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杨志华超级记忆力——古诗词七年级上册「观书有感」倒背如流

杨志华超级记忆力——古诗词七年级上册「观书有感」倒背如流

时间:2022-07-04 13:42:00

相关推荐

杨志华超级记忆力——古诗词七年级上册「观书有感」倒背如流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绘图必看》首先我们来读一遍这首诗:【《观书有感》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完课文之后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背景是池塘边。除标题之外,我们把课文内容分成4个部分,在这个背景上寻找4个地点来记忆。

首先我们把标题放在这张图上的水井那里,水井那里额头上写着南宋、衣服上写着朱熹的诗人在看书,旁边有一根钢管,对应的标题是“《观书有感》南宋·朱熹”。诗人在看书,记忆观书;旁边有一根钢管,即有钢,谐音有感,记忆有感;额头上写着南宋、衣服上写着朱熹的诗人,记忆南宋·朱熹。连起来就是“《观书有感》南宋·朱熹”

记住标题之后,我们来找一下这4个地点:第1个地点是树,第2个地点是云,第3个地点是荷花,第4个地点是池塘。我们倒过来记一遍:第4个地点是池塘,第3个地点是荷花,第2个地点是云,第1个地点是树。记住这四个地点之后,我们就一个一个来分析。

第1个地点“树”,半亩大的方形的池塘中间有一把剑,对应的诗句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半亩大的方形的池塘,记忆半亩方塘;池塘中间有一把剑,联想剑把池塘劈开,即一剑开,谐音一鉴开,记忆一鉴开。连起来就是“半亩方塘一鉴开,”。

第2个地点“云”,天空出现一道光亮和云影并排,对应的诗句是“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空出现一道光亮,记忆天光;光亮和云影并排,记忆云影共徘徊。连起来就是“天光云影共徘徊。”。

第3个地点“荷花”,一条写着“水渠”的水道上有个问号,水道里的水很清,对应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一条写着“水渠”的水道上有个问号,记忆问渠那得;水道里的水很清,记忆清如许。连起来就是“问渠那得清如许?”。

第4个地点“池塘”,一个圆圆的胃里有水不停翻滚,水里面有猿人的头,对应的诗句是“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圆圆的胃里有猿人的头,即胃有猿头,谐音为有源头,记忆为有源头;胃里有水不停翻滚,记忆活水来。连起来就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

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赏析二》

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在山村里读书,兴味正浓。他悠然自得地抬头一看,眼前是一方半亩大小的池塘。这本是最平凡不过的景象,在中国南方的村落中,这样的池塘随处可见。但到了朱熹的笔下,它却独有一种深刻的寓意。在朱熹眼中,“方塘”最大的特点是清澈,他用了一个比喻,那就是“鉴”,也就是镜子。在文学的角度上,这个譬喻并不出奇,但在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它却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在儒家看来,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面对种种诱惑与干扰,而君子的道德修养就是要不被外境所惑,清晰明了地把握生命的方向,也就是孔子说的“知者不惑”。这种境界仿佛一面明镜,它能够照见人间的各种事物,而不落一丝一毫的灰尘。“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便是这层含义。

看着眼前的池塘,朱熹体会到内心世界的清晰明朗,便犹如明镜一般。镜子虽小,却能照进整个天地。因此,这区区半亩的方塘,竟也有了湖海般的气象——“天光云影共徘徊”。尽管它小,却能倒映出长天无垠、云影悠悠。在这里,美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观赏事物的心灵境界。写这首诗时,朱熹正处在人生的逆境,他在小山村中读书讲学,不过是为了避祸而已。尽管如此,他的内心世界却是充实而自信地,在他胸中包含着人间万象,惦念着天下苍生。正因为这种博大的胸襟,眼前这方小小的池塘,却也吞吐着宇宙万象。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

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