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最新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通用17篇)

最新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通用17篇)

时间:2023-11-10 20:25:40

相关推荐

最新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通用17篇)

武汉抗疫情期间一些感人的事迹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自身经历和感悟的整理和概括,总结出来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并从中获得成长与提升。总之,心得体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和成长方式。在写总结之前,应该明确总结的对象和目的,以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主题,相信能够为大家提供一系列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一

武汉疫情爆发后,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抗击病魔。在这场艰苦卓越的战斗中,有许多英雄事迹令人感动,给予了我们强大的信心和鼓舞。通过这些事迹,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也更加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社会的责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亲身体验、感受到的勇气和希望,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等不同角度来表达我的心得体会。

在国家就疫情全面动员的那一刻起,我便深切体会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结协作的力量是无穷的。疫情刚爆发时,物资匮乏,人手不足,但是当我看到了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在防控一线、见证了众多志愿者自发行动的时候,我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他们不图回报,不畏艰难,只为了救治更多的生命。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个人,同时也激发出全社会共同抗击疫情的热情。

另一个让我深刻感受到的是勇气和希望。在这个重大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会有恐惧和不安,但是当我看到那些没有任何犹豫地投身到疫情防控中的人们时,我明白了勇气是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虽然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但是他们依然坚持着,用行动证明了希望永不熄灭。他们让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勇往直前,这场疫情一定能够最终战胜。

此外,疫情爆发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社会责任。在疫情防控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为这场战斗做出自己的贡献。尽管我不是医务工作者,但是我可以自觉遵守防控措施,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他人。我可以去志愿者组织报名,为抗击疫情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对社会责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意识到了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担负的责任。

综上所述,这场疫情给了我深刻的体验和感悟。通过亲身经历和见证,我深深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认识到了勇气和希望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每个人都有社会责任。这场疫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同时也是一个共同成长和凝聚力量的时刻。我相信,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魔,迎来胜利的曙光。让我们牢记这场战斗中的事迹和感悟,将其永远铭记在心,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有爱的社会。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二

在这场全民战“疫”中,连日来,地处鄂皖边界的宿松县佐坝乡党员干部已经连续12天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一举一动上演着一幕幕暖心瞬间。

国道上的“三剑客”。该乡三名机关干部程周林、杨仁先、张磊主动向组织申请,到105国道疫情防控点协助开展省际交界防控工作。从半夜0点到早上8点、8点到16点、16点再到半夜0点,三个人分三个班。他们没有防护服、制服、执法证,只有一个简单口罩,后班未到、前班坚守,不抱怨不退缩,主动见缝插针找事做,劝导群众、沟通协调、用自己的车设置路障。

省界线的“护卫兵”。碧岭村党总支书记谢强始终站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工作期间自己累病了,仍然坚守岗位。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道路值守、入户宣传;为一线人员免费送盒饭;在防疫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让儿子想方设法先后购买4000余只口罩。梅园村党总支书记汪捍忠刚做完手术就回到战“疫”一线,带头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入户摸排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参与检测点路口值守,天天吃住在村,把所有的苦与难、委屈和泪水悄悄咽下,不抱怨,不放弃。

齐上线的“一家人”。汪昌咀村老党员、老退伍军人熊新贵发动2个儿子、儿媳妇熊金松、洪梅芬、熊田兵、李芬芬报名参加志愿者,参与村级疫情防控。带动村里更多的志愿者组织开展值班值守、防控宣传、环境整治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力量。

“疫”线上的“志愿者”。碧岭村普通党员徐峰响应党组织号召,有呼必应,正月初一主动申请加入105国道值守;柳咀村退伍军人虞乐发动青年志愿者清理生活垃圾,发挥示范效应,全村45名志愿者响应,“放着我来”是他常说的话,展现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的处事态度。现年73岁的洪岭村离任老村干洪灼炎离任不离心,离岗不离责,主动申请带领老党员义务值守,为全村党员群众防控疫情带好头作表率。得胜村横西村民组组长孟桂寅第一时间响应乡、村号召,积极请战,协助村干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值班以来,无一例矛盾发生,深受群众的好评。

龙门村的“母子兵”。今年65岁的尹叫英是龙门村的一名普通妇女党员,她与儿子田金玉主动到村申请加入志愿者。“村里需不需要人手啊,需要就吱一声,我跟我儿子随叫随到”。疫情来势汹汹,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也牵动着尹叫英的心。疫情防控知识的入户宣传,湖北武汉返乡人员的摸排登记,红白喜事简办新办的倡议引导,不外出不走亲访友的劝说劝服,村道疫情监测点的值班值守,村域内环境的清洁清运……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乡野上的的“坚守者”。得胜村“95后”的扶贫专干张紫艳孩子刚满2个月,就主动申请提前结束产假,加入战“疫”,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环湖村93年的民兵营长姜盛东听党指挥,尽职尽责,是一名身着迷彩服不惧风险的“逆行者”。环湖村卫生室唯一的一名村医汪国荣每天坚守在隔离区一线,每天两次给群众量体温,清理消毒隔离区,保障环境卫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抗击疫情,冲锋在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期间,佐坝乡党员干部齐上阵,众志成城抗疫情。在这场没有硝烟斗争的背后,暖心故事一幕幕地接连上演,让整个乡村更有温度。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6000多名援鄂医疗队员,从北京来了!从上海来了!从广东来了!从四川来了!从江苏来了!……他们主动请缨、勇敢“逆行”,与武汉人民并肩作战!

【战地。

日记。

】时隔,“抗非”姐妹花再战疫情。

“前你在医院一线抗非典我挺你。今天你再去医院一线抗肺炎我仍然支持你。”

“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有防控经验,肯定能战胜这次病毒!哈哈……”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肺病门诊,换下防护服、做过消毒处理、从发热门诊匆匆赶来的张红爽朗地说。张红的笑声打破了医院现场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

“每次疫情来临,她都会冲在最前面。”和张红并肩作战的陈爱美说。

前主动请缨“抗非”

张红,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肺病科兼感染科主任,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陈爱美,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护理部大内科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9年。前,当sars病毒肆虐而来时,33岁的张红和32岁陈爱美主动请缨,参与到“抗非”工作中,成为当时战场上的姐妹花。

“当时,她是区防治专家组成员、我们医院发热门诊主任,区内每一个可疑患者都经过她亲自诊查、密切跟踪和精心治疗。我是发热门诊护士长,积极配合做好护理工作。”陈爱美向记者介绍。非典、h1n1病毒,每次重大疫情来临,她们都冲锋在前。

“我是党员,还是一名专职医生,这个时候就得站出来,扛起这份责任。”张红目光坚定,行动果断,她的勇敢、乐观和豁达深深影响着身边每个人。

后的“并不意外”

后,姐妹花再次请缨,冲在了抗击疫情第一线。

“我见过她抗击非典时的拼命,太了解她的个性,所以对她的这次选择并不感到意外。”张红的爱人杨永忠表示。

“她在肺病门诊、发热门诊、肺病科病房、感染科病房、会诊室24小时‘连轴转’。”陈爱美介绍,张红已经把吃住全搬到医院,每天凌晨一两点睡觉,其间还要及时查看医院疫情防控群和科室工作群的信息,第二天再早早上岗。自抗击疫情以来,张红没休息过一天,连续多日的工作让她的面容渐为憔悴,让周围同事担忧。

“我们担心她的身体,领导‘命令’她注意休息、保存体力,她也总是点头答应,过后就忘。”陈爱美心疼地表示。

作为“战友”,陈爱美和张红一样,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申请去感染科帮忙,事后才告知家人。

“我很担心,跟她说,当年非典那会儿你年轻我就不说啥了,现在你都50岁的人了,去最危险的地方,能行吗?她很坚定地告诉我,‘我经验丰富,你们就放心吧’。”面对妻子的坚决,爱人王德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受家人影响,儿子儿媳也推迟了原定在初八举行的婚礼,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1月30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推送了一条“逆行者”的微信,展示了一线医护人员的真实状态,感动了所有人。下方留言处,王德刚给爱人的留言更是让人动容。“前你在医院一线抗非典我挺你。今天你再去医院一线抗肺炎我仍然支持你。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我和张红开玩笑说,非典的时候我们都活着,那就再战一场!”陈爱美笑道。

【战地日记】铁路青年:病毒未灭何以归家。

从除夕到元宵节,在大众宅家团聚之际,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广州疾病预防控制所的青年突击队员们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流行病学调查组青年突击队:锁定病毒传播途径。

“叮铃铃……叮铃铃……”元宵之夜,广铁疾控所流行病学调查组的电话又响起。除夕以来,这个电话铃声几乎从未间断。

“这几天排查的一名发热病人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可能。”原来这是某医院打来的电话。

又有一个病人成功解除危机,可以回家团圆了。大家又投入下一个案例的排查。

流行病学调查组人人都像侦探家,他们要对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进行发病前后14天的调查,抽丝剥茧,推断出可能引起疾病传播的要素,从而达到疫情防控的目的。

一个事件就像乱糟糟的毛线团,要想解开、理顺的话,铺开的工作量非常庞大。这个青年突击队现在已经处理了238起事件,涉及人数多达259人。

从除夕到元宵,连日来超负荷的工作,让调查组的青年突击队员们双眼布满了血丝。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现场组廖潇寒:我是新党员,上一线义无反顾。

“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千万注意安全。”正月十五的月亮特别圆,广铁疾控所现场组廖潇寒接到新婚妻子打来的电话。

“完成任务就回家,放心吧!”廖潇寒回答道,随后继续投入工作。

现场组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车站现场组织对旅客、职工进行体温监测,发放相关防疫物资、宣传资料等。他们是阻止疫情蔓延至列车的第一道防线。

廖潇寒去年才结婚,原计划今年带着新婚妻子一起回老家看望父母。

在管内相关单位开展现场防疫宣传教育,廖潇寒每日的工作都排的满满当当,有时一天只能休息3至4个小时。

“病毒不灭,何以归家。”廖潇寒说,这个时候,舍小家为大家,是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消杀组练川:我是一名团员,随时响应国家的号召。

“练川,不在家过元宵节了?”电话那头,妈妈焦急地问。“妈,现在疫情非常紧急,等疫情结束后再回家过节吧!”广铁疾控所海口工作站的“95后”共青团员练川回答道。

从大年初四的晚上开始,练川就和同事们在海口站对动车组进行消毒。

他们穿着防护服,背着近20公斤重的喷雾箱对车厢内进行应急消毒,空气中消毒水的气味,是给旅客的定心丸。

元宵夜,一轮作业结束,练川和同事们难得有了休息时间,没想到又接到下一个消毒任务。当了解到该列车第二天早上就会开走,车不等人,练川顾不上一日的困顿,与同事伍松柏一起上车。

消毒完毕,他们又互相对体表消毒。

“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心了!”看到完成消毒的列车,满脸汗水的练川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浑然不觉全身早已湿透。

【战地日记】汇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交通青春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交通运输部党组对学习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等作出一系列有力部署;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交通运输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好群团组织的群众优势和组织优势。

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大局,部直属机关各级团组织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多种途径,开展青年主题学习、宣传教育、青春建功,部直属机关广大团员青年响应号召,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设模范机关。

加强教育提升站位。

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根据部直属机关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相关要求,加强特殊时期团员青年的宣传教育,将党的声音、团的号召第一时间传递给团员青年。

2月6日至2月10日,部直属机关团委组织开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青年主题学习,统一配发学习资料,动员各直属团组织利用一周时间,通过多种线上途径,组织青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共青团中央有关通知要求,部党组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引领部直属机关团员青年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交通运输行业在打赢防疫阻击战中的重要职责任务、团员青年应有的青春担当,进一步组织动员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为疫情防控工作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各级团组织将专题学习纳入青年理论学习工作,依托各支部和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组织平台,以及“学习强国”视频平台、阿里钉钉办公软件,以及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等新媒体手段,开展线上研讨、唱响青年心声、弘扬向上能量。

团员青年们表示,交通运输在遏制病毒传播、维持社会生活生产秩序、保障应急物资供应运输、促进企业复产复工等方面都肩负重要的职责和任务。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践行青春初心使命的主战场、也是建设模范机关的具体体现。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青年、作为交通运输青年,理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提升政治站位、坚守职责使命,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团员青年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要加强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谆谆叮咛。大家表示,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不仅是业务和技术上的交锋,更是精神和信念上的较量。作为年轻人,我们必须鼓足与病毒一决高下的斗争精神、‘不怕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战“疫”中亮形象、受历练、勇担当!

这场突发的疫情也为团员青年带来了新的思考。正如一位青年同志所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未来还可能面临内外部的重大风险,这告诉我们,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也告诉我们,以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运输新业态新模式,必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交通运输青年应登高望远、顺应大势,在战“疫”经历中汲取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启示新经验和新力量。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把战疫。

决心书。

写在青春担当的实际行动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部直属机关团员青年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有序有力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交通运输部应急响应的发令枪一打响,各司局各单位不少青年同志接到命令就马上结束了春节休假,第一时间投身到应急值班和疫情防控任务中,开展信息收集、形势研判、政策研究、协调沟通、运力组织、路网监测、地方指导、宣传报道等各项工作,全力保障应急运输车辆“三不一优先”(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政策和“一断三不断”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公路交通不中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中断、群众生产生活物资不中断)要求的有效落实;同时,为春节后错峰返程、促进企业复产复工,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支撑和扎实细致的运输服务工作。

这个春节,交通运输综合应急指挥中心的青年同志们连续奋战在应急指挥一线,迅速研定特殊时期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实时掌握调度各省疫情防控动态,迅速协调解决因疫情带来的运输矛盾,抓紧开通为武汉运送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的绿色通道,制定针对交通运输工具和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阻断疫情传播的指导意见,针对突出问题对各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视频调度.....分秒必争,成为中心青年的行动写照。部运输服务司的青年同志按“战时要求”被编入到物流保障办公室下设的疫情防控组、物流保障组、综合组等三个工作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常常深夜传抵,关笑楠等疫情防控组的青年同志通宵达旦地紧急协调、研定文件,一项项春运返程运输保障政策得以及时出台;余兴源、高博等物流保障组的一班青年同志7x24小时值班上岗,及时受理全国紧急运输任务,协调设立武汉市周边物资集疏运转运站,千方百计协调运力以保证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到位。部水运局蔡涛等青年同志,全力协助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与长江干线各省份港政部门、主要港口企业集团建立联络机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将联络关口前移,协助解决长江下游港口和湖北省急需的矿石、煤炭、乙烯等重点物资港口装卸需求。部国际司青年同志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蒙古国、柬埔寨等国家的交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国外援助物资顺利接收;他们在党组织领导下,主动搜集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反应,每日整理专报为部领导研判决策提供参考。中国交通报社在除夕夜紧急成立由11名青年组成的“驻部应急新闻报道小组”,每天3名骨干驻部采编报道,本部及驻地青年记者赶赴各地交通运输防控检疫站采编鲜活信息,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出交通抗疫的声音,现已完成100多篇报道。中国船级社海外分社的青年工程师积极发挥驻外机构的作用,多方协调防控物资,购置医疗外科口罩、n95口罩和阀门口罩等物资近15万只,医用防护服近11000件,全力支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交通运输卫士。在抗疫关键之时,长航局庙河海巡执法大队和临江坪海巡执法大队的29名青年安检员向局党委递交了请战书,鲜红的手印格外醒目,1月29日以来,他们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履行对通过三峡枢纽船舶的100%安全检查,用行动用热血实践着誓言。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为构筑联防联控格局贡献青春力量。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全团动员,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通知》精神,部直属机关各级团组织积极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努力把共青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体现到大局贡献度上。

用青字号旗帜凝聚引领组织青年。响应全团号召,各级团组织发挥“号手岗队”的品牌号召力,动员团员青年做战“疫”的预备队、别动队、先锋队。长航局党委一声令下,13支青年先锋队迅速组建,178名团员青年承担起海事现场安检、通航调度指挥、船闸(升船机)运行、锚泊指挥、船闸检修等工作任务。公路院组建“大数据支撑青年突击队”,开展武汉人口流动情况分析、新增春运客流量预测分析任务、确诊人员的同乘人员追溯工作、道路客运乘客登记系统开发等工作,为春运与疫情下交通大数据运用提供支撑。交科院组建了一支17名青年组成的突击队,为部、各省厅、大型交通运输企业疫情统计监测分析提供技术支撑;20名交科院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在部值守、为部撰写疫情数据测算分析材料、以及院防控工作统计报送等工作。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中国交通报社采编中心的青年同志,大年初一奋战到正月十五,熬夜到凌晨成了常态,春节休刊期间,他们为报社新媒体平台持续提供原创稿件、图片和视频;恢复出报以来,他们承担了全社50%的版面任务,用深入一线的生动报道,唱响交通战“疫”声音。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集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值班室的青年唱响“席位就是战位”,配合组织轮值人员和预备力量,做到24小时全天候路网实时运行监测工作。经统计,截止目前,交通运输部直属机关共组建青年突击队13支,组织志愿服务队5支,641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其中。

让组织的力量稳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疫情期间,各级团组织及时推送50余篇防疫防控指南,指导团员青年科学文明做好自我防护和家人防护。一些团组织还向团员青年发出了主题。

倡议书。

引领青年做防疫要求的贯彻者、做科学防护的带头者、做防疫知识的传播者、做主动参与的奉献者。各团组织面向防疫一线挖掘和宣传青年典型依托“交通运输青年”微信公众号等团属媒体开设系列专栏、积极向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推报传播防疫一线的交通青春故事增添新时代交通精神的新亮色。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一盘棋,上下同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阻击战最终胜利!”“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交通青年的共同心声,也正在成为交通青年的行动洪流!

【战地日记】卫生健康青年:因为是医生,所以选择承担。

北京医院文力:“写此生第一封家书,表达歉意吧”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斗争,卫生健康青年自觉行动,积极请战!他们将危险、劳累抛在身后,加班加点、挑灯夜战,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从以下三封信函中,我们得以窥见他们光洁、明亮的医者仁心。

爸妈,不好意思。大过节,家里装修,又有传染病的时候,咱们现成的劳力加大夫就这么“没影”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我并不在之前你们以为的南方某城市出差。实际上我作为国家医疗队的成员,已经在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里救治患者了。你们问的俞姐姐、白姐姐都说了假话。别怪她们,是我承诺请吃饭,她们才帮我圆谎的。

对家而言,我像个“逃兵”,走得挺狼狈的。但是请宽心,我们现在是已经武装到了牙齿。儿子不是“出走”,而是胜券在握地“出征”!

此外还有几句送给我的新家人——此次冒着风险在前线跟我共进退的20位“战友”们。相较于没成家没孩子的我,你们大部分人对家庭的牵挂和歉意岂止我的数倍。我相信,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就一定能和兄弟医院、和武汉人民一起打赢这场战斗。下一份家书,就是咱们凯旋的捷报。

——节选自北京医院国家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队员、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文力的家书。

据悉,北京医院国家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143名队员中,40周岁以下青年108人,其中团干部10人、团员23人,青年医务人员成为本批医疗队的绝对主力。

中日医院肖飞:我想真正体验一回医者的纯粹。

报名参加中日医院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是我想真正体验一回医者的纯粹。竭尽全力帮助苦难中的人,是我的责任、使命所在,也是为了报答国家、社会、医院、老师们对我的培养。

据我所知,我们胸外科几乎所有同事均在第一时间报名要求上前线,之所以选择我,有运气的成分,也体现了医院对党员、对年轻医生的认可、信任和期盼。

刘德若主任、郭永庆主任、石彬主任、宋之乙主任等老一辈胸外科专家都结合抗击非典期间经历对我们做了勉励。梁朝阳主任和石玉慧护士长再三叮嘱我们,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和安全,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病人。

我是一名胸外科医生,我的专业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科与呼吸中心在肺移植患者管理和术后危重症患者照护方面有长期、紧密合作。我相信,有了外科医生和内科医生的协同作战,新冠肺炎救治团队能在武汉前线更好地发挥作用,更积极有效地照护患者,体现出国家医疗队的作风与水平。

——中日医院国家志愿湖北抗疫医疗队队员、胸外科主治医师肖飞感言。

中日医院第五批国家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有医生15人,护士52人,队员来自全院31个科室和部门。与医院派出的前四批医疗队相比,第五批医疗队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字:年轻。医生平均年龄34岁,护士平均年龄33岁。这个年龄段的医护人员是医院照护住院患者的主要力量。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四

如果这个春天宁静如常,你我或许依然平凡如昨。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乐享融融春光。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平凡的人们走向战“疫”一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抗疫情期间感人事迹,仅供参阅。

没人知道,口罩的背后是一张怎样的面容。人们看到的,永远是一双双充满笑意的眼睛;。

没人知道,广播的那头是一个怎样的姑娘。人们听到的,永远是一段段温情脉脉的朗读;。

没人知道,驾驶座上是来自哪里的兄弟。人们感受到的,永远是一次次安全平稳的接送。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些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当人们问起他们的名字,他们回答:“你好,我叫志愿者。”

守护武汉,他们挺身而出。

今年25岁的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教师董梦婷,是忙碌在武汉沌口方舱医院里的一名志愿者播音员。她每天早上6点钟从家里出发,前往方舱医院,和危犇、王雨慧、胡紫寒等志愿者一起为病人们提供播报等服务。

“我们会在病人吃早饭、午饭的时候进行播报,比如公布新消息、读一些文章和。

感谢信。

传播正能量为他们加油鼓劲同时也会向病人推荐科普书籍并记录发生在舱里的暖心故事。”董梦婷说。

前几天,住在沌口方舱医院里的一位患者徐海霞对董梦婷她们说,想为舱里的医护人员唱首歌,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经过一番协调和广播通知,徐海霞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满足。“现在,m19床的病友徐海霞为大家带来一首《感恩的心》”“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相信大家一定会早日康复,亲爱的舱友们让我们一起加油”……歌曲唱完,她们不忘及时为病人加油鼓劲。

作为一名武汉人,董梦婷告诉记者,她身边有很多人都成了志愿者。“我身边的人要么坚守在战‘疫’前线,要么成为志愿者,我也想做一些事情,朋友、同事们也都很支持、关心我,每天都会问我‘到家了没有’‘今天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董梦婷说。

“借用一位病人的话,‘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之光增辉日月’,我庆幸能有机会为武汉出一份力,我们也都坚信,武汉会好起来的!”胡紫寒说。

在武汉,志愿者就像一束束阳光,温暖着这座英雄的城市,也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

陈焕桃是武汉市汉南区湘口街双塔社区的一名退休干部。疫情发生以来,他不顾个人安危,连续多日奔走在大街小巷、各个小区,给居民量体温、消毒、送药,以社区防疫志愿者的身份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里有没有从外地回来的打工人口啊?尽量少出门,出门一定记得戴口罩。来,把体温量一下。”每天早上8点半,戴着口罩、穿着志愿者马甲、拿着体温测试仪的陈焕桃总会准时出现在社区里,挨家挨户上门给居民测量体温。排查工作结束后,陈焕桃会再回到社区领取消毒药水,对居民楼的入口和楼梯、垃圾桶进行消毒,尽管经常会汗流浃背,但他从没有过一句怨言。“能够为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贡献我的微薄之力,累点也值。”陈焕桃说。

暖心的瞬间无处不在,武汉正在慢慢苏醒。

“黄老师,我在宿舍放了几包医用外科口罩,放假前没拿回去,您把那几包拿去吧,就在南八506的一号床旁的桌子上……”近日,江汉大学教师黄韵雅收到了一位学生发来的捐献口罩信息。这段时间以来,黄韵雅一直在通过朋友圈等平台积极为武汉筹集物资、善款,得到了大量亲朋好友的支持。

像黄韵雅一样,很多武汉市民的微信头像上多了四个字“武汉加油”,他们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尽自己所能,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这一刻,我们都是武汉人。

在武汉,有一些特殊的志愿者,他们不是武汉人,但为了支援武汉抗“疫”,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到武汉。

武汉的疫情一开始,就牵动着深圳一家民营医院护士陈蕊蕊的心。大年三十,陈蕊蕊主动联系武汉武昌团区委,希望能到武汉当志愿者。起初,武昌团区委为她的安全考虑没有答应。陈蕊蕊锲而不舍,继续申请,20多次后终于得到了同意。陈蕊蕊马上赶到河南信阳,与事先约好的3位来自河北、山东的医生志愿者会合,由河北沧州医生肖文谦驾车赶往武汉。

2月11日凌晨到达武汉后,他们4人在武昌黄鹤楼街一家隔离酒店担任医护志愿者,每天为隔离人员量体温、送饭、观察身体情况,照顾他们的生活。工作时,他们需要穿防护服连续工作8小时,十分劳累。“我原来是武警部队护士,部队告诉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管多困难,也要去作贡献!”陈蕊蕊说。

半个月来,陈蕊蕊服务了93位隔离人员,她还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为大家做心理辅导,鼓励大家加油,坚持下去。她的服务和鼓励感动了许多隔离人员。一天,一位隔离的60多岁的奶奶给陈蕊蕊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谢谢您!你们辛苦!我们会加油的,请您放心!”陈蕊蕊顿时觉得很欣慰。她告诉记者:“我有一个小心愿,希望他们身体早点好起来,疫情早点结束,让大家都能在这个春天去看武汉的樱花。”

像陈蕊蕊这样,从四面八方前来支援武汉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不图回报,不惧艰苦,只为了心中那一份情义——不管来自何方,这一刻,我们都是武汉人。

今年38岁的付伟,是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西楚社区一名普通退役军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项目急缺弱电相关技术人员,要求能迅速进场……”2月1日,从事弱电安装和检修工作的付伟在一个工作微信群里看到一条紧急通知。“我可以去!”付伟立即报名。怕家人担心,在2月2日志愿参建者集合这一天,付伟只偷偷将消息告诉妻子,并请求妻子不要告诉父母。

当晚11点半,付伟到达武汉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第二天一大早他便投入到弱电配线作业中。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工期紧、强度大,分秒必争,付伟主动要求分配到夜班突击组。为赶工期,雷神山医院的施工是24小时无缝衔接作业,也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难度。一个病区要拉200多根网线进入机柜,需要把像“蜘蛛网”一样搅在一起的网线一根根捋清楚,线和图纸都要对上。尽管工作精细而繁重,但他们没有丝毫马虎。作业中,付伟和工友大多都是全程站立,高强度的作业让他们每天都累到双腿肿痛麻木,步行返回两公里外的工棚休息时,往往都是和衣躺下就睡着了。

“早一分钟建好医院,早一分钟救治病人!”付伟说。2月8日,首批医疗队员陆续进驻雷神山医院,来自武汉市的首批患者也顺利入院治疗。付伟收拾工具撤出医院,凝重的脸庞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志愿服务,让所有人成为“生死之交”

现在,在这座因为疫情而变得空旷的城市里,人们之间的联系却变得更加紧密。一个人想出来为它做点事情,很容易就能找到一群同道中人。

“武汉正在面对一场艰难的战役,与其在家里当一条‘闲鱼’,不如出来做点事。”90后小伙贾威说。通过微信公众号,他加入了青山区志愿服务群。进群当天,群里就已经有了100人,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群已经扩大到了300多人。

贾威说,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群里有没有“接龙”——一个任务发布出来,底下马上就会形成一条报名回复的长龙,“手慢根本抢不上”。

大家从线上聚集在一起,在志愿服务时才能相见,建筑师、装修公司老板、教师、行政人员……各行各业的人都出现在了这个“网友见面现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一群陌生人,在干活儿的时候,却格外地齐心。搬物资时,大家排成一条长龙接力,一箱七八十斤重的菜,过了十几道手,稳稳当当。

“如果不是参加志愿服务,我们根本不可能认识。”贾威说,他和一些在活动中相熟的群友有着特殊的默契,有任务,不用问“搞不搞”,都是“一起一起”。“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志同道合的我们,真成了生死之交。”

作为志愿者,让贾威最感动的是,他们传递出去的温暖得到了温暖的回馈。在大桥上值守测温的时候,许多司机测完温,突然从车窗内扔出一些东西,有时是几盒口罩,有时是几袋面包,然后迅速离去。虽然一句话都没搭上,但贾威明白,这是他们对志愿者最诚挚的感谢。

志愿服务不但把志愿者们变成生死之交,更把这座城市的所有人变成生死之交。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受到感召,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之中,守望相助,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万钧是洪山区水务和湖泊局党政办的一名干部,从2月6日开始,他下沉社区,接管洪山区珞南街元宝林社区玉兰苑小区南区。他和物业公司一位经理、3个保安,要负责服务和管理212户598位居民,仅靠他们自己,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他在小区群里发起了招募志愿者的倡议。

最开始,万钧说的是招募党员志愿者,很快就有二十五六位党员报了名。紧接着,许多不是党员的居民也纷纷要求加入,一下子就集结了58名志愿者。他们给自己拟定了一个。

口号。

——“我们是玉兰苑南区志愿者,我们在一起。”

玉兰苑小区的居民大多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教职工,志愿者很多都是教授、高级知识分子,在万钧看来,他们都“比我有才华有知识有能力”,但没有一个人拿架子或是“掉链子”。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副教授范琼自告奋勇担任统计组组长,统计和分析需要照顾的家庭以及住户需求;武汉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项凡毛遂自荐担任帮扶组组长帮助老年住户,还发挥外语特长联系留学生住户……志愿者的团结和奉献精神,让万钧感动不已。

“前天我组织了一次拉网排查,一下子来了21名志愿者,分头挨家挨户上门逐一核对。大家都是冒着危险在为小区的居民服务,我常常被他们感动得偷偷流泪。”万钧说,“他们平时就是邻居中的某一个人,也许互相都不认识,但在这个时候为了他人,都勇敢站出来了。”

有志愿者这样说,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出现;不需要我的时候,我退隐江湖。志愿者就是这么一群可爱的无名者,积极奉献,不求回报,甚至不求留下一个名字。但他们依然留下了什么,爱和善意已经悄然播种,我们期待着春天来临时绿树成荫。我们不认识你,但我们要谢谢你,我们的志愿者!

“医生,请离我远点。”

武汉一名患者的这句话让医生红了双眼,也让无数人泪目。

让医生远点,是担心传染,是希望“他们为更多武汉市民护佑生命”。

“一个人撑起一片天,一颗心温暖一座城……”很多人这样留言。

在这座城市,这些天来,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位可敬而善良的患者,只是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里普普通通的一个。

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改变了这座城市,也改变着这座城市人民的精神气质。

疫情催人急,家国共同体。每一天,无惧风险的白衣战士、奋不顾身的人民警察、日夜守望的社区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这座城市的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展现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一起书写大我!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只要同志们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饱含深情,令人振奋!

致敬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每快一秒钟,就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

正常的生活被疫情骤然打断。

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武汉进入“战时”状态。

病毒凶险,防控迫在眉睫。

疫情吹响集结号,直面生死大考。从1月23日起,来自全国各地及军队的医务人员紧急奔赴武汉,支援范围也扩大至湖北全省。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系统先后共派出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和武汉,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接力!为不影响工作,一些医护穿上了尿不湿;为节省防护服,很多人由4小时一班改为6小时一班……白衣为战袍,他们就是最美逆行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上,一座城市,短短数日,迅速集结4万多名全国一流的医务人员,可谓创造了一种奇迹!

应收尽收,刻不容缓!党中央发出动员,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指导督查湖北省特别是疫情严重的武汉,对确诊、疑似、密切接触和发热等“四类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对他们进行分类集中收治和隔离。3000余个社区、7000多个住宅小区、13800多个网格全面发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4.45万多名干部党员职工下沉社区,“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开展拉网式大排查。

“钢铁书记”王琼冲在最前。在江汉区满春街中大社区,37岁的社区党委书记王琼拖着打了一块钢板、三颗钢钉的右腿,带领12名网格员逐户排查,一天下来,右腿从膝盖肿到脚踝。

“每快一秒钟,就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从位于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发热门诊,到集中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再到定点医院,一套分级分层的收治、隔离、诊疗体系快速形成。

武汉保卫战全面打响!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夜以继日,定点医院改造分秒必争,方舱医院扩容全速推进。

宁可让床等人,不能让人等床。中央指导组多方奔走,建院增床。一个个小区封闭起来了,数万名患者、密切接触人群走进了医院、隔离点。截至2月22日,武汉市定点医院已筹集27199张床位,已使用23223张;方舱医院已建成开放15家,开放床位13348张,已使用9279张。“人等床”的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

“关键时刻,我们要当群众的主心骨!”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门口,刻在巨石上的这8个大字,这个时候更有千钧分量。

武汉市江岸区新村街道为群社区副主任刘娟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为转运社区病人,她来过多次。一个月前,该社区书记因感染被隔离,刚做完手术的她顶了上来。武汉市对小区24小时封闭管理之后,她带着9名社区工作者日夜坚守岗位,把封闭管理严格落实到位,每天工作到凌晨。她甚至作了最坏打算,把农村父母的赡养问题都向老公作了交代。

刘娟总喜欢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红色代表胜利!没有什么沟沟坎坎是过不去的!”刘娟说:“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带着大家冲过这道沟坎,绝不退缩!”

非常之时,非常之责。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英雄的武汉人民不惧艰险,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这件事我没有告诉明昌,我觉得没必要,哪里都是战场!”疫情暴发之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张旃瞒着丈夫李明昌,向医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前曾经参与过抗击非典的她,如今再次主动请缨,冲到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筛查发热病人的第一道关口。这个春节,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左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袁伟和同事们都是在一线度过的。1月27日,中心一下子涌入近500名病人,超出平时接诊量数倍。“当天基本没睡觉,直到下半夜才趴着睡了会儿。”一位同事累病了,袁伟二话没说,第二天就替同事顶上。“非常时期,不能考虑更多,我们都在党旗下宣过誓,现在就是践行誓言的时候。”袁伟说。

社区是第一道防线,党员干部就是第一道守护者。在街头,在巷口,在楼宇,许多党员干部日夜忙碌,抗击疫情。

社区一线,防护不够专业,人员构成复杂,感染风险较大。抗疫战斗打响不久,洪山区洪山街井岗社区组织党员逐一“结对”有发烧症状的居民,随时跟踪病情,了解生活需求,提供细致服务。“我们也知道危险,但不这样做就不放心。关键时刻,我们要当群众的主心骨!”井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蔡桂芬说。

力争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有1.6万余人,距华南海鲜市场仅2公里左右,疫情比较严重。多日来,社区党委书记董守芝就没睡过踏实觉,每天忙得像陀螺。她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地毯式排查,同时给居民送药送菜。“隔着门缝看他们一眼,我都会心安一些。”董守芝说:“1万多户居民,哪怕漏掉一户,后果都不堪设想!”

既是守护者,也当贴心人。江汉区民意街多闻社区有位60多岁的婆婆,平时与儿子一起生活,儿子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社区党总支书记田霖成了她的倾诉对象,有时深夜打来电话,一说就是一个小时。无论多累,田霖总是耐心倾听,有时还陪她一起哭,“这个时候,不管群众提什么要求,只要我能做的,都要尽力去做。我们是街坊,也是亲人。”

付出一腔情,换来一片心。前些天,武汉突降大雪,汉阳区龙阳街芳草社区的工作人员和下沉干部全天冒着风雪,为进出居民量体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很多居民看到后给社区打来电话:“风雪太大,外面太冷,你们赶紧找个地方躲一躲吧。放心,我们在家里还好。”

“当时我们都很感动,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芳草社区党支部书记杜云说,“听到居民这样说,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人心都是相通的,真心为群众着想,他们一定是能感受到的。”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五

近期,中国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全国乃至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这场疫情的防控中,无数的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以及普通市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经历和亲身感受,从五个方面总结和表达我对武汉疫情重大事迹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说的是武汉疫情重大事迹中那些逆行的医务工作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感动。他们塑造了一个个英雄形象,不辞辛苦,不计回报,投身到抗疫一线。他们不仅是医生和护士,更是一支勇敢的队伍。无论是昼夜不分的悉心照料,还是一次次的冲锋在前,他们都展现了自己的担当和使命。他们是一群普通的人,但他们的行为和精神在这场疫情中变得非常特别。他们的付出和牺牲不仅仅是为了生命,更是为了传递希望和温暖。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深感震撼,也令我铭记于心。

其次,武汉疫情重大事迹中社区工作者的付出同样令人佩服。在疫情暴发初期,武汉市各个社区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组,社区工作者成为了抗疫一线的中坚力量。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社区防控工作中,迅速组织居民做好防护,做好科普,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们昼夜在一线巡查,帮助居民解决各类问题。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毅力面对重重压力,尽职尽责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他们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我国的社区防控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第三,武汉疫情重大事迹中许多普通市民也作出了令人钦佩的努力。在这场疫情中,许多人主动放弃春节假期,自愿参加志愿者服务,为疫情防控提供各种帮助。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买菜、买药、送餐、帮助医务人员等等,为那些在防控一线的人们提供了便利和帮助。这些志愿者们在这场战“疫”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面貌,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此外,武汉疫情重大事迹中也存在一些应该反思和改进的地方。例如卫生健康系统的部分管理不严、防护设备的不足等问题。尽管我们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应该对疫情中的不足和问题加以反思,做到及时总结,持续改进,以提高我们的应对能力。这场疫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促使我们加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危机管理和应对能力,为未来类似疫情作出更好的准备。

总之,武汉疫情重大事迹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启示。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应该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对于政府和相关部门来说,更应该加强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六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的春节,祖国的上空乌云密布,大地一片肃杀与冰冻。我听不到往年鞭炮的炸裂,也看不见大人们的笑脸。每一个跳动的数字都让我不寒而栗,这段时间我一直关注着新闻,也一直关注着您。.。.。.

84岁的您,满头银发,一丝不苟,镜片的背后是您坚定的目光和刚毅的脸,看了就叫人肃然起敬,爸爸说,“国士”也!

这个春节疫情肆虐,不外出,不瞎逛,安安静静地读一本好书,不给大人们添乱,我想,这也就是我唯一能做的。

这个寒假我重读《小王子》,一直认为这是一本肤浅的书,这次重读,我从字里行间读出了它的深刻,明白了它是一本优秀的哲学童话名著。名著的价值就在于,每个人都可以从各个角度解读,每个人都可找到故事中自己的影子或启示。

再读《小王子》,我读出了四个字“协同成长”,在我的生命里,父亲就是我的小王子,我就是他可爱的小狐狸,我真心的感谢父亲的驯养,父亲的陪伴!

2月4日,立春,而张家口的春天格外的寒冷。这天,我没有睡懒觉,早早的起来和爸爸一起剪“春”字,一朵、两朵、三朵、四朵。.。.。一朵朵鲜红的“春”字,就像一朵朵娇艳的红梅,落在了我的书桌上,也落在了我的心里。

我双手合十,在心中默念,立春,愿阳光驱散阴霾,还我一个春暖花开的中国,还我一个樱花灿烂的武汉,还我一个明媚的张垣!当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双眼噙满了泪水。.。.。.

向钟爷爷致敬,这是我写给您的一封信,一封您收不到的信,因为我已经把它永远地存封在了我的时间胶囊里,时刻的读一读,时刻的看一看,我今天所写下的文字。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七

“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万众一心,遏制疫情,我们可以!”“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坚决请战上一线!”疫情面前,武汉和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们,在“请战书”上写下一条条滚烫的话语。

【战地。

日记。

】党史文献青年:在值班值守中贡献青春力量。

冯宗仁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办公厅秘书处一名年轻同志。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细落实院务会、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当好全院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员、应急值守工作的调度员、疫情防控一线窗口的战斗员,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贡献。

从容应对,摸清底数,做全院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冯宗仁同志主要承担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疫情防控工作信息联络员的任务,他通过微信群、电话联络等方式,及时向全院各部门及直属单位传达院务会、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转发相关信息40余条。按照院务会、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建立疫情防控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的要求,每天对全院1000余人的行程、返京时间、健康状况、家人情况、小区情况等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对大量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鉴别,提出需要特别报告的事项。每日向上级部门和属地报送全院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信息,确保内外双线畅通。通过冯宗仁同志大量扎实和细致的工作,使全院干部职工及时了解掌握了上级的有关精神、防控知识,稳定了思想情绪,同时使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准确掌握了疫情防控底数,为做好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尽心尽职,全力协调,作全院疫情防控应急值守工作的调度员。

按照工作职责,冯宗仁同志负责院总值班室排班工作。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把总值班室应急值守工作视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及时收发和处置各种公文。对于春节前后安排的共70名值班员,确认是否能够按时就位,对于一些因居家隔离等原因不能按时参加值班的同志,认真进行协调安排,调整值班次序,确保始终有人坚守岗位。及时督促协调全院各部门及直属单位领取防护物资,每天对值班室喷洒消毒液,进行全面消毒,保持值班室良好的卫生环境。经过冯宗仁同志的积极努力,院总值班室工作做到了人员不断档、工作不误事,为全院防控、业务、保密工作“三不误”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动担当,认真负责,做全院疫情防控一线窗口的战斗员。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所在处的其他同志有的因外地返京居家隔离观察,冯宗仁同志主动承担起处里的日常工作,按照领导指示要求,积极稳妥应对处理各种情况,为全院正常有序运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冯宗仁同志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家里也有一些急需办理的事项,但在疫情防控重大任务面前,他没有犹豫、没有推托,自觉克服家庭困难,全身心投入工作。冯宗仁同志作为一名普通干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勇于担当,认真负责,真正做到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战地日记】战“疫”中的环保人,用坚守诠释初心和使命。

李东一是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室工程师,她的爱人任明,是大兴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队长,两人都是共产党员。农历除夕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肆虐。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他视疫情为命令,视防控为己任,舍小家顾大家,主动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她在做好水环境监测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挑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担子。他们用坚守诠释着初心和使命,尽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风采。

他顾大家,我顾小家。

腊月二十七日,大兴区生态环境局任命任明为局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组长,并带领工作组成员对全区四个设立发热门诊的医院及重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帮扶,切断病毒蔓延扩散渠道。任明深知此次任务非同寻常,直接与病毒感染的废物和废水接触,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危险,正愁该怎么跟妻子解释,同为生态环境工作者的李东一就表示:“你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党员干部,是组织培养出来的,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那就要挺身而出,没有理由退缩。我更多的是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且你放心,我会好好支持你,打理好家里的一切,你在一线安心工作,也要保护好自己。”

带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从这天开始,任明在家庭和事业的抉择中又一次选择了后者,而这一战就再也没有回家,一直站在了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

他防控病毒,我守护碧水。

防控疫情阻击战打响的当晚,任明紧急安排部署,规范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杀菌消毒,阻断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粪便和污水扩散传播;在建立机制,统筹调度的基础上,每天还要带领党员奔赴一线,加强对全区医疗废物、涉疫生活垃圾和废水的处置、排放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检查、科学指导,有效消除感染性污染源向环境转移的风险。

爱人积极奋战在一线,李东一则坚守在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阵地。虽然每日按要求居家办公,李东一手头的工作一点也没耽搁。她深知,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为了确保在抗击疫情期间地表水监测数据的真、准、全,相关工作更不能放松和懈怠。她认真负责做好防疫期间地表水数据核定及评价,同时积极参与到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抗疫调度工作中来,每天守在电脑前,就怕错过群里的消息,甚至到深夜都还在为协调水站运维保障而忙碌着,为的就是确保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稳定运行。

他冲在前线,我守护后方。

面对疫情蔓延、病毒威胁,任明作为专项组负责人,承受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从受领任务开始,没有休息过一天,每时每刻都处在高度戒备当中。特别是在一线督导检查的现场,他马不停蹄,每天几乎吃不上一口热饭,睡不上一个好觉。现场归来,他还要关心照顾其他队员的个人防护和身体状况。

爱人在前线拼搏的时候,李东一选择在后方默默的守护。在完成总站安排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她也担负起照顾母亲和孩子的责任,每天辅导孩子功课、料理家务。虽然辛苦,但是每当想到全家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做出应有的贡献,心里就觉得很踏实、很欣慰。

他们6岁的女儿平时最喜欢画画,有一天女儿递给她一幅画,说画的是他们一家,看完她瞬间落泪:左边是妈妈在家里电脑前办公,孩子在身后默默的看着;右边是爸爸下班后来看望她们娘儿俩。这幅画的背后还有个小故事,她爱人担心自己每天的工作容易接触到病毒,说自己没什么,就是担心家里体弱的老人和孩子,于是建议她和老人孩子一起住,自己单独隔离,于是就有了画中右边的内容。虽然看起来简简单单一幅画,却画出了爸爸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样子。

在这场抗疫战役中,李东一和她的爱人是所有生态环境铁军的缩影。所有生态环保铁军们以“若有战、招必回、战必胜”的信念,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定站在抗击疫情的前线,视疫情如命令,充分体现了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铁军情怀。最危险的地方,从来不缺英雄的身影,生态环境铁军也是这场战役中的“最美逆行者”!

【战地日记】架起守望相助、协力抗疫的“同心桥”

2月10日,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运输信息化事业部总经理王淑芳彻夜未眠。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企业复工复产在即,农民工返岗运输保障任务艰巨。当日下午2点多,王淑芳工作室接到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来电,“明天上午10点,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上线农民工返岗包车管理功能,能不能实现?”“能!”接到任务的王淑芳语气温柔而坚定。

此时,留给他们的时间已不足18个小时。王淑芳带领工作室团队,与时间赛跑,连夜对系统客运接驳功能模块进行技术改造,同步开发测试,如期上线应用。上线仅3天,该功能就服务农民工返岗包车42趟次,搭建起农民工返岗跨省包车管理的实时信息共享通道。

全国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全国互联网道路运政服务系统……这些面向社会服务的系统,犹如一座座“同心桥”,连接起交通人与人民群众同心战“疫”、守望相助之心,汇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之力。

作为这些系统的技术开发和保障团队,王淑芳工作室团队坚定信念,冲锋在前,当好服务和保障百姓出行、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防疫物资运输车辆调度和在途运输、网上业务办理的技术排头兵。

24小时在线保畅12328。

“您好,我有一批口罩想捐赠到武汉,请求协助运输。”

“我有一辆轻卡货车,如有运输医疗物资需要,愿意无偿提供运输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12328电话系统相继开设“疫情防控物资运输保障专线”“疫情防控物资捐助协调专线”,每天都会接听很多这样的来电。

电话两端,携手战“疫”。据统计,截至2月16日,12328电话共受理疫情防控有关电话业务22.07万件。每一次焦急的询问、每一回热心的捐助、每一个温馨的建议,都让王淑芳深有感触:“没想到12328电话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保障全国12328电话系统稳定运行,王淑芳和工作室团队全力以赴,24小时技术值守。

王淑芳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孩子期待已久的家庭旅行,不得不再次“泡汤”。团队成员弘扬和践行劳模精神,坚守岗位,以专业的能力及时处理好每一次突发问题。

为了更好发挥12328电话倾听民声、畅通民意、汇集民智的作用,王淑芳带领工作室团队对疫情期间的12328电话业务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百姓主要关注的问题集中在疫情路况、公共交通疫情防护等,并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公交车等公共场所加强防护措施等方面给出建议。团队及时将这些信息分析上报,为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支持。

“我的道路运输证在2月5日已过期,现在无法通过系统正常发起业务申请。该怎么办呢?”2月7日,司机田师傅通过全国互联网道路运政服务系统客服qq群求助。

按照线上业务办理规定,道路运输证超期需要去办事大厅窗口办理。考虑疫情期间情况特殊,王淑芳主动与业务主管部门和车籍所在地运管部门沟通协调,带领团队加班修改程序,对系统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调整,确保疫情期间办事人只需在“网上服务厅”办事。

该系统可谓“临危受命”。系统于去年12月31日上线试运行,按照正常工作流程,试运行期间只需收集问题,正式运行前一次性解决。“疫情就是命令,我们直接把试运行当成正式运行。”王淑芳带领工作室团队白天保障系统使用,每天晚上8点后进行技术改进,确保问题绝不过夜。

工作室成员刘利静是负责系统开发的工程师,也是2岁孩子的妈妈。她回忆:“在一次次哄着孩子说工作马上就完却又一次次食言的过程中,娃学会了新的表达方式——‘妈妈工作完了没?’”

“特殊时期,我们不只是技术团队,还是服务窗口。”王淑芳这样要求工作室团队成员。

每天,线下服务电话不断响起,大家的手机里300多人的客服qq群、与各省系统技术对接的微信群、与各省业务管理部门对接的微信群常常“刷屏”,王淑芳和工作室团队成员总是第一时间回应技术问题。

线上线下24小时技术值守和服务协调,业务咨询“件件有回复”,待解决问题“件件有跟踪”,已解决问题“件件有记录”。截至2月16日,共办理业务12700多件,“相当于群众少跑了一万多次”。

“业务办理非常快,给业户节约了时间,节约了成本!”“对初进系统的企业很细心的指导,审验速度快。”“服务人性化,一件事网上一次办好,棒。”……1400多条评价,好评率达到99.16%,这让王淑芳和工作室团队成员一扫疲倦。“这既是对我们的评价,更是对我们的期待。”王淑芳说。

时刻思考如何做得更多。

对于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领路人王淑芳来说,疫情期间怎么让信息化发挥作用,如何做得更多,是她时刻思考的问题。

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在疫情期间承担着运输保障的重任。随着疫情变化,“两客一危”车辆上线率1月22日开始明显下降,2月9日开始逐步上升,目前仍处于低位。数量虽不多,但每一车都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必需品、重要的防疫物资,每一车都是人们安全畅通出行的愿望,不容有半点闪失。“此时的联网联控系统,联的是信息,通的是信心。”

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陆续向王淑芳发来求助信息,提出如何实现线上车货快速匹配、疫情严重地区车辆精准跟踪等实际难题。

凭借技术保障联网联控系统的经验,王淑芳工作室帮助企业加强疫情严重地区车辆管理,提高运输组织效率。

与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打造危化品运输车辆管理服务系统,在疫情期间给石化行业企业免费提供预约排队、疫情严重地区车辆查询、运输车辆调度等信息服务。

与新希望集团运荔枝科技公司合作,联合打造冷链运输信息调度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合,为疫情地区提供义务运输服务。截至2月16日,王淑芳工作室配合运荔枝公司,保障运输各类民生、防疫物资95车次,累计超过1500吨。

2月1日以来每天值班在岗、手机24小时在线,运维管理多个系统,做好工作室疫情防控……已经连轴转的王淑芳总觉得还不够,她说:“我们不能像医生一样奋战在最前线,不过团队开发管理的信息系统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也算是尽自己微薄之力吧。”

冰雪终将消融,静待繁华盛开。“我将带领团队,不忘初心,把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使命放在首位,放在心里。”目前,王淑芳正带领工作室团队奋斗在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应用升级整合之路上,以信息化手段守护好抗击疫情的座座“同心桥”。

【战地日记】一场战“疫”,一个家庭三份“坚守”

——“税务家庭”携手逆行战疫情。

“车抛锚了,你能过来带我去村民家吗?外面雨实在是太大了”“不行啊,我还在区里开复工复产会议,你自己千万要注意安全。”

滂沱大雨的夜,被疫情笼罩的温州街头,三垟街道防疫工作第八片组负责人黄芒芒挂断丈夫电话,弃车走向她排查的小区。鞋子迅速湿透,鞋垫也泡烂了,寒冷漆黑空无一人的黄屿大道上却依然传来卟哧卟哧的脚步声……而此时,她的丈夫仍在30公里外的滨海,为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奔走忙碌着!

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疫情阻击战中,携手并肩战“疫”线的夫妻档屡见不鲜,黄芒芒和她丈夫陈芝雅便是其中之一。作为生活的伴侣、抗疫的战友,他们在各自的战场上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忠诚、用脚步丈量担当。

黄芒芒是温州市税务局下派到三垟街道挂职的一名分局副局长,自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20天工作超长待机、36小时连续作战、暴雨夜坚持战斗排查、凌晨五分钟紧急集合已经成为她的工作常态,设卡口、守阵地,她主动担当;走住户、核实情,她冲锋在前;抚人心、送关心,她耐心细致,她以朴素务实的作风,坚守在抗疫执行一线,成为街道阻击疫情力量中的铿锵玫瑰。

“她战斗在防疫的前沿阵地,说不担心是骗人的。自大年初三返岗到位后,她便跟吕家岸村村干部和村民一起‘村自为战’,经常伴着黎明离家,踏着夜色才回来。”谈到妻子,陈芝雅坦言,自己非常担忧,“我们两个最近都忙,经常没有时间电话联系问候,接通后也只能匆匆报一声平安。虽然担心,但此刻我们只能相互支持,我们都是税务干部,党有号召,我们必有行动。”

陈芝雅,作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的主要负责人,也是有着党龄的“老党员”,疫情防控期间已连续在岗18天。返岗第一天起,干部职工居家是否无恙、单位风险内控是否到位、抽调一线干部防护物资是否充足等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保障区局周全是他肩负的重担。2月初,当获悉辖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交通干警等工作者缺乏口罩等必要医疗物资后,他心急如焚、担忧不已,于是日夜奔走寻访爱心资源,并成功邀得浙江至爱公益基金会的大笔捐赠。为了能让物资尽快送达一线,他又化身“快递小哥”,忙碌的身影奔走在机场、高速路口、物流中转站等物资收发点,提货、盘点、运送、分发,争分夺秒节约转运时间。截至目前,从他手里传递至抗疫一线的各类医疗物资有136箱,其中2245件防护服为前方5所医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抗疫路上,他用初心擦亮党徽,用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

当夫妻两人各自坚守在自己的防疫岗位上时,独守家中女儿却悄悄地在公益网站上报了名,她一边一日三餐啃着面包,一边连线武汉,用她所学的心理学专业为远方那座苦难的城捎去一丝的抚慰。说起女儿,夫妻两人充满内疚的语言中又掺杂着些许自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不同的战场,这个三口之家共同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坚守、使命和责任,上演“最美”逆行!

【战地日记】保障业务运转他们的服务很“硬核”

“李科长,我们处有同志今天下午要去单位处理紧急文件,但他的车子接到禁行短信,请问可否派车支持?”“我们处有员工值班,明早要用车回家”……自武汉市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停运公共交通并实施交通管制以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后勤服务中心车管科科长李景玉每天电话、微信响个不停。他和10名驾驶员从1月24号至今在武汉三镇奔波接送值班和加班人员每天多的20多台次,少的也有10多台次。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国库、支付清算、科技、外汇管理有关处室等许多业务部门为了引导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划拨防疫专项资金在业务一线奋战。这背后,有着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的默默付出,他们为业务运转提供了坚实保障。

上传下达,政令畅通。

阴暗的天空下寒风瑟瑟,往日繁华的街道上空空荡荡。大年三十,当家家户户吃年夜饭的时候,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机关大楼里,办公室机要保密科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们戴着口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收发文。

办公室是沟通上下、联系左右的中枢,也是机关的参谋中心、信息中心。为支持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负责综合协调、制发公文、信息上报、新闻宣传、应急值守和管理公章的工作人员时刻待命。

每天,办公室都做好应急值守管理,组织安排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收集了解湖北辖内干部职工身体状况,认真落实疫情日报制度,按规定向总行和地方党政部门报告。自1月20日以来,坚持每天向总行报告情况,接收总行和湖北省政府防控疫情各项指令,始终保持了与总行、省政府的信息渠道畅通。了解到职工患病情况后,及时向分行党委报告,配合分行党委做好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帮助患病职工解决就医、生活等实际困难。

病毒无情人有情,特殊时期人民银行系统内外的许多单位伸出援手,向湖北慈善、医疗机构和分行捐款捐物。千头万绪,办公室员工想方设法与捐赠方和受赠方联系沟通,积极协调落实,确保善款和物资用在关键地方。

为鼓舞干部职工士气,宣传战“疫”一线的人物、事迹,发布金融支持抗击疫情各项政策,告知公众特殊时期的金融服务渠道,回应群众对金融服务的关切,办公室借助主流媒体和分行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先后发布了20多篇新闻报道。

在这里,有的员工家属是抗击疫情一线战斗的医生,自己还克服困难和其他同事一道做好各类报告、请示、信息等文字材料起草和报送。有的员工在小区封闭的情况下,接到紧急文件需要盖章的通知后,做好防护立即赶往办公大楼。有的员工担忧自己频繁出门办公给家人带来风险,只得另觅住处自行隔离,默默品尝着孤独......他们的坚守和付出,就是为了特殊时期让中枢神经有效运转,上传下达的政令畅通。

车轮滚滚,运送战士。

1月23号这天,李景玉正准备高高兴兴按计划回恩施与父母过春节,突然得知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决定放弃回恩施并立即通知要去外地过春节的驾驶员,说今年春节期间可能有任务,希望大家自愿留下。正在执行任务的8位驾驶员全都留下了。

1月23日10时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1月26日0时起,除经许可的保供运输车、免费交通车、公务用车外,中心城区区域实行机动车禁行管理。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后勤服务中心车管科驾驶员开始了一场艰难的鏖战。

政务值班、应急加班、国库拨款、支付清算、安全保卫、科技保障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背后是驾驶员们早出晚归,每天接到的任务多达20多次。餐馆关门,驾驶员就自带方便面、饼干,解决一日三餐。等待期间,办公室气温很低,驾驶员就到超市自费购买取暖器取暖。公务用车坐的人多,容易产生交叉感染,驾驶员就每接送一个人,立即进行车辆消毒。司机陈磊住在某部队家属院,得知该家属院要封闭严禁所有人进出后,想到自己是党员在这紧要关头不能影响工作,当晚他就搬到另外一个小区居住。

2月中旬,司机班负责接送的一位员工确诊染上了新冠肺炎,第一批执行任务的司机们全都要主动隔离观察。一声召唤,第二梯队的2名司机迅速到岗,接替任务。这支不怕牺牲、勇担使命的团队在最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分行机关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防控物资,多方保障。

1月21日,觉察到疫情的变化,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后勤服务中心当机立断为机关各处室预先发放了口罩和消毒液。此后,又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采购口罩和消毒液,以满足员工和大楼疫情防控的需要。在了解到九州上医馆推出适用于健康人群预防病毒性肺炎及流感的中药预防方后,后勤服务中心副调研员于乐和女员工雷蔚等同志四处奔波,多方努力,请九州上医馆熬制了1800副中药汤剂,于2月4日发放给机关职工、离退休老干部以及物业公司人员。她们还主动配合处室主要负责人,严格管理,拟定分行机关防疫物资的发放方案,管好物资,目前防疫物资库存充足、管理有序、账实相符。这些物资为武汉分行各条战线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月30日,396办公区后勤保障科科长曾彦来从武汉分行机关领取防疫物资后,立即赶到396办公区进行分配,并详细介绍物资使用方法。自从疫情发生,他就主动请缨,连续10多天带领14位物业人员承担起396办公区防疫期间的现场后勤保障工作。组织定期对办公区公共区域包括走廊、楼道、卫生间、电梯间、餐厅等处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杀。

中药汤剂保质期短,为了把中药汤剂和防护品及时送到离退休同志手中,武汉分行离退休干部处处长王晓虹顾不上照顾生病的父亲,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和副处长翁康平动员各自的丈夫,与全处同志一起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跑遍武汉三镇给在汉的205名老同志送去了防护品和中药汤剂,老同志们十分感动。特别对年纪大、身体差、独居的老同志,该处定期逐个电话联系,询问身体情况。

供水保电,确保运行。

在这个非常时期,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机关大楼里每天都有这样一群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他们就是大众物业武汉分公司驻扎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机关大楼的员工。

食堂不能提供饭菜了,餐馆商店也关门了,物业公司值守人员就每天吃泡面。保洁人员坚持每天清理大楼产生的垃圾,避免细菌滋生。安保人员每日对进出车辆管控,对进入人员测量体温,不放一个发热的人员进入。维修配电值班人员每日对大楼水电设施设备检查,随时为加班的干部职工做好水电供应和维修保障。2月15日当天,武汉八级阵风,大雪纷飞,武汉分行清算中心值班室接到总中心电话,他们监测到武汉ccpc(城市处理中心)信号波动。得到消息后,物业公司驻武汉分行项目经理王庆贺马上冒雪赶到现场,发现是积雪覆盖了设备造成影响,于是立即行动进行清扫,使得设备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据了解,王庆贺的家就在机关大楼附近,可是从大年三十起,他就一直坚守吃住在大楼,每天对大楼各区域进行消杀,在每个楼层的电梯入口安装面巾纸盒,防止员工按电梯交叉传染。只要看到处室有人来加班,他就主动对该楼层公共区域及加班办公室内进行跟踪消毒。这期间,他负责接受捐赠物资十几次,督促门卫严格对进入人员体温检测把关,有时配电值班人员因出行受限不能值班,他立马顶上。他们是一群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但在疫情面前,始终冒着风险去维护自己的那份责任,牢牢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八

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势异常严峻。在这个关键时刻,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开始,人们对于疫情的不明确性和危害性感到恐慌,加之信息流通不畅,很多人心生担忧。但是,上海人民迅速意识到,只有积极应对疫情,才能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第二段:上海人民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

在疫情面前,上海人民展现了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各行各业的人士纷纷响应,主动行动起来。医护人员不惜生命冒险,全力以赴拯救患者的生命。志愿者们也纷纷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协助各类社区、酒店等机构进行疫情排查和线下服务。在这个关键时刻,上海人民团结一心,打造起强大的抗疫战线,让疫情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段:上海社区的艰辛付出。

上海的社区在抗疫中,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主动上门排查,及时发现患者,隔离疑似患者,保障社区的安全。他们辛苦工作,往往连轴转,付出了自己的时间和努力,践行了社区的服务宗旨。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社区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个上海居民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第四段:上海防控机构的高效运作。

上海建立了高效运转的疫情防控机构,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动员全市范围的人民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各类防疫设施和物资迅速集结,使得上海能够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这些高效的运作,为全市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五段:坚定对未来的信心。

在上海的疫情防控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中国精神的伟大。面对未来,我们有理由坚定对未来的信心。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团结一心,遵守规定,勇敢面对困难,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毒,让上海重获安宁和繁荣。同时,这次疫情也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社会的脆弱性。我们需要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同时也需要更加重视公共卫生,做好个人防护,为未来的灾难做好准备。

结尾段:总结所思所感。

总而言之,上海疫情的感人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上海人民的凝聚力和奉献精神,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努力防控疫情的决心。这次疫情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扰,但也能够让我们从中领悟到很多东西。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卫生健康,同时也要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让我们一起迎接未来的挑战,让上海更加美好!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九

近期,中国各地都在努力抗击新冠疫情,其中武汉作为疫情发生最严重的地区,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不遗余力地付出着自己的力量,其中武汉的青年们更是表现出了自己的坚定和担当。在这场抗击新冠疫情的战争中,武汉青年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许多深刻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青年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武汉青年志愿者们是最为勇敢和无畏的。许多青年志愿者不顾自身健康,毅然投身到前线,协助医护人员筛查患者、送药、护送患者等工作,为武汉人民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和希望。在此过程中,青年志愿者们的临危不惧、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第二段,武汉青年防控疫情的坚定态度。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武汉青年们表现出了从容坚定的态度。他们克服了心理恐慌和压力,发扬自己的职业精神和责任心,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毫不犹豫,决不退缩。这种坚定的态度不仅仅是精神上的鼓励,更是实际行动上的体现,让我们看到了青年的力量和智慧。

第三段,武汉青年在疫情中的自我成长。在这场疫情中,青年们也获得了自身的成长。他们学会了如何自我保护和预防疾病,如何面对危机和灾难,也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这种成长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是思想和心灵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们也明白了更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段,社会对武汉青年的支持和鼓舞。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中,社会各界都对武汉青年表示了极大的支持和鼓舞。他们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和资金的援助,更是关注武汉青年的精神鼓励和关爱,这些支持和鼓励让武汉青年充满了信心和勇气,更加坚定了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第五段,展望未来,武汉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虽然在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青年们将会不断拼搏和奋斗,共同打赢抗击疫情的这场仗。我们也相信,未来的青年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抗击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也是一场考验青年的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武汉青年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的态度和不断成长的动力,也给全国青年以极大的鼓舞和启示。这场疫情无疑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青年的力量和担当,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共同战胜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大家共勉!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十

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了全国,14亿人过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春节,看到一线战疫英雄们的先进事迹,让我明白我们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1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全国上下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局面。

示,强调要把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各方面力量支持疫情防控作为重要保障,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关键着力点,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强调务必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爱护,落实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落实工资待遇、临时性工作补助、卫生防疫津贴待遇,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总书记对疫情防控的重视,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关心,浸透字里行间!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们勇敢“逆行”、连续奋战,有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关心爱护广大医务工作者,体现了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切浓厚的关爱,也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医务人员是最美的“逆行”英雄,也是平凡的血肉之躯,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他们是拯救生命的天使,也是生活中的人妻人母、人夫人父。处在疫情防控一线,与疫魔短兵相接,冲锋陷阵,他们冒着极高的被传染风险、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任务。攻坚时期、吃劲阶段,保护好医务人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普通群众,要对医护人员给予支持与理解,为他们构筑一个坚固可靠的“大后方”,让白衣战士心无旁骛地在一线冲锋陷阵。

病疫无情,人间有爱。这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医务人员们承受着极大的心理负荷,同时又面临着治愈患者、打败疫魔的焦灼与重压。前方要加强人文关怀,配备心理疏导力量,为医务人员提供释放压力,加强对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的关爱……着力从细节处、微小处给予医务人员关怀和尊重,努力做好各项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3上阵母子兵,抗疫亲姐弟——这是对值守在叶集区姚李镇关山村防控劝返点__母子三人的工作写照…“您好,麻烦把你的出行证明给我看一下,谢谢。__,你给登记一下。王磊,你给他们体温测一下”,看到她们母子三人娴熟的配合,卡点通行的效率那么高,周围的群众都翘起了大拇指点赞!这是每天发生在姚李镇姚关大道疫情防控劝返点上的一幕,这里是关山、漫山红和汇文三个村共同的出入口,涉及群众4000多人,出入人员多,需要24小时全天候值班,但村里人手少,把守任务重,这又是长期任务,需要人手多。参与每天值守的关山村干部邵玲珊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着让家里的两个子女也来帮忙。回到家里和两个孩子一说,“没想到他们听到后都非常高兴,说是正想着陪我一起上班呢,还能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出一把子力呢!”当天下午,__和王磊就走上全新的岗位,为防止疫情蔓延贡献力量。

一商议,就一起在2月9日捐款2000元给关山村,然后每天陪着妈妈,在村里为疫情防控干点力所能及的事。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母子三人的身影不是在村口的值守点,就是穿梭在村里做宣传,每天说的最多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不扎堆”,做得最多就是一家一户跑,一家一户讲。

“平时,我们姐弟俩都在外面工作,很想多陪陪妈妈,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一直到处出差,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弟弟也是在外面上班,到处奔忙,也很难回家。妈妈现在独自在家,天天在村里忙。平时一有空,我们都微信视频,算是陪陪妈妈,但心里还是想在妈妈身边多呆呆。但没想到,突然发生的疫情让我们留在了家里,实在没想到是以这样的形式在家陪妈妈、尽孝心!现在村里是疫情防控一线阵地,事情特别多,妈妈每天回来后都累得跟面条样!我和弟弟商量后,每天一起陪妈妈到劝返点值勤,到各个路口和村民组走访、宣传,也是非常充实的。这样可以一边多陪陪妈妈,一边还能为自己家乡做点贡献,一举两得哈。”这是关山村邵玲珊的女儿__的感叹,这几天,她一直带着弟弟王磊,陪着妈妈在姚李镇姚关大道疫情防控劝返点值勤,到其他村民组走访、宣传,在尽着孝心的同时,更多的是做着疫情防控宣传员的工作。

平时,邵玲珊同志积极投身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工作之余带起了一支农民广场舞队伍,在市、区大型赛事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造就了姐弟俩人的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现在,正是疫情防控非常时期,母子三人一齐上阵,共抗疫情保一方平安,他们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和好评,也带动了更多的人一齐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共同对抗疫情,一起保护家园安全。

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4武汉严重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个寒假注定过得不安稳。西乡也不例外,这座有着“小江南”之称的小城,像是被人突然按下了暂停键,原本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现如今仿佛消失了一样;原本热热闹闹的公园和广场也变得冷冷清清;原本可以和亲戚朋友一起聚会欢度春节,而现在只能呆在家里“望门兴叹”……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种病毒潜伏期长,以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被传染的可能性极大。在重大疫情面前,最先挺身而出的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为患者筑起生命防护之堤,让大家仿佛看到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温暖和希望。白衣天使们恪尽职守、临危不惧,穿梭在生死之间,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他人的生命。

在这个战场上,有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80多岁的老爷爷钟南山院士。已经耄耋之年的他,依然挂帅亲征,奔波在抗战一线,与新型冠状病毒战斗,真令人佩服!我们也要像钟南山那样,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刻苦钻研的人。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我们遇到困难,要勇往直前,用知识战胜困难。

我坚信这次疫情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必将战胜攻克,正所谓“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面对疫情,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听从指挥,做好安全防护,尽量避免出门游玩,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不添乱,为这次打赢疫情战役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抗战疫情一线感人事迹5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忧,挺英雄之傲骨,迎凛冽之寒风,集全国之创力,谋中华之复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终会筑成坚不可摧的长城。

的告别之际,歌舞升平,在繁荣之下,一场战争即将打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却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从武汉,到长江,再如洪水般一发不可收拾地席卷全国。绵延千千万万里的战线,医院里的彻夜灯火通明,无不成为这场战争的见证。但是,你看到了吗?在这里,在那里,在每个地方,到处都有逆行的身影。他们是不是无儿无女,他们是不是穷途末路,他们是不是早已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已经不再害怕致死的病魔。不,都不是。他们只是平凡人,同千千万万的大众一样,但他们又不平凡,他们是战士,是英雄,不畏生死的傲骨。

有些人在死亡面前泰然自若,不是因为他们不害怕,而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到底是什么,支持着他们的精神支柱,是责任,是勇气,是理想,更是信念。他们前仆后继,只为对得起心中那份大爱天下的心。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第一时间赶到抗疫最前线,前的那句“把重症患者都转移到我这里来”时至今日都是那么的震慑人心。无数的共产党员舍生忘死,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政府审时度势,计划国家的发展,大到每一个省市,小到每一个家庭,无不发出“武汉加油”的壮语。

是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我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民族,一个同仇敌忾,团结战斗的民族,一个充满希望,迅速崛起的国度,我大中华的复兴势不可挡。我看到的,一条巨龙,在世界的东方,在太平洋的海畔,正欲腾飞。

中华复兴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但五千年之悠久历史,无数次化解的灾难,足以给我们信心。我们携手,共渡这艰难困苦,然后,去奔跑,去拥抱,那最美的春天。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十一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无比特殊而且艰难的春节,没有走亲访友,也没有外出游玩,大部分人都很听劝地宅着,因为提建议的,是他。甚至于整个假期,钟南山三个字频频登上热搜,人们希望更多地知道,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他作何判断,又有何建议。

其实,刚开始我对于钟南山这三个字并不熟悉,但随着这次疫情的爆发,我渐渐认识这位伟大的人物。

前非典一役,敢医敢言让钟南山家喻户晓,也赢得了广泛的公众信任。而自那以后,但凡有急性传染病,广东省公布的防控组名单大多由他挂帅。即使年过八旬,也并不妨碍他走上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这一次,没有例外。连日来,疫情防控工作牵动人心,每个人都拿着标尺在测量。有质疑少数领导干部失职不作为的,有批评捐赠物资发放不及时的,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感慨,幸好1月20日这天,钟南山院士叫醒了大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晚,身着格子衬衫的钟南山出现在央视《新闻1+1》视频连线中,肯定了有人传人现象,证实有医务人员感染,坦言现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还很不够,同时提醒大众戴口罩有用,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十多分钟问答,丝毫不带虚的。事后不少朋友表示,直到此时才意识到疫情已然升级,应该提高警惕,而钟院士竟然已经是84岁高龄,视频中完全看不出来。直面疫情、关键发声,过去,还得是他。有媒体评价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1月18日,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接到通知连忙赶往武汉,1月19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晚上从武汉飞往北京,1月20日,列席国务院常务会,就如何遏制疫情扩散等提出具体建议。

这位84岁的老人真的很拼,为人民、为祖国、为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尊重事实甚于尊重的求实精神,鞠躬尽瘁的敬业奉献精神,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博爱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我们。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他来抵达武汉。有人他称为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而他只说自己是一个医生!

在这个灰色寂静的假期,这位老人,他像一座灯塔照耀着万千人民的心,也照进了我的心灵深处,使我内心燃起勤奋努力、永不退缩、敢于攀登的火焰!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十二

疫情时期,世界各地都发生了许多感人事迹。这些事迹不仅温暖了人们的心,更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坚强和勇气。我深受这些感人事迹的感动,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所了解到的一些感人事迹,并表达我的体会与感受。

第一段:疫情来袭,人们迎难而上。

疫情突如其来,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然而,在这个困难时期,许多人并没有退缩,相反,他们迎难而上,用自己的行动展现出了坚强与勇气。我记得,有一位年轻的医生在疫情初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一线基层防控工作中。他日夜奋战,用自己的医德医风和责任感守护着每一位患者。这位医生的无私奉献让我十分感动,也让我明白了“白衣战士”的责任与使命。

第二段:民众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

在疫情期间,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行动起来,展现了团结互助的力量。有一位社区的阿姨,每天帮助邻居们购买生活物资和药品,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大家的实际问题。她的善举感染了众多人,社区里的邻居们也纷纷加入到帮助他人的行列中。这样的团结和互助令人感动,也展现了人类在困难时刻的高尚品质。

第三段:关怀与温暖,缓解寂寞与恐惧。

在疫情期间,许多人因为隔离和封闭而感到孤独和恐惧。然而,许多心系他人的志愿者用行动证明了温暖与关怀的力量。我曾听说一个老人因为长时间没有和家人见面而感到非常孤单,但是一位爱心志愿者利用网络技术帮助他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让他感到家人的关心和温暖。这个故事让我明白,无论如何困难,人们的关心与关怀都会伴随着我们,给予我们力量。

第四段:精神寄托与共同努力。

在疫情期间,由于情绪的压力和不确定的未来,很多人感到精神上的空虚和寂寞。然而,有许多人利用他们的时间和爱好,找到了精神的寄托。有一位梦想成为歌手的年轻人,在家隔离的时候开始练习唱歌,并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歌声。他的音乐给了许多人快乐和希望,也证明了只要我们努力和坚持,就能找到生活中的乐趣和动力。

第五段:感受与启示。

疫情期间发生的各种感人事迹让我深受触动。我以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为榜样,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坚定自己的信念,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无论是医务工作者的奋斗,还是志愿者的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类的温情与真善美。我的体会是,困境并不是绝望的开始,而是勇敢和坚持的起点。面对困难,我们要保持信心和勇气,拥抱希望与未来。

总结:疫情期间,人们从困境中展现出了坚强和勇气。医生、志愿者、普通群众都用行动证明了团结互助的力量。疫情时期的感人事迹给予了我很多启示,我要向着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们学习,坚持信念,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能克服困难,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十三

白衣逆行,国士无双!非典时期,钟南山院士作为总指挥,奋战在抗击病毒的最前线。他的一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令人至今印象深刻。后,已经83岁高龄的钟院士只身前往武汉,带领大家继续抵抗新疫情。长久以来,他出没于传染病流行的最危险地区,也成为了国人最为信任的医者、学者,靠的不仅是深厚的科研储备,还有一副强健的体魄。

那场持续近200天的“非典”战役,不仅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众志成城,更让大家认识了我国呼吸病学的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前,67岁的钟南山院士,带领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非典的最前线,后,当新型冠状病毒引发全国恐慌,他再度挂帅出征了。

《新闻1+1》节目中,钟南山亲自向大家解读疫情最新进展,看到钟院士的身影,不少观众纷纷表示安心了许多。相信他的经验与实力,能够再次带领我们战胜疾病。“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这是人民日报微博对他的评价。

【适用话题】。

【相关素材链接】。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梁启超。

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4.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臧克家《有的人》。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十四

钟南山,中共党员,1936年10月出生,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钟南山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非典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并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

钟南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全国白求恩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7年当选党的十五大代表,为全国政协第八、第九、第十届委员。

钟南山,一个在“非常时期”家喻户晓的名字。

严谨、严肃,不苟言笑;率真、认真,魅力十足。

他是义无反顾的勇敢战士,

他是众望所归的道德楷模,

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着妙手仁心的医者传奇。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十五

尽管这样,却依然有人不畏不惧,挺身而出。

“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短短十二字,落地有声,铿锵有力。

十七年前,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站了出来。从非典出现到消失的一年时间里,他始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将自己的安危置外,不顾风险地救治病人、寻找治疗的方法。在上级说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是衣原体时,说非典得到控制时,他顶住压力,说了真话。他说:

“非典的元凶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

“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没有到位!”

两句话,犹如平地惊雷,响得叫人害怕。

非典消失后,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荣誉。他却重归于寂静。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今,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蔓延至全国,来势汹汹。耄耋之年的他不得不再一次出山抗击疫情。他告诫我们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在说这句话的两天前悄悄地去了武汉。在疫情面前,他同十七年前一样,实事求是。坦然道出这次肺炎会人传人,叮嘱大家出门要戴口罩。

他,犹如在无边阴霾中生出的丝丝光线,驱赶了黑暗。而人们只要见了“钟南山”三字,便不觉惶恐,只觉心安。

他是“身着白衣,心有缎锦”的白衣天使;是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刚正之人;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无双国士。他是钟南山院士。

令人更加动容的是,我们中国,有无数个“南山”。

他们在国难面前,在酷暑与严冬中逆着万千车流,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勇敢交锋,以自己的身躯为大家小家筑起守护的长城。他们将自己放下,撑起万家团圆,灯火通明。

你听,那一个个热血的心跳,那一次次跳动的脉搏。你看,他们是无畏的勇士,他们是逆行者。逆行者,永不被打败。

人的一生是万里山河,来往无数客。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哪怕用微弱光芒,也要把天地开创,这便是中国的脊梁。

愿钟南山院士寿比南山,愿我们可以常见“南山”,愿南山之外更有南山。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十六

自底发生以来,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疫情的中心地区是中国武汉市,病毒在短短几个月内感染了数十万人,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亡。在这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危机中,武汉市的年轻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坚韧精神。

第二段:青年的行动。

武汉市的年轻人似乎早已准备好迎接这场危机。他们为一线医疗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支持,并且在社区和志愿组织的帮助下应对了日益增加的物资需求。他们寻找口罩和防护服的渠道,组织募捐活动,为医院和社区提供了数以千计的物资。他们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提醒人们注意防范措施,普及科学防疫知识,并为患者和医生发声,呼吁人们为他们祈祷和寄予希望。

第三段:青年的勇气。

在这场疫情危机中,武汉市的年轻人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坚定。他们冒着极高的风险去帮助世界上最危险的感染区域之一。他们勇敢地面对这个未知的病毒,并不顾自己的安危,全力相助,为人类健康抗击疫情。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与病毒作斗争的坚韧精神考验,忍受极其压抑的环境,不断迎接挑战,并表示要坚持抗击这种病毒的所有方式和方法。

第四段:青年的责任。

面对这次的疫情危机,武汉市的年轻人挺身而出,放弃了自己的私人生活,这表明了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贡献。他们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更是他们的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典范。他们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希望和坚持,为保障别人的安全和健康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现出了一种无限的责任与担当精神。

第五段:青年的价值。

在这场历史性的疫情危机中,武汉市的年轻人站在了这个时代的前沿。他们为全国甚至全球树立了一个典型,并展现了一个时代性的价值观:尽力而为,尽力而为,决不放弃。这也启示我们,年轻人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是中国未来的希望。面对未来,我们应该向武汉市的年轻人学习,成为像他们一样努力奋斗的青年和未来希望。

疫情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篇十七

,新冠疫情席卷武汉,让全国上下都绷紧了神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无数一线工作者同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而在英雄的后方还有这样一群人,用坚守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坚固长城。

__市卫健委抗疫物资保障组财务审计科的五位姑娘就是其中的代表。物资保障组财务审计科作为__抗疫后盾保障工作中最细致的一环,工作千头万绪。从抗疫开始到现在的一个多月里,她们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从没间断。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内收集、统计、分析的数据超过千组,调配隔离疫情防控物资价值超过百万,以艰辛的付出、乐观的奉献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冲锋在前的“顶梁柱”——__。

从元月二十一号疫情防控阻击战初始,科长__就第一时间将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传达到科室每一位同志,并将庞大的工作任务紧急分工。

作为财务科的管理者,__首要任务是做好上传下达、沟通协调的工作。每天她都积极和抗疫指挥部及上级卫健委进行沟通,依据科室数据集合进行总结、预判与计划制定,及时将医疗卫生单位物资需求信息上报,为上级部门采购、分配物资提供依据。

因为要同疫情赛跑,科里所有的审计数据都不过夜,当日事当日毕的承诺刻在每个科员心中。作为团队的大姐,看着姑娘们超负荷工作下疲惫憔悴的模样,她想方设法给她们心理减压,呼喊发泄法就是她创造的。

看着用喊叫宣泄掉压力然后更加努力投入工作的姑娘们,__眼里满是骄傲。“科里的姐妹都很团结,看见大家这样的工作状态,我对打好防控阻击战有信心。”

心细如发的“统计员”——__。

有十多年财务工作的经验__是财务科的老同志,也是负责抗疫物资总账的“操盘手”,她手上除了容不得半点马虎的累计、日报、综合、明细表等案头工作外,还负责物资的分管入库。在人手紧缺的抗疫时期,她主动承担起物资搬运工,接到电话就往楼下跑,收到物资都一件件清点,确保大到一台医疗仪器,小到一只口罩都颗粒归仓。

“这些都是防控一线急需的物资,必须争分夺秒、毫厘不差。”

因为每天的物资受捐赠信息和医疗单位物资需求都不一样,所以__物资报表分类整理的工作量非常大,每天清算完最后一批物资,她才算完成当天的分配任务。这时往往已是深更半夜,看着桌面上文件夹里的数据表叠起来厚度一点点超过辞海。__不但毫无怨言反而干劲更加充足,她坚定地说:“只要疫情一天不结束,属于我们的战役也不会结束。”

精准比对的“数据仪”——__。

负责细账工作的是__,人如其名,她做事很玲珑。春节期间,__不仅需要在无数个微信群中收集信息、动态监控各县市的物资投入清单、建立物资台账、核算一线工作者的临时性补助,还要兼顾好本职的财务工作,进行各项年底总结、报表和各类清算。

为了避免忙中出错,她特意准备了一把尺子,在完成工作之后对所有报表每行每列比对着检查,一天三四百行数据,从未出错一次。

“医务人员战斗在前线,我们后方也不能掉链子”。这种高度的责任心是__连续作战的动力,更是财务审计科人对自己职业精神的坚守。

干练担当的“救火员”——__。

__原本是综合监督科的工作人员,这次疫情发生后,被临时调入财务审计科承担综合工作,在其他姐妹心里,什么都得干,什么都能干的__,简直就是科里的“救火队长”。

短短一个月内,__临时跟进事宜多达数百项,就这样在姐妹们带领下迅速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审计员”,每天事无巨细的与红十字会对接社会捐赠资源,做好物资报表分类整理,将接收的社会捐赠款物的信息进行公示,并填写各项分发分配表,最紧迫的一次只用了十分钟就完成了一份文件函。

“我自己都没想到有一天我能这么能干”__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满腔真情的“万金油”——__。

94年出生的__是科里最小的妹妹,前辈们戏称拥有甜美嗓音的她为“治愈系少女”。此次在抗疫行动中她负责的是“联络协调”,看似简单的四个字里,涵盖的是收发对接收发、材料整理等细碎繁多的工作,既要能面面俱到又要能当机立断,这对工作仅仅两年的__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她打起了百分之二百的精神四处学习求教,就连在交通停运封城期间,也坚持早起通过步行50分钟坚守自己不迟到、不请假的全勤记录。出于对疫情的恐慌,不少群众来电时的态度都是焦躁的,甚至有的人上来就是破口大骂,经常是__强忍委屈和泪水,依然轻声细语的安慰起来电的群众,就这样,让__成长成了都能帮得上忙的“万金油”,获得了不少前辈的肯定与点赞。

“虽然我们没能上一线,但是我们会全力以赴做好后勤工作,希望疫情赶快过去。”

这句简单而朴实的话是科里所有姑娘最真心实意的愿望,她们并非超人,却在用自己的方式坚守,为一线工作者提供保护,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着独特的美丽和芬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