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盛宴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盛宴

时间:2019-12-25 05:47:06

相关推荐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盛宴

受到鲁迅“乃秉持公心 指摘时弊 机锋所向 由在士林 其文又戚而能谐 婉而多讽 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这种高度评价的《儒林外史》一书,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之前,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其作者为清代作家吴敬梓。

《儒林外史》一共五十六回,用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当时社会各层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详细描写了当时因为追求功名利禄而人性都被腐蚀的士人现状,从而对当时朝廷的腐败,吏治方式的错误,科举考试的弊端进行了大肆的嘲讽;但是书中也对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中仍然能够坚持自我的人进行了毫不吝啬的歌颂和赞扬,寄寓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而且小说中白话的运用已经十分熟练,即使是现在读起来也十分流畅,整书对人物的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堪称一场讽刺艺术的盛宴。

《儒林外史》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达到了讽刺小说的巅峰。《儒林外史》脱稿后即有手抄本传世,后人评价甚高,除了鲁迅对其的颇高评价,胡适也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在国际汉学界,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译本传播,对世界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很深的影响,并获汉学界盛赞,并且可以与世界名著一样,位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晚年的作品,是他在人世中饱经沧桑之后,进行了浓缩与思考产生的杰作。封建社会中温柔假面一旦被揭开,其面具下隐藏的丑陋便一览无遗的暴露在世人面前。一向被认为是社会道德典范的儒者在吴敬梓笔下显得是那么的可恨、可笑、可憎甚至是可怜。吴敬梓在小说中,给他们留下了一个个十分具有讽刺意味的形象。他们自私自利、为人虚伪,以八股为业,其余的事便一概不知。更有甚者,以八股为敲门砖,一旦进入仕途,便仗势欺人。

吴敬梓处于康乾时代,当时的文字狱,他是耳闻目睹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把《儒林外史》的时代从清朝推到明朝,书中的时间尽管标以明代,但所描写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都是清朝的。而且其中的人和事在其生活中都有很多的原型,比如程廷祚在文中为庄绍光,马二先生的原型为冯粹中,杜慎卿的原型则为吴檠,而文中的杜少卿就是吴敬梓自己。

其中的不少节段也可以延伸到现在社会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范进中举》,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而后因为太过高兴而变得疯癫,结果被其岳丈一巴掌打醒的故事,其中的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的变化,以及中举后邻居和同乡人对其态度的转变,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了当时那种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

《儒林外史》中的一些片段和现在的社会中一些现象也可以进行对应,在现在的社会里,如果有人从一个平凡之人突然成为了名人,那他周围的人也会趋炎附势,对其不断地讨好,这种现象是很可怕的,他会让成功之人自大,失去自我,更会形成一种严重畸形的社会风气。

《儒林外史》既是一场讽刺艺术的盛宴,也是一本醒世之书,书中的一些故事,在现在看来,可能会十分的可笑,十分的滑稽,但是这不可磨灭他的文学性和他带给人们的影响,因为这些可笑和滑稽的事情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种常态,在一个为现在所有人所不耻和嘲笑的社会中生存,而且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种孤独,也只有吴敬梓所能了解吧。

《范进中举》只是《儒林外史》中各种各样故事和人物的其中一个,其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人物和故事,比如仰仗功名富贵而祸害乡里的王惠,还有临死迟迟不啃咽气的严监生,还有张静斋、范进、汤知县三人说刘基的故事,一个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形象跃然纸上,不断地惊醒着后人。

乾隆十九年时,吴敬梓辞世,去世时一贫如洗,“可怜犹剩典衣钱”,而且当时守在床边的只有幼子吴鏊,一代作家,饱经了人间沧桑,在酒醉之中与世长辞,不禁让人唏嘘感叹,但是文学,从来都是孤独的。

清醒着的人也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