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顾城以“风”为主题意象的诗歌创作

顾城以“风”为主题意象的诗歌创作

时间:2019-02-18 14:40:54

相关推荐

顾城以“风”为主题意象的诗歌创作

导语: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顾城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味。其中的《微风》、《关于风》和《风的梦》可谓是其以“风”为主题意象的代表作,显示出其创作特点和过程,是其童话诗歌特征的写照。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顾城以“风”为主题意象的诗歌创作,欢迎大家阅读!

一、灵感的捕捉与情感的抒发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灵感是“情感被诱动的高潮”,是“创造力达到最终点的一刹那”。顾城的“灵感”来自大自然,在他的眼里,“每滴露水里都有一个世界”(《恢复生命》)。“当灵感到来的时候”,他“想一道春风通过的走廊,在另一端就出现了生长的万物,出现了诗和语言”。

白居易曾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对一首诗来说,情、言、声、义缺一不可,但生命的根基却是情。 “丰富的情感是诗的“血液”和“灵魂”,而“‘抒情’在诗里存在,将有如‘情感’之在人类中存在——是永久的”。(艾青《诗论》)

(一)真——对自然的陶醉和怀恋

顾城曾在《希望的小树》中写,“童年的心,是一片净土……只要有一阵淡淡的春风吹过,就会有无数希望的种子睁开眼睛……”。 法布尔的《昆虫记》牵引着他与自然的对话,自由敏捷地捕捉着每一个丰富而易逝的瞬间:不同速度流动的云、空气中微微荡开的波纹、花被太阳晒开的样子……每一个细节都使他激动不已,“只能扑倒在荒地上企图痛哭,我多想写呀,画呀,记下这一切”。

“顾城之城”站主江晓敏用“真”来概括了顾城的诗——“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心间流出来的。读他的诗时,你忘掉了自己是人,你一会儿是瓢虫,一会儿是河流,一会儿又是石头,这是另一层面上的‘自然’”。顾城的诗是他跳出来的心,写的最真的梦。

他的真是对自然的陶醉和怀恋——孩子似的稚幼风格,有着童话般的梦幻情结,是对童话般美好世界的向往。

(二)时代感——对生活的敏感和感伤

经历过中国发生巨变的时代,“文革”的风浪裹挟一切,顾城选择“独自在烈日下、在落叶中、在寒风里走,在荒草中间找蚂蚱、蜣螂”,他企图探索这个世界。《关于风》中,他好奇“苗圃里的小树”和“荒漠上的小树”,同样是树,却有不一样的人生姿态,是因为环境不同,还是人生的选择本来就不同?他探索着,也许没有答案。但是追寻是一个过程,最重要是的过程,因而有没有结果,或许不重要。

《风的梦》——风,有梦吗?会做梦吗?是诗人在做梦?中国正处于梦中!这首诗创作于1982年,回望文革席卷全国之时——人们仿若处于梦境之中,在里面“呜呜地哭了很久”,只有“湿淋淋的太阳”。不放弃,继续追逐,天空也会“梳洗完毕”,会“醒在一个明亮的梦里”。荣格认为梦是一个人的神话,而一个神话是一群人的梦。而顾城,以自己的诗性的笔写出了整个中国的梦。

导语: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顾城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味。其中的《微风》、《关于风》和《风的梦》可谓是其以“风”为主题意象的代表作,显示出其创作特点和过程,是其童话诗歌特征的写照。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顾城以“风”为主题意象的诗歌创作,欢迎大家阅读!

一、灵感的捕捉与情感的抒发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灵感是“情感被诱动的高潮”,是“创造力达到最终点的一刹那”。顾城的“灵感”来自大自然,在他的眼里,“每滴露水里都有一个世界”(《恢复生命》)。“当灵感到来的时候”,他“想一道春风通过的走廊,在另一端就出现了生长的万物,出现了诗和语言”。

白居易曾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对一首诗来说,情、言、声、义缺一不可,但生命的根基却是情。 “丰富的情感是诗的“血液”和“灵魂”,而“‘抒情’在诗里存在,将有如‘情感’之在人类中存在——是永久的”。(艾青《诗论》)

(一)真——对自然的陶醉和怀恋

顾城曾在《希望的小树》中写,“童年的心,是一片净土……只要有一阵淡淡的春风吹过,就会有无数希望的种子睁开眼睛……”。 法布尔的《昆虫记》牵引着他与自然的对话,自由敏捷地捕捉着每一个丰富而易逝的瞬间:不同速度流动的云、空气中微微荡开的波纹、花被太阳晒开的样子……每一个细节都使他激动不已,“只能扑倒在荒地上企图痛哭,我多想写呀,画呀,记下这一切”。

“顾城之城”站主江晓敏用“真”来概括了顾城的诗——“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心间流出来的。读他的诗时,你忘掉了自己是人,你一会儿是瓢虫,一会儿是河流,一会儿又是石头,这是另一层面上的‘自然’”。顾城的诗是他跳出来的心,写的最真的梦。

他的真是对自然的陶醉和怀恋——孩子似的稚幼风格,有着童话般的梦幻情结,是对童话般美好世界的向往。

(二)时代感——对生活的敏感和感伤

经历过中国发生巨变的时代,“文革”的风浪裹挟一切,顾城选择“独自在烈日下、在落叶中、在寒风里走,在荒草中间找蚂蚱、蜣螂”,他企图探索这个世界。《关于风》中,他好奇“苗圃里的小树”和“荒漠上的小树”,同样是树,却有不一样的人生姿态,是因为环境不同,还是人生的选择本来就不同?他探索着,也许没有答案。但是追寻是一个过程,最重要是的过程,因而有没有结果,或许不重要。

《风的梦》——风,有梦吗?会做梦吗?是诗人在做梦?中国正处于梦中!这首诗创作于1982年,回望文革席卷全国之时——人们仿若处于梦境之中,在里面“呜呜地哭了很久”,只有“湿淋淋的太阳”。不放弃,继续追逐,天空也会“梳洗完毕”,会“醒在一个明亮的梦里”。荣格认为梦是一个人的神话,而一个神话是一群人的梦。而顾城,以自己的诗性的笔写出了整个中国的梦。

二、营造意象,扩充张力

“做一首诗,‘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地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朱氏称这种现象为灵感。”于是,艺术家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邀请灵感,音乐、酒精、风、咖啡,用这些意象来造就自己写诗的梦境。

诗歌最重要的是展示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感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西方现代主义诗学认为,意象既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机械反映或描绘,也不再是诗的一种修饰或装饰,而是一个包含了自在自为的多元意义的载体,是实际体验事物的具体形式。[6]”可以说,意象作为诗的灵魂与生命符号,是一种富于暗示力的情智符号,也是富于诱发力的期待结构,主要在于意象的选择、组合以及其形成的审美价值。

(一)意象选择与组合

“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诗美范畴。”顾城的诗歌总是给人一种美好的新鲜感,像是通过一双纯净的眼睛,单纯地打量着世界。

顾城很早以前就认为:“我在成为人之前,就是它们(自然)之中的一员……我曾像云那样自由……”。对于这些密集的自然物象,他运用自己超出常人想象,使之产生一种丰富而奇特的美感,令诗歌从单一的格式中挣脱出来,获得多重意蕴。《微风》中,他巧妙地将“垂柳”、“微风”、“白云”、“湖”、等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童话的世界。在《风的梦》里,他把更多的意象“冬天”、“白瓷瓶”、“白色鸟群”、“城市”……结合联系而成为一个梦。

这三首以“风”为主题意象的诗主要选取了景象来展示,并结合了其几种创作特色上的意象表现方法。《风的梦》有象征隐喻法、交错联想式和物人转换法:以风的梦象征当时中国社会处于文革之中的混乱和人民的呼喊;使用诸如直觉、幻错觉、梦境等来巧妙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通过把物象拟人化表达到以物言人的目的;现实、空间、梦境的混合,抒发着诗人内心的疑惑和不解。《微风》是使用的是物象叠合法的“递进”,以意象构成层层递进的关系,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即不同的物象在注入作者主体情感之后交叉叠合在一起,进而成为另一种物象的表现手法。”而《关于风》则是省略跳跃法——借助于表面意象上的断裂和空白,在深层次上用一条线索把意象暗接在一起,似断实连;“苗圃里的树”和“荒漠上的树”在现在空间上完全没有相关性,在风作用下是的“弯腰”成了相互之间的连接,这种手法与电影的蒙太奇手法相仿。

(二)意象审美价值

顾城在创作诗歌之中,特别注意“以象动情的可感性”和“假象见意的间接性”。见象而感于目,会于心,继而以象动情,打开读者心灵的窗扉。 《微风》是对现实场景的书写,景色见于眼,感于心,形成了一个最简单的世界。而《风的梦》却具有传情达意的间接性,因为意象的扭曲组合而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比较模糊的世界,扩大了读者与审美意象的距离,具有一种朦胧性:“读者从诗中看到的意象,与诗人内心情绪的感应契合关系,仿佛隔着一重朦胧的雾障,需要透过意象去感受和体味。[7]”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审美价值和内涵。

“风”作为主题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很早就出现了,“《诗经》中已有二十处风意象”,此后不断发展成为使用最频繁的诗歌意象之一。在顾城的诗歌中,风意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客观之风,写实性强而主观情感较淡,为描述性风意象;另一种则是促动感情的风意象,具有象征意味的风意象。

《微风》中的风意象,自由而张扬,灵动而多姿;《关于风》中的风意象则躲藏在暗处,只有其意味性描写存在;《风的梦》则是一种象征性的风,有其外感存在,借风之无处不存在和其辽阔感去写其包含的内在情绪。

三、艺术手法多样化

丰富的情感和想象,以及特色的形式和语言要求,使得诗歌可以更加灵活自由地使用各种艺术手法。

(一)画面感

意象的选择和运用,使顾城诗歌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清新而深邃。而对他的童话诗来说,真正起到定义作用的则是其诗歌的画面感。“顾城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会绘画、木刻,喜爱音乐。他画过很多幅作品,有一幅题名为《星》: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绚烂开放的纯净星光,整个世界仿佛只有星,只有星光,安静极了,清澈极了。”

这种画面感发展了顾城对审美直觉的捕捉能力,并且进入他的诗歌,构成了一种澄碧洁净的童话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着色彩、线条、质感和虚实的影象。而对于其画面感的表现最主要的是其色彩的运用。雪白的白云、深颜色的波纹、浅蓝的泡沫都是他的捕捉对象,他利用这种敏感,轻松地运用和调度色彩,用对比制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由于顾城“经常用孩童的眼光去看世界,于是世界便被他赋予以童话般的色彩,在儿童的视角里,这些色彩通常是单纯而又奇幻的。”

(二)诗的主题风格

顾城是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

舒婷曾写下《童话诗人》赠与顾城,她描绘了一个纯美、童真的诗人形象。“大眼睛的顾城,目光深邃而纯净,仿佛永远在探询着什么,世界是如此的美丽而新鲜……他沉浸在自己创造的童话世界里,成为这个王国唯一的主人。”

从他留下的大量诗作中可以看到一种贯穿首尾的风格:早期的天然明丽、率真热情,如《微风》;中期的高度凝练、流畅以及神秘莫测,如《关于风》、《风的梦》;到后期的童稚气息、浅淡心境,都有着深深的“童话”印记。他自己也曾说“我要用我的生命、大自然和未来的微笑,去为孩子们铺一片草地,筑一座诗和童话的花园”。

在顾城诗歌的创作中,这三首诗成为其童话般灵漫风格的代表——诗歌中“充满着梦幻与童稚,很少去关注现实人生,他喜欢以洁净的文字追求一个透明的充满奇幻色彩的美的世界。”从其中,我们可以一窥其童话世界。这三首诗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