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最新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简短(通用10篇)

最新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简短(通用10篇)

时间:2022-04-21 12:00:59

相关推荐

最新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简短(通用10篇)

看完在武汉抗击疫情的英雄事迹后的感受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经历中所得到的体验和感悟的总结和概括,它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自我认知和增进经验积累,我觉得写一篇心得体会对我们都有益处。心得体会是一种对于自身经历和感受的深入思考和总结,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思路。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反省和成长的过程,通过对自己的思考总结,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表现和提升自我素养。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适当加入实例和案例,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参考,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简短篇一

在这场全民战“疫”中,连日来,地处鄂皖边界的宿松县佐坝乡党员干部已经连续12天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一举一动上演着一幕幕暖心瞬间。

国道上的“三剑客”。该乡三名机关干部程周林、杨仁先、张磊主动向组织申请,到105国道疫情防控点协助开展省际交界防控工作。从半夜0点到早上8点、8点到16点、16点再到半夜0点,三个人分三个班。他们没有防护服、制服、执法证,只有一个简单口罩,后班未到、前班坚守,不抱怨不退缩,主动见缝插针找事做,劝导群众、沟通协调、用自己的车设置路障。

省界线的“护卫兵”。碧岭村党总支书记谢强始终站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工作期间自己累病了,仍然坚守岗位。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道路值守、入户宣传;为一线人员免费送盒饭;在防疫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让儿子想方设法先后购买4000余只口罩。梅园村党总支书记汪捍忠刚做完手术就回到战“疫”一线,带头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入户摸排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参与检测点路口值守,天天吃住在村,把所有的苦与难、委屈和泪水悄悄咽下,不抱怨,不放弃。

齐上线的“一家人”。汪昌咀村老党员、老退伍军人熊新贵发动2个儿子、儿媳妇熊金松、洪梅芬、熊田兵、李芬芬报名参加志愿者,参与村级疫情防控。带动村里更多的志愿者组织开展值班值守、防控宣传、环境整治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力量。

“疫”线上的“志愿者”。碧岭村普通党员徐峰响应党组织号召,有呼必应,正月初一主动申请加入105国道值守;柳咀村退伍军人虞乐发动青年志愿者清理生活垃圾,发挥示范效应,全村45名志愿者响应,“放着我来”是他常说的话,展现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的处事态度。现年73岁的洪岭村离任老村干洪灼炎离任不离心,离岗不离责,主动申请带领老党员义务值守,为全村党员群众防控疫情带好头作表率。得胜村横西村民组组长孟桂寅第一时间响应乡、村号召,积极请战,协助村干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值班以来,无一例矛盾发生,深受群众的好评。

龙门村的“母子兵”。今年65岁的尹叫英是龙门村的一名普通妇女党员,她与儿子田金玉主动到村申请加入志愿者。“村里需不需要人手啊,需要就吱一声,我跟我儿子随叫随到”。疫情来势汹汹,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也牵动着尹叫英的心。疫情防控知识的入户宣传,湖北武汉返乡人员的摸排登记,红白喜事简办新办的倡议引导,不外出不走亲访友的劝说劝服,村道疫情监测点的值班值守,村域内环境的清洁清运……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乡野上的的“坚守者”。得胜村“95后”的扶贫专干张紫艳孩子刚满2个月,就主动申请提前结束产假,加入战“疫”,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环湖村93年的民兵营长姜盛东听党指挥,尽职尽责,是一名身着迷彩服不惧风险的“逆行者”。环湖村卫生室唯一的一名村医汪国荣每天坚守在隔离区一线,每天两次给群众量体温,清理消毒隔离区,保障环境卫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抗击疫情,冲锋在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期间,佐坝乡党员干部齐上阵,众志成城抗疫情。在这场没有硝烟斗争的背后,暖心故事一幕幕地接连上演,让整个乡村更有温度。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简短篇二

自底发生以来,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疫情的中心地区是中国武汉市,病毒在短短几个月内感染了数十万人,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亡。在这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危机中,武汉市的年轻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坚韧精神。

第二段:青年的行动。

武汉市的年轻人似乎早已准备好迎接这场危机。他们为一线医疗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支持,并且在社区和志愿组织的帮助下应对了日益增加的物资需求。他们寻找口罩和防护服的渠道,组织募捐活动,为医院和社区提供了数以千计的物资。他们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提醒人们注意防范措施,普及科学防疫知识,并为患者和医生发声,呼吁人们为他们祈祷和寄予希望。

第三段:青年的勇气。

在这场疫情危机中,武汉市的年轻人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坚定。他们冒着极高的风险去帮助世界上最危险的感染区域之一。他们勇敢地面对这个未知的病毒,并不顾自己的安危,全力相助,为人类健康抗击疫情。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与病毒作斗争的坚韧精神考验,忍受极其压抑的环境,不断迎接挑战,并表示要坚持抗击这种病毒的所有方式和方法。

第四段:青年的责任。

面对这次的疫情危机,武汉市的年轻人挺身而出,放弃了自己的私人生活,这表明了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贡献。他们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更是他们的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典范。他们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希望和坚持,为保障别人的安全和健康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现出了一种无限的责任与担当精神。

第五段:青年的价值。

在这场历史性的疫情危机中,武汉市的年轻人站在了这个时代的前沿。他们为全国甚至全球树立了一个典型,并展现了一个时代性的价值观:尽力而为,尽力而为,决不放弃。这也启示我们,年轻人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是中国未来的希望。面对未来,我们应该向武汉市的年轻人学习,成为像他们一样努力奋斗的青年和未来希望。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简短篇三

一百年前的这个日子里,一群热血沸腾的青年同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高举旗子,激情高昂的呼喊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他们采取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反帝反封建,誓死捍卫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这里重温这段历史,依然激情澎湃。正是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之后几代人接续奋斗,才有了今日中国之繁盛,今日青年精神之图腾。

如今,我们立足新时代,就应有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就像在“五四”青年节讲话中所说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勤学,下的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主动道德实践;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说说我自己,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娃,记得小时候,家里一遇难事爸妈就会第一时间找村干部,时常是愁眉不展的去,眉开眼笑的回来。那时的我就看到了,村干部就是我们百姓的主心骨,他们想尽办法地办好群众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竭尽全力地干成群众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从那以后,我就励志要成为这样的人,也要给需要帮忙的乡亲排忧解难。20xx年,我终于走进村干部这一光荣的行列。

这几年来,我始终不忘初心,甘愿奉献,敢于担当,自我追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我还记得,刚到村处理的一件事情,就是应群众需求,将一条多年无法修建成的泥泞小路,修成3.5米宽的水泥路。在各种困难面前我没有退缩,在突发状况面前我没有胆怯,而是选择迎难而上,逐一解决。遇到政策问题,向领导和同事求教,遇到多年未能解决的老矛盾,一次次拜访德高望重的老组长,老党员,请他们出谋划策,从中协调。

那段日子里真是不知道上班和下班时间,也不知道什么是辛苦,只是一门心思的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结局是圆满的,不但路修建成功了,邻里的老心结也打开了,从过去的老死不相往来,到如今也逐渐走动串门。也因为这件事情让我很快得到乡亲们的认同,从此与他们打成了一片,以后什么大事小事都会找我帮忙,接到任务的我也总会第一时间帮他们解决。

前年的一个晚上,我担负秸秆禁烧值班任务,因为晚上光线不好,道路狭窄,一不小心汽车前轮掉进了沟渠里面,周边的老百姓看到后,都过来出主意、找工具,竭尽全能地帮忙,最后一个个的满头大汗,终于将车子从沟渠里拉了上来。那一幕,至今让我无法忘怀。它让我懂得了,“只有我们心中装着百姓,百姓也会把我们放在心里”。还让我感动的是,第二天从那里走的时候,竟然发现渠道上面放了一块木板,尽管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谁放的,但是我知道肯定是为我而放。社区群众对我的好,就是这么朴实、这么纯质。

去年央视热播剧《右玉和他的县委书记们》,剧中时任右玉县委书记杜如云在面对上级质问时斩钉截铁说,“我不做‘飞鸽牌’干部,只干‘永久牌’的事。”令人印象深刻、感触很深。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背后凝结的不仅仅是杜如云身为县委书记的果敢担当,更饱含着他对历任县委书记规划蓝图的执着坚守。

其实,在我们农村这块广袤的热土上,有许多像杜如云一样的村干部,他们常年坚守的基层一线。就像我们xx社区,虽处农村,但肩负着建设“强富美高”新历史使命,担负着贯彻执行、发展经济、解决民生、为民办事和社会稳定五大任务。我身边有许多这样的同事,面对繁重工作不辞辛劳,面对委屈埋怨不计得失,面对各种诱惑不去理会,他们始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不做‘飞鸽牌’干部,只干‘永久牌’事情,始终如一地践行着村干部的职责担当,值得我见贤思齐、一直学习。

说过,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我懂得,未来的路上,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我明白,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各位领导、同事们,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让我们携手奋斗,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不断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吧!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简短篇四

近期,中国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全国乃至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这场疫情的防控中,无数的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以及普通市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经历和亲身感受,从五个方面总结和表达我对武汉疫情重大事迹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说的是武汉疫情重大事迹中那些逆行的医务工作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感动。他们塑造了一个个英雄形象,不辞辛苦,不计回报,投身到抗疫一线。他们不仅是医生和护士,更是一支勇敢的队伍。无论是昼夜不分的悉心照料,还是一次次的冲锋在前,他们都展现了自己的担当和使命。他们是一群普通的人,但他们的行为和精神在这场疫情中变得非常特别。他们的付出和牺牲不仅仅是为了生命,更是为了传递希望和温暖。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深感震撼,也令我铭记于心。

其次,武汉疫情重大事迹中社区工作者的付出同样令人佩服。在疫情暴发初期,武汉市各个社区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组,社区工作者成为了抗疫一线的中坚力量。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社区防控工作中,迅速组织居民做好防护,做好科普,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们昼夜在一线巡查,帮助居民解决各类问题。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毅力面对重重压力,尽职尽责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他们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我国的社区防控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第三,武汉疫情重大事迹中许多普通市民也作出了令人钦佩的努力。在这场疫情中,许多人主动放弃春节假期,自愿参加志愿者服务,为疫情防控提供各种帮助。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买菜、买药、送餐、帮助医务人员等等,为那些在防控一线的人们提供了便利和帮助。这些志愿者们在这场战“疫”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面貌,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此外,武汉疫情重大事迹中也存在一些应该反思和改进的地方。例如卫生健康系统的部分管理不严、防护设备的不足等问题。尽管我们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应该对疫情中的不足和问题加以反思,做到及时总结,持续改进,以提高我们的应对能力。这场疫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促使我们加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危机管理和应对能力,为未来类似疫情作出更好的准备。

总之,武汉疫情重大事迹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启示。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应该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对于政府和相关部门来说,更应该加强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简短篇五

武汉疫情爆发后,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抗击病魔。在这场艰苦卓越的战斗中,有许多英雄事迹令人感动,给予了我们强大的信心和鼓舞。通过这些事迹,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也更加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社会的责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亲身体验、感受到的勇气和希望,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等不同角度来表达我的心得体会。

在国家就疫情全面动员的那一刻起,我便深切体会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结协作的力量是无穷的。疫情刚爆发时,物资匮乏,人手不足,但是当我看到了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在防控一线、见证了众多志愿者自发行动的时候,我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他们不图回报,不畏艰难,只为了救治更多的生命。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个人,同时也激发出全社会共同抗击疫情的热情。

另一个让我深刻感受到的是勇气和希望。在这个重大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会有恐惧和不安,但是当我看到那些没有任何犹豫地投身到疫情防控中的人们时,我明白了勇气是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虽然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但是他们依然坚持着,用行动证明了希望永不熄灭。他们让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勇往直前,这场疫情一定能够最终战胜。

此外,疫情爆发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社会责任。在疫情防控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为这场战斗做出自己的贡献。尽管我不是医务工作者,但是我可以自觉遵守防控措施,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他人。我可以去志愿者组织报名,为抗击疫情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对社会责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意识到了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担负的责任。

综上所述,这场疫情给了我深刻的体验和感悟。通过亲身经历和见证,我深深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认识到了勇气和希望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每个人都有社会责任。这场疫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同时也是一个共同成长和凝聚力量的时刻。我相信,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魔,迎来胜利的曙光。让我们牢记这场战斗中的事迹和感悟,将其永远铭记在心,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有爱的社会。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简短篇六

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了全国,14亿人过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春节,看到一线战疫英雄们的先进事迹,让我明白我们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1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全国上下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局面。

示,强调要把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各方面力量支持疫情防控作为重要保障,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关键着力点,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强调务必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爱护,落实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落实工资待遇、临时性工作补助、卫生防疫津贴待遇,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总书记对疫情防控的重视,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关心,浸透字里行间!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们勇敢“逆行”、连续奋战,有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关心爱护广大医务工作者,体现了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切浓厚的关爱,也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医务人员是最美的“逆行”英雄,也是平凡的血肉之躯,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他们是拯救生命的天使,也是生活中的人妻人母、人夫人父。处在疫情防控一线,与疫魔短兵相接,冲锋陷阵,他们冒着极高的被传染风险、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任务。攻坚时期、吃劲阶段,保护好医务人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普通群众,要对医护人员给予支持与理解,为他们构筑一个坚固可靠的“大后方”,让白衣战士心无旁骛地在一线冲锋陷阵。

病疫无情,人间有爱。这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医务人员们承受着极大的心理负荷,同时又面临着治愈患者、打败疫魔的焦灼与重压。前方要加强人文关怀,配备心理疏导力量,为医务人员提供释放压力,加强对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的关爱……着力从细节处、微小处给予医务人员关怀和尊重,努力做好各项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3上阵母子兵,抗疫亲姐弟——这是对值守在叶集区姚李镇关山村防控劝返点__母子三人的工作写照…“您好,麻烦把你的出行证明给我看一下,谢谢。__,你给登记一下。王磊,你给他们体温测一下”,看到她们母子三人娴熟的配合,卡点通行的效率那么高,周围的群众都翘起了大拇指点赞!这是每天发生在姚李镇姚关大道疫情防控劝返点上的一幕,这里是关山、漫山红和汇文三个村共同的出入口,涉及群众4000多人,出入人员多,需要24小时全天候值班,但村里人手少,把守任务重,这又是长期任务,需要人手多。参与每天值守的关山村干部邵玲珊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着让家里的两个子女也来帮忙。回到家里和两个孩子一说,“没想到他们听到后都非常高兴,说是正想着陪我一起上班呢,还能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出一把子力呢!”当天下午,__和王磊就走上全新的岗位,为防止疫情蔓延贡献力量。

一商议,就一起在2月9日捐款2000元给关山村,然后每天陪着妈妈,在村里为疫情防控干点力所能及的事。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母子三人的身影不是在村口的值守点,就是穿梭在村里做宣传,每天说的最多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不扎堆”,做得最多就是一家一户跑,一家一户讲。

“平时,我们姐弟俩都在外面工作,很想多陪陪妈妈,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一直到处出差,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弟弟也是在外面上班,到处奔忙,也很难回家。妈妈现在独自在家,天天在村里忙。平时一有空,我们都微信视频,算是陪陪妈妈,但心里还是想在妈妈身边多呆呆。但没想到,突然发生的疫情让我们留在了家里,实在没想到是以这样的形式在家陪妈妈、尽孝心!现在村里是疫情防控一线阵地,事情特别多,妈妈每天回来后都累得跟面条样!我和弟弟商量后,每天一起陪妈妈到劝返点值勤,到各个路口和村民组走访、宣传,也是非常充实的。这样可以一边多陪陪妈妈,一边还能为自己家乡做点贡献,一举两得哈。”这是关山村邵玲珊的女儿__的感叹,这几天,她一直带着弟弟王磊,陪着妈妈在姚李镇姚关大道疫情防控劝返点值勤,到其他村民组走访、宣传,在尽着孝心的同时,更多的是做着疫情防控宣传员的工作。

平时,邵玲珊同志积极投身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工作之余带起了一支农民广场舞队伍,在市、区大型赛事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造就了姐弟俩人的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现在,正是疫情防控非常时期,母子三人一齐上阵,共抗疫情保一方平安,他们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和好评,也带动了更多的人一齐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共同对抗疫情,一起保护家园安全。

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4武汉严重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个寒假注定过得不安稳。西乡也不例外,这座有着“小江南”之称的小城,像是被人突然按下了暂停键,原本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现如今仿佛消失了一样;原本热热闹闹的公园和广场也变得冷冷清清;原本可以和亲戚朋友一起聚会欢度春节,而现在只能呆在家里“望门兴叹”……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种病毒潜伏期长,以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被传染的可能性极大。在重大疫情面前,最先挺身而出的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为患者筑起生命防护之堤,让大家仿佛看到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温暖和希望。白衣天使们恪尽职守、临危不惧,穿梭在生死之间,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他人的生命。

在这个战场上,有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80多岁的老爷爷钟南山院士。已经耄耋之年的他,依然挂帅亲征,奔波在抗战一线,与新型冠状病毒战斗,真令人佩服!我们也要像钟南山那样,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刻苦钻研的人。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我们遇到困难,要勇往直前,用知识战胜困难。

我坚信这次疫情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必将战胜攻克,正所谓“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面对疫情,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听从指挥,做好安全防护,尽量避免出门游玩,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不添乱,为这次打赢疫情战役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5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忧,挺英雄之傲骨,迎凛冽之寒风,集全国之创力,谋中华之复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终会筑成坚不可摧的长城。

的告别之际,歌舞升平,在繁荣之下,一场战争即将打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却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从武汉,到长江,再如洪水般一发不可收拾地席卷全国。绵延千千万万里的战线,医院里的彻夜灯火通明,无不成为这场战争的见证。但是,你看到了吗?在这里,在那里,在每个地方,到处都有逆行的身影。他们是不是无儿无女,他们是不是穷途末路,他们是不是早已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已经不再害怕致死的病魔。不,都不是。他们只是平凡人,同千千万万的大众一样,但他们又不平凡,他们是战士,是英雄,不畏生死的傲骨。

有些人在死亡面前泰然自若,不是因为他们不害怕,而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到底是什么,支持着他们的精神支柱,是责任,是勇气,是理想,更是信念。他们前仆后继,只为对得起心中那份大爱天下的心。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第一时间赶到抗疫最前线,前的那句“把重症患者都转移到我这里来”时至今日都是那么的震慑人心。无数的共产党员舍生忘死,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政府审时度势,计划国家的发展,大到每一个省市,小到每一个家庭,无不发出“武汉加油”的壮语。

是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我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民族,一个同仇敌忾,团结战斗的民族,一个充满希望,迅速崛起的国度,我大中华的复兴势不可挡。我看到的,一条巨龙,在世界的东方,在太平洋的海畔,正欲腾飞。

中华复兴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但五千年之悠久历史,无数次化解的灾难,足以给我们信心。我们携手,共渡这艰难困苦,然后,去奔跑,去拥抱,那最美的春天。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简短篇七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无比特殊而且艰难的春节,没有走亲访友,也没有外出游玩,大部分人都很听劝地宅着,因为提建议的,是他。甚至于整个假期,钟南山三个字频频登上热搜,人们希望更多地知道,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他作何判断,又有何建议。

其实,刚开始我对于钟南山这三个字并不熟悉,但随着这次疫情的爆发,我渐渐认识这位伟大的人物。

前非典一役,敢医敢言让钟南山家喻户晓,也赢得了广泛的公众信任。而自那以后,但凡有急性传染病,广东省公布的防控组名单大多由他挂帅。即使年过八旬,也并不妨碍他走上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这一次,没有例外。连日来,疫情防控工作牵动人心,每个人都拿着标尺在测量。有质疑少数领导干部失职不作为的,有批评捐赠物资发放不及时的,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感慨,幸好1月20日这天,钟南山院士叫醒了大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晚,身着格子衬衫的钟南山出现在央视《新闻1+1》视频连线中,肯定了有人传人现象,证实有医务人员感染,坦言现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还很不够,同时提醒大众戴口罩有用,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十多分钟问答,丝毫不带虚的。事后不少朋友表示,直到此时才意识到疫情已然升级,应该提高警惕,而钟院士竟然已经是84岁高龄,视频中完全看不出来。直面疫情、关键发声,过去,还得是他。有媒体评价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1月18日,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接到通知连忙赶往武汉,1月19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晚上从武汉飞往北京,1月20日,列席国务院常务会,就如何遏制疫情扩散等提出具体建议。

这位84岁的老人真的很拼,为人民、为祖国、为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尊重事实甚于尊重的求实精神,鞠躬尽瘁的敬业奉献精神,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博爱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我们。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他来抵达武汉。有人他称为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而他只说自己是一个医生!

在这个灰色寂静的假期,这位老人,他像一座灯塔照耀着万千人民的心,也照进了我的心灵深处,使我内心燃起勤奋努力、永不退缩、敢于攀登的火焰!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简短篇八

近期,中国各地都在努力抗击新冠疫情,其中武汉作为疫情发生最严重的地区,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不遗余力地付出着自己的力量,其中武汉的青年们更是表现出了自己的坚定和担当。在这场抗击新冠疫情的战争中,武汉青年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许多深刻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青年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武汉青年志愿者们是最为勇敢和无畏的。许多青年志愿者不顾自身健康,毅然投身到前线,协助医护人员筛查患者、送药、护送患者等工作,为武汉人民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和希望。在此过程中,青年志愿者们的临危不惧、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第二段,武汉青年防控疫情的坚定态度。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武汉青年们表现出了从容坚定的态度。他们克服了心理恐慌和压力,发扬自己的职业精神和责任心,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毫不犹豫,决不退缩。这种坚定的态度不仅仅是精神上的鼓励,更是实际行动上的体现,让我们看到了青年的力量和智慧。

第三段,武汉青年在疫情中的自我成长。在这场疫情中,青年们也获得了自身的成长。他们学会了如何自我保护和预防疾病,如何面对危机和灾难,也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这种成长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是思想和心灵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们也明白了更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段,社会对武汉青年的支持和鼓舞。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中,社会各界都对武汉青年表示了极大的支持和鼓舞。他们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和资金的援助,更是关注武汉青年的精神鼓励和关爱,这些支持和鼓励让武汉青年充满了信心和勇气,更加坚定了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第五段,展望未来,武汉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虽然在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青年们将会不断拼搏和奋斗,共同打赢抗击疫情的这场仗。我们也相信,未来的青年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抗击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也是一场考验青年的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武汉青年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的态度和不断成长的动力,也给全国青年以极大的鼓舞和启示。这场疫情无疑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青年的力量和担当,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共同战胜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大家共勉!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简短篇九

作为一个武汉的年轻人,我不得不说,疫情期间我们所展现的勇敢和坚韧是无与伦比的。我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却从不退缩,我们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以及整个社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疫情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难,但在危机中,我们更加意识到了相互支持和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同时也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段:勇敢面对困难。

疫情期间,从医生到普通市民,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武汉的医生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英雄,他们冲锋在前,即使面对着极高的感染风险,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地去拯救生命。而普通市民们,也没有退缩,他们把自己和家人尽可能地隔离,严格遵守防疫措施,为打赢这场抗疫战争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这些勇敢的人们,展现出了我们武汉人的坚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二段:积极应对挑战。

在疫情期间,我们武汉人也面对着很多困难。由于封城措施,很多人无法到外面工作,很多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面对这些困难,我们没有退缩,相反,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寻找和创造机会。很多人开始利用网络经济,开展线上业务,很多企业也尝试了新的商业模式。这一切背后,是我们武汉人的团结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第三段:相互支持和合作。

在面对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许多让人感动的瞬间。很多志愿者们提供援助,帮助困难群体,而其他人也尽力提供资源和物资。这种相互支持和合作,不仅是我们武汉人之间的,也包括了全国各地的人们和组织。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力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的相互帮助。

第四段:重视健康和生命。

疫情的到来,让我们认识到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性。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有很多的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这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切实遵守防疫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同时,也应该尊重生命和珍惜每一位英雄妈妈和勇敢的医务人员。

第五段:正能量的传播。

面对疫情,我们也传递着很多正能量。很多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帮助别人更好地应对疫情。许多志愿者也利用线上资源,对抗谣言和负面情绪,传递正能量。我们应该将这种正能量发扬光大,让更多人感受到我们的热情和乐观的氛围,共同打赢这场战争。

总之,在疫情期间,我们武汉青年承担了许多责任和义务,也展现了自己的勇敢和坚韧。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和责任,并且也意识到,只有团结和应对困难,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简短篇十

如果这个春天宁静如常,你我或许依然平凡如昨。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乐享融融春光。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平凡的人们走向战“疫”一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抗疫情期间感人事迹,仅供参阅。

没人知道,口罩的背后是一张怎样的面容。人们看到的,永远是一双双充满笑意的眼睛;。

没人知道,广播的那头是一个怎样的姑娘。人们听到的,永远是一段段温情脉脉的朗读;。

没人知道,驾驶座上是来自哪里的兄弟。人们感受到的,永远是一次次安全平稳的接送。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些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当人们问起他们的名字,他们回答:“你好,我叫志愿者。”

守护武汉,他们挺身而出。

今年25岁的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教师董梦婷,是忙碌在武汉沌口方舱医院里的一名志愿者播音员。她每天早上6点钟从家里出发,前往方舱医院,和危犇、王雨慧、胡紫寒等志愿者一起为病人们提供播报等服务。

“我们会在病人吃早饭、午饭的时候进行播报,比如公布新消息、读一些文章和。

感谢信。

传播正能量为他们加油鼓劲同时也会向病人推荐科普书籍并记录发生在舱里的暖心故事。”董梦婷说。

前几天,住在沌口方舱医院里的一位患者徐海霞对董梦婷她们说,想为舱里的医护人员唱首歌,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经过一番协调和广播通知,徐海霞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满足。“现在,m19床的病友徐海霞为大家带来一首《感恩的心》”“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相信大家一定会早日康复,亲爱的舱友们让我们一起加油”……歌曲唱完,她们不忘及时为病人加油鼓劲。

作为一名武汉人,董梦婷告诉记者,她身边有很多人都成了志愿者。“我身边的人要么坚守在战‘疫’前线,要么成为志愿者,我也想做一些事情,朋友、同事们也都很支持、关心我,每天都会问我‘到家了没有’‘今天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董梦婷说。

“借用一位病人的话,‘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之光增辉日月’,我庆幸能有机会为武汉出一份力,我们也都坚信,武汉会好起来的!”胡紫寒说。

在武汉,志愿者就像一束束阳光,温暖着这座英雄的城市,也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

陈焕桃是武汉市汉南区湘口街双塔社区的一名退休干部。疫情发生以来,他不顾个人安危,连续多日奔走在大街小巷、各个小区,给居民量体温、消毒、送药,以社区防疫志愿者的身份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里有没有从外地回来的打工人口啊?尽量少出门,出门一定记得戴口罩。来,把体温量一下。”每天早上8点半,戴着口罩、穿着志愿者马甲、拿着体温测试仪的陈焕桃总会准时出现在社区里,挨家挨户上门给居民测量体温。排查工作结束后,陈焕桃会再回到社区领取消毒药水,对居民楼的入口和楼梯、垃圾桶进行消毒,尽管经常会汗流浃背,但他从没有过一句怨言。“能够为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贡献我的微薄之力,累点也值。”陈焕桃说。

暖心的瞬间无处不在,武汉正在慢慢苏醒。

“黄老师,我在宿舍放了几包医用外科口罩,放假前没拿回去,您把那几包拿去吧,就在南八506的一号床旁的桌子上……”近日,江汉大学教师黄韵雅收到了一位学生发来的捐献口罩信息。这段时间以来,黄韵雅一直在通过朋友圈等平台积极为武汉筹集物资、善款,得到了大量亲朋好友的支持。

像黄韵雅一样,很多武汉市民的微信头像上多了四个字“武汉加油”,他们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尽自己所能,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这一刻,我们都是武汉人。

在武汉,有一些特殊的志愿者,他们不是武汉人,但为了支援武汉抗“疫”,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到武汉。

武汉的疫情一开始,就牵动着深圳一家民营医院护士陈蕊蕊的心。大年三十,陈蕊蕊主动联系武汉武昌团区委,希望能到武汉当志愿者。起初,武昌团区委为她的安全考虑没有答应。陈蕊蕊锲而不舍,继续申请,20多次后终于得到了同意。陈蕊蕊马上赶到河南信阳,与事先约好的3位来自河北、山东的医生志愿者会合,由河北沧州医生肖文谦驾车赶往武汉。

2月11日凌晨到达武汉后,他们4人在武昌黄鹤楼街一家隔离酒店担任医护志愿者,每天为隔离人员量体温、送饭、观察身体情况,照顾他们的生活。工作时,他们需要穿防护服连续工作8小时,十分劳累。“我原来是武警部队护士,部队告诉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管多困难,也要去作贡献!”陈蕊蕊说。

半个月来,陈蕊蕊服务了93位隔离人员,她还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为大家做心理辅导,鼓励大家加油,坚持下去。她的服务和鼓励感动了许多隔离人员。一天,一位隔离的60多岁的奶奶给陈蕊蕊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谢谢您!你们辛苦!我们会加油的,请您放心!”陈蕊蕊顿时觉得很欣慰。她告诉记者:“我有一个小心愿,希望他们身体早点好起来,疫情早点结束,让大家都能在这个春天去看武汉的樱花。”

像陈蕊蕊这样,从四面八方前来支援武汉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不图回报,不惧艰苦,只为了心中那一份情义——不管来自何方,这一刻,我们都是武汉人。

今年38岁的付伟,是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西楚社区一名普通退役军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项目急缺弱电相关技术人员,要求能迅速进场……”2月1日,从事弱电安装和检修工作的付伟在一个工作微信群里看到一条紧急通知。“我可以去!”付伟立即报名。怕家人担心,在2月2日志愿参建者集合这一天,付伟只偷偷将消息告诉妻子,并请求妻子不要告诉父母。

当晚11点半,付伟到达武汉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第二天一大早他便投入到弱电配线作业中。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工期紧、强度大,分秒必争,付伟主动要求分配到夜班突击组。为赶工期,雷神山医院的施工是24小时无缝衔接作业,也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难度。一个病区要拉200多根网线进入机柜,需要把像“蜘蛛网”一样搅在一起的网线一根根捋清楚,线和图纸都要对上。尽管工作精细而繁重,但他们没有丝毫马虎。作业中,付伟和工友大多都是全程站立,高强度的作业让他们每天都累到双腿肿痛麻木,步行返回两公里外的工棚休息时,往往都是和衣躺下就睡着了。

“早一分钟建好医院,早一分钟救治病人!”付伟说。2月8日,首批医疗队员陆续进驻雷神山医院,来自武汉市的首批患者也顺利入院治疗。付伟收拾工具撤出医院,凝重的脸庞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志愿服务,让所有人成为“生死之交”

现在,在这座因为疫情而变得空旷的城市里,人们之间的联系却变得更加紧密。一个人想出来为它做点事情,很容易就能找到一群同道中人。

“武汉正在面对一场艰难的战役,与其在家里当一条‘闲鱼’,不如出来做点事。”90后小伙贾威说。通过微信公众号,他加入了青山区志愿服务群。进群当天,群里就已经有了100人,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群已经扩大到了300多人。

贾威说,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群里有没有“接龙”——一个任务发布出来,底下马上就会形成一条报名回复的长龙,“手慢根本抢不上”。

大家从线上聚集在一起,在志愿服务时才能相见,建筑师、装修公司老板、教师、行政人员……各行各业的人都出现在了这个“网友见面现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一群陌生人,在干活儿的时候,却格外地齐心。搬物资时,大家排成一条长龙接力,一箱七八十斤重的菜,过了十几道手,稳稳当当。

“如果不是参加志愿服务,我们根本不可能认识。”贾威说,他和一些在活动中相熟的群友有着特殊的默契,有任务,不用问“搞不搞”,都是“一起一起”。“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志同道合的我们,真成了生死之交。”

作为志愿者,让贾威最感动的是,他们传递出去的温暖得到了温暖的回馈。在大桥上值守测温的时候,许多司机测完温,突然从车窗内扔出一些东西,有时是几盒口罩,有时是几袋面包,然后迅速离去。虽然一句话都没搭上,但贾威明白,这是他们对志愿者最诚挚的感谢。

志愿服务不但把志愿者们变成生死之交,更把这座城市的所有人变成生死之交。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受到感召,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之中,守望相助,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万钧是洪山区水务和湖泊局党政办的一名干部,从2月6日开始,他下沉社区,接管洪山区珞南街元宝林社区玉兰苑小区南区。他和物业公司一位经理、3个保安,要负责服务和管理212户598位居民,仅靠他们自己,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他在小区群里发起了招募志愿者的倡议。

最开始,万钧说的是招募党员志愿者,很快就有二十五六位党员报了名。紧接着,许多不是党员的居民也纷纷要求加入,一下子就集结了58名志愿者。他们给自己拟定了一个。

口号。

——“我们是玉兰苑南区志愿者,我们在一起。”

玉兰苑小区的居民大多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教职工,志愿者很多都是教授、高级知识分子,在万钧看来,他们都“比我有才华有知识有能力”,但没有一个人拿架子或是“掉链子”。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副教授范琼自告奋勇担任统计组组长,统计和分析需要照顾的家庭以及住户需求;武汉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项凡毛遂自荐担任帮扶组组长帮助老年住户,还发挥外语特长联系留学生住户……志愿者的团结和奉献精神,让万钧感动不已。

“前天我组织了一次拉网排查,一下子来了21名志愿者,分头挨家挨户上门逐一核对。大家都是冒着危险在为小区的居民服务,我常常被他们感动得偷偷流泪。”万钧说,“他们平时就是邻居中的某一个人,也许互相都不认识,但在这个时候为了他人,都勇敢站出来了。”

有志愿者这样说,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出现;不需要我的时候,我退隐江湖。志愿者就是这么一群可爱的无名者,积极奉献,不求回报,甚至不求留下一个名字。但他们依然留下了什么,爱和善意已经悄然播种,我们期待着春天来临时绿树成荫。我们不认识你,但我们要谢谢你,我们的志愿者!

“医生,请离我远点。”

武汉一名患者的这句话让医生红了双眼,也让无数人泪目。

让医生远点,是担心传染,是希望“他们为更多武汉市民护佑生命”。

“一个人撑起一片天,一颗心温暖一座城……”很多人这样留言。

在这座城市,这些天来,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位可敬而善良的患者,只是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里普普通通的一个。

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改变了这座城市,也改变着这座城市人民的精神气质。

疫情催人急,家国共同体。每一天,无惧风险的白衣战士、奋不顾身的人民警察、日夜守望的社区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这座城市的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展现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一起书写大我!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只要同志们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饱含深情,令人振奋!

致敬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每快一秒钟,就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

正常的生活被疫情骤然打断。

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武汉进入“战时”状态。

病毒凶险,防控迫在眉睫。

疫情吹响集结号,直面生死大考。从1月23日起,来自全国各地及军队的医务人员紧急奔赴武汉,支援范围也扩大至湖北全省。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系统先后共派出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和武汉,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接力!为不影响工作,一些医护穿上了尿不湿;为节省防护服,很多人由4小时一班改为6小时一班……白衣为战袍,他们就是最美逆行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上,一座城市,短短数日,迅速集结4万多名全国一流的医务人员,可谓创造了一种奇迹!

应收尽收,刻不容缓!党中央发出动员,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指导督查湖北省特别是疫情严重的武汉,对确诊、疑似、密切接触和发热等“四类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对他们进行分类集中收治和隔离。3000余个社区、7000多个住宅小区、13800多个网格全面发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4.45万多名干部党员职工下沉社区,“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开展拉网式大排查。

“钢铁书记”王琼冲在最前。在江汉区满春街中大社区,37岁的社区党委书记王琼拖着打了一块钢板、三颗钢钉的右腿,带领12名网格员逐户排查,一天下来,右腿从膝盖肿到脚踝。

“每快一秒钟,就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从位于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发热门诊,到集中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再到定点医院,一套分级分层的收治、隔离、诊疗体系快速形成。

武汉保卫战全面打响!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夜以继日,定点医院改造分秒必争,方舱医院扩容全速推进。

宁可让床等人,不能让人等床。中央指导组多方奔走,建院增床。一个个小区封闭起来了,数万名患者、密切接触人群走进了医院、隔离点。截至2月22日,武汉市定点医院已筹集27199张床位,已使用23223张;方舱医院已建成开放15家,开放床位13348张,已使用9279张。“人等床”的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

“关键时刻,我们要当群众的主心骨!”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门口,刻在巨石上的这8个大字,这个时候更有千钧分量。

武汉市江岸区新村街道为群社区副主任刘娟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为转运社区病人,她来过多次。一个月前,该社区书记因感染被隔离,刚做完手术的她顶了上来。武汉市对小区24小时封闭管理之后,她带着9名社区工作者日夜坚守岗位,把封闭管理严格落实到位,每天工作到凌晨。她甚至作了最坏打算,把农村父母的赡养问题都向老公作了交代。

刘娟总喜欢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红色代表胜利!没有什么沟沟坎坎是过不去的!”刘娟说:“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带着大家冲过这道沟坎,绝不退缩!”

非常之时,非常之责。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英雄的武汉人民不惧艰险,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这件事我没有告诉明昌,我觉得没必要,哪里都是战场!”疫情暴发之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张旃瞒着丈夫李明昌,向医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前曾经参与过抗击非典的她,如今再次主动请缨,冲到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筛查发热病人的第一道关口。这个春节,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左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袁伟和同事们都是在一线度过的。1月27日,中心一下子涌入近500名病人,超出平时接诊量数倍。“当天基本没睡觉,直到下半夜才趴着睡了会儿。”一位同事累病了,袁伟二话没说,第二天就替同事顶上。“非常时期,不能考虑更多,我们都在党旗下宣过誓,现在就是践行誓言的时候。”袁伟说。

社区是第一道防线,党员干部就是第一道守护者。在街头,在巷口,在楼宇,许多党员干部日夜忙碌,抗击疫情。

社区一线,防护不够专业,人员构成复杂,感染风险较大。抗疫战斗打响不久,洪山区洪山街井岗社区组织党员逐一“结对”有发烧症状的居民,随时跟踪病情,了解生活需求,提供细致服务。“我们也知道危险,但不这样做就不放心。关键时刻,我们要当群众的主心骨!”井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蔡桂芬说。

力争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有1.6万余人,距华南海鲜市场仅2公里左右,疫情比较严重。多日来,社区党委书记董守芝就没睡过踏实觉,每天忙得像陀螺。她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地毯式排查,同时给居民送药送菜。“隔着门缝看他们一眼,我都会心安一些。”董守芝说:“1万多户居民,哪怕漏掉一户,后果都不堪设想!”

既是守护者,也当贴心人。江汉区民意街多闻社区有位60多岁的婆婆,平时与儿子一起生活,儿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社区党总支书记田霖成了她的倾诉对象,有时深夜打来电话,一说就是一个小时。无论多累,田霖总是耐心倾听,有时还陪她一起哭,“这个时候,不管群众提什么要求,只要我能做的,都要尽力去做。我们是街坊,也是亲人。”

付出一腔情,换来一片心。前些天,武汉突降大雪,汉阳区龙阳街芳草社区的工作人员和下沉干部全天冒着风雪,为进出居民量体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很多居民看到后给社区打来电话:“风雪太大,外面太冷,你们赶紧找个地方躲一躲吧。放心,我们在家里还好。”

“当时我们都很感动,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芳草社区党支部书记杜云说,“听到居民这样说,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人心都是相通的,真心为群众着想,他们一定是能感受到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