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申论真题出题思路解析 国考副省级大作文“自由游走”

申论真题出题思路解析 国考副省级大作文“自由游走”

时间:2021-06-15 03:32:03

相关推荐

申论真题出题思路解析 国考副省级大作文“自由游走”

第五题、“给定资料5”结尾写道:“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应该而且可以互补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可能还是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1000~1200字。

答案:

城乡文明同步 共促人类发展

乡村文明孕育了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又创造了城市文明。城市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更高级阶段,只有城市的发展才能带给人类更大的繁荣。但如果只看到这一面,就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发展应以城市为标杆,现代化就是城乡“一样化”,只要把农村的人口搬到城市里来就完成了城镇化,把农村产业化、自动化就完成了农业的现代化。这种片面的发展,忽略了农村对城市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上的决定性作用,更磨灭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需求。所以应协调好城乡的同步发展,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只有让城市与农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类才能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发展。

城市文明带动乡村文明,乡村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精神归宿。城市是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推动着人类社会整体向前发展。从政治上看,城市能发挥政党的核心作用,通过有力领导把城市和农村的工作进行整体部署。从经济上看,城市可以通过直接投入帮助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农村可以依托城市发展特色经济。从文化上看,城市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建设,还能对道德、价值观和社会风气进行引导。但城市始终是完全的人造文明,人们在城市能感受到的只有工作、竞争、生活的压力、别人的眼光,很难有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进行身心休息,而乡村却能带给人最原始最纯粹的精神状态。

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的融合,是发展乡村文明的内在要求。乡村能融合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这是乡村文明难以替代的优势。人造文明不是简单的建房修路,而是要形成能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这不能通过城市单向的补给来解决,需要农村从自身激发出发展经济的动力。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忽略甚至破坏了自然资源,虽取得了短期效益,但最终都难以为继。也不是说为了保护自然就要消极发展,而是要结合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创造性的融入人造元素,缩小农村人居环境和城市的差距,发展特色乡村产业,让城市的游客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在乡愁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自由生存于城乡之间,人类才能把现代化和自然性相统一。人类文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如果社会越发展,人的压力越大、精神越孤独,这显然不符合人类发展的本质。但适当的竞争才能促进城市的发展,人人担起责任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现阶段无法解决的矛盾。所以乡村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缓冲,乡村的人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学习到城市去参与竞争,实现自己的抱负;城市的人也可以自由地参与到乡村建设,过上慢节奏的生活。只有让人自主地去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这个理想状态必然会通过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

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中,乡村的发展与振兴已经越来越重要和紧迫。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乡村文明也必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解析:

材料的编排很有新意,但总的来说还是属于递进式。材料5明显是总的背景和思路,具体思路要到其它材料里去找。

题干句子里有个分号,前后肯定是两个层次。前半句里提到了两对概念,我们先假设这里又分为两个层次,总共就可以假设出三个分论点:一是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二是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三是人在城乡间自由游走。

材料1是城市文明,材料2是乡村文明,所以材料1和2是第一个分论点的思路。这个点比较简单,即使不会这样分析也大概能写到,只是要写清楚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还是得读懂材料。材料2里两次提到“自然”,一次提到“人造”,而材料1里没有提到,所以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的思路在材料2。这也符合城市不存在自然文明的现实情况,不要认为这是无意为之,出题人是非常严谨的。材料3是乡村的人走向城市,材料4是城市的人走向乡村,所以材料3和4是后半句的思路。

总的来看,材料1和2是前半句,材料3和4是后半句。我们再把材料贯通来看,人的发展是每个材料的最终目的,所以整个文章的思路应回归到人的发展,这既是文章的主线,也是文章的主题。

(申研社App原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