午饭,父亲去粮站卖稻谷,顺便带我去玩,稻谷都是用蛇皮袋装好的,那时粮站质检员对稻谷要求十分严格:第一要晒得十分干,第二里面没有瘪稻谷、没有灰尘与沙。刚到粮站门口一看,排队卖稻的人很多,已经排到门口了,远远看到粮站质检员手拿质检用的铁芊,铁芊长约六十公分,靠前端有大蜡烛那么粗、十厘米长的圆筒、其间有一阀门、转动闭合能取稻谷,质检员右手把铁芊插入装稻谷的“蛇皮袋”,取出袋子底下稻谷出来质检,左手拿着稻谷,右手一粒一粒往嘴里丢,一粒一粒咬着再吐出来,看看稻谷干的程度,这时,质检员趾高气昂地比划着:“这个可以收购、那个太潮拉回家晒干再来”。那时候,每家先交公粮,再卖超产粮,公粮每家有额定任务,交公粮比超产粮价格低三分之二。

几十年过去了,难忘儿时的双抢,留下美好的回忆,随着科技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珍惜当下,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公众号系统信息发布平台,空间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文字//棉花糖 供图//红尘东歌

09月9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