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王献之的创新精神比王羲之高多少?《书谱》中有过暗示

王献之的创新精神比王羲之高多少?《书谱》中有过暗示

时间:2019-03-16 16:36:21

相关推荐

王献之的创新精神比王羲之高多少?《书谱》中有过暗示

王献之是一个叛逆少年,尤其对书法方面非常自负,自认高处其父不少。

比较出名的一个典故就是《书谱》中,孙过庭讲到:魏晋时期王谢家族交好并联姻,王献之自认为字写的不错,为了展现一下虚荣心,就把自己写的字送给谢氏家族谢安。

王献之以为谢安会收藏自己的字,结果谢安在王献之的作品背面写了几行字给王献之当做回信。

这样王献之很气愤,他觉得谢安不尊重自己的作品,换句话说就是自己的字不如王羲之好。

谢安问王献之,你的字跟你爹比,谁的好呢?

王献之说,当然是我的好。

谢安说,别人可不是这样说的。

王献之说,别人哪里懂?

这是书谱里记载的故事,说的就是王献之对自己的字很自负,甚至认为超过自己的父亲。所以也引来孙过庭不少批评。

经人考证,王羲之死时,王献之不过十七八岁。意思就是年少轻狂太气盛,对书法了解太浅,说话不知轻重。

这也就给大众留下一个观点,那就是王献之的字不如王羲之好。

但是在王献之去世后的一百五十年间,王献之的字要比王羲之的更加出名,原因就是王献之把字写出了个性张扬风流的一面。

这个在当时是创举,虽然每个书家大多都有个性,但是如王献之那样飘忽自如的,还只有那一家。

王献之的字应该是算开了张扬个性的先河,尤其是草书和小楷,都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唐朝,几乎诸家都宗二王,而非单独王羲之。

如论创新精神,其实王献之未必如王羲之。

王羲之创新在法度的确立,是变革,是奠基。

而王献之是在法度框架完善的基础上,发展了艺术性,是发展。

这二者如论贡献的话,肯定是王羲之大,毕竟法度是书法根,是实用性的基础。但是王献之的创新性紧随其后,是艺术性的表现,是在基础之上才会生发的。

二者的创新精神都非常高,区别就在于,王羲之是根,王献之是枝,后世为叶,为果。

有根无枝,不生果。无根,如何谈枝果?

当然,合理发挥一下想象,即便没有王羲之,当时也有隶篆楷行草书,只不过没有王羲之那样变化丰富,充满哲学辩证关系。

如无王羲之,中国书法依旧会发展,只不过会是另一种景象,至于发展成什么样,确实是想象不到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会在那个标准之下出来一个如王献之具有艺术性变革的人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