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鲜卑七部考》之三:拓跋氏

《鲜卑七部考》之三:拓跋氏

时间:2023-05-04 02:05:00

相关推荐

《鲜卑七部考》之三:拓跋氏

.第三章拓跋氏

编撰者写在开篇的话:

写完慕容氏和宇文氏,已经不由自主的为整理鲜卑族全部世系踏入了前两步。

1月1日零点整,开始正式写《拓跋氏》。

没想到拓跋氏比前两族难写多了。面对这个享国两百年的巨大家族,在写此文之前从没想到,它的内部关系,是何等的复杂!头疼之余,连续熬夜,争取最快速度奋斗完成吧!

“拓跋"也通"拓拔",皆音译而来。

《北朝胡姓考内篇第一宗族十姓元氏》

官氏志:“托跋氏后改为元氏。”据姓纂二十二元引志文。今官氏志不载,惟托跋改元,已见本纪(魏书卷一序纪及卷七高祖纪),故志文从略。兹为体力之便,乃列内篇。姓纂二十二元,广韵十九铎,氏族略五,姓解一,辨证七及三十八,均与志同。

《宋书卷五十九张畅传》

畅问虏使姓,答曰我是鲜卑,无姓。

《宋书卷五十九索虏传》

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之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

……

托跋焘闻宋太祖有北伐意,又与书曰:我鲜卑,常马背中领上生活。且为黄帝之后也。

《南齐书卷五十七魏虏传》

魏虏,匈奴种也,姓托跋氏。

……

初匈奴女名托跋,妻李陵,胡俗以母名为姓,故虏为李陵之后。

是南朝称托跋氏为匈奴,且谓为李陵之后也。

代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氏在初期建立的政权。

魏晋时期鲜卑拓跋部原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一带。曹魏甘露三年(258年)大人拓跋力微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召集诸部,确立了在部落中的大酋长地位。力微卒,诸部离叛。晋元康五年(295年)力微子禄官统部,分国人为中、东、西三部,自领东部。永嘉元年(307年)禄官卒,其弟猗卢总领三部,有骑士40余万。永嘉之乱后,中原纷扰,晋并州刺史刘琨表请封猗卢为代公,后进封代王。

数传至拓跋什翼犍。什翼犍曾为质子在后赵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生活多年,深受汉文化影响。咸康四年(338年)即代王位,置百官,制法律,由部落联盟最终转变为国家形式。代建国三年(340年)定都云中盛乐宫,后又在故城南筑盛乐新城,发展农业。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苻坚发兵击代。什翼犍兵败奔逃后被杀。代亡。

第一部分、代国总体世系(大体概括图)

图例:

下划线代表此人在本文稍后部分,有详细的世系分图

绿色代表此人为代建国前的拓跋部落首领

紫色代表此人为代王

红色代表此人为大魏帝国皇帝

代国王族全姓拓跋,以下省略

注:

1.桓帝猗㐌:

“㐌”这个字是“施”字的右边。哪位达人不复制,能帮我打出来,小女子在此重谢!

2.哀帝某某:

缺名,遗腹子,出生后不久夭折。

第三部分、大魏帝国总体世系(大体概括图)

图例:

下划线代表此人在本文稍后部分,有详细的世系分图

红色代表此人为大魏帝国皇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

粉色代表此人曾经自立为帝(但不被大魏帝国承认)

在孝文帝元宏之前,皇族姓拓跋;从孝文帝元宏开始,皇族姓元;西魏恭帝改回拓跋姓

注:

1.孝庄帝元子攸:

又称武怀帝。

2.节闵帝元恭:

又称前废帝。

3.安定王元朗:

又称后废帝。

4.孝武帝元修:

又称出帝。

5.汝南王元悦:

又称顺帝。

注:

1.临淮王元彧:

原为“济南王拓跋亮”。“彧本名亮,字仕明,时侍中穆绍与彧同署,避绍父讳,启求改名。诏曰:“仕明风神运吐,常自以比荀文若,可名彧,以取定体相伦之美。”彧求复本封,诏许,复封临淮,寄食相州魏郡。”《魏书卷十八列传第六》

2.天启帝元法僧:

建立天启王朝。“孝昌元年,法僧杀行台高谅,反于彭城,自称尊号,号年天启。大军致讨,法僧携诸子,拥掠城内及文武,南奔萧衍。”《魏书卷十六列传第四》

3.羊牁公比陵:

“牂牁”《魏书》写作“牜羊牁”,怀疑作者有误。

4.略阳王羯儿:

本是河南王曜之子,转为河间王修养子

5.南平王浑:

本是阳平王熙次子,转为广平王连养子

6.南平安王霄:

原名拓跋飞龙。

7.江阳武烈王继:

本是南平王霄次子,转为京兆王黎养子。爵位多次在京兆王与江阳王替换。

注:

1.河间王元琛:

本是齐郡顺王简之子,转为河间孝王若养子。

2.阳平庄王颐:

原名拓跋安寿。

3.济阴惠王新成:

景穆帝晃第四子,与兄景穆帝晃次子同名。兄母袁氏,弟母尉氏。

4.魏王元庆和:

魏王不是北魏的爵位,而是梁的爵位。“逞子庆和,东豫州刺史。为萧衍将所攻,举城降之。衍以为北道总督、魏王。”《魏书卷十九上列传第七上》

5.济南文贞王元匡:

本是阳平幽王新成第五子,转为广平殇王洛侯养子。继广平王,后被除爵。死后追封济南王。“澄因是奏匡罪状三十余条,廷尉处以死刑。诏付八座议,特加原宥,削爵除官。三公郎中辛雄奏理之。后特除平州刺史,徙青州刺史,寻为关右都督,兼尚书行台。遇疾还京。孝昌初,卒,谥曰文贞。后追复本爵,改封济南王。”《魏书卷十九上列传第七上》

6.中山献武王元英:

中国古代规模第二大战役“钟离之战”北军主帅。他的爵位中山王并非世袭而来。父亲祯死后,被剥夺南安王爵位,国除。“桢告虎神像云:“三日不雨,当加鞭罚。”请雨不验,遂鞭像一百。是月疽发背,薨。谥曰惠,赠帛一千匹。及葬,又赐帛千匹,遣黄门郎监护丧事。及恒州刺史穆泰谋反,桢知而不告,虽薨,犹追夺爵封,国除。”元英以军功,从平民封广武伯,常山侯,渐升为中山王。后因钟离战败,又被贬为民。不久又复王爵。“四月,水盛破桥,英及诸将狼狈奔走,士众没者十有五六。英至扬州,遣使送节及衣冠、貂蝉、章绶。诏以付典。有司奏英经算失图,案劾处死。诏恕死为民。后京兆王愉反,英复王封,邑一千户,除使持节,假征东将军、都督冀州诸军事。”《魏书卷十九下列传第七下》

7.中山文庄王元熙:

元英次子,因长兄早王,即世子位,但元英多次欲废之,未果。“攸弟熙,字真兴。好学,俊爽有文才,声着于世,然轻躁浮动。英深虑非保家之主,常欲废之,立第四子略为世子。宗议不听,略又固请,乃止。”后起兵讨伐权臣元乂,兵败,与三子同死。长子景献的中山王爵为平反后追封。“灵太后反政,赠使持节、都督冀定瀛相幽五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尉公、冀州刺史,增本封一千户,谥曰文庄王。长子景献,次仲献,次叔献,并与熙同被害。后赠景献中军将军、青州刺史,葬以王礼;仲献左将军、兖州刺史;叔献右将军、齐州刺史。叔献弟叔仁,以年幼获全,与母于氏徙朔州。孝昌初,灵太后诏叔仁归京师,还其财宅,袭先爵。”《魏书卷十九下列传第七下》

8.东平文贞王元略:

兄熙兵败时,避祸至江南,被梁武帝封为中山王。“寻值熙败,略遂潜行,自托旧识河内司马始宾。始宾便为荻筏,夜与略俱渡盟津,诣上党屯留县栗法光。法光素敦信义,忻而纳之。略旧识刁双时为西河太守,略复归之。停止经年,双乃令从子昌送略潜遁江左。萧衍甚礼敬之,封略为中山王,邑一千户,宣城太守。”后来作为交换,被梁朝送回北魏,封义阳王,不久改封东平王。“肃宗敕有司悉遣革等还南,因以徵略。衍乃备礼遣之。略之将还也,衍为置酒饯别,赐金银百斤,衍之百官,悉送别江上,遣其右卫徐确率百余人送至京师。肃宗诏光禄大夫刁双境首劳问,又敕徐州赐绢布各一千匹。除略侍中、义阳王,食邑一千户……寻改封东平王,又拜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领左卫将军,侍中如故。”《魏书卷十九下列传第七下》

9.武邑王元义兴:

武邑王并非世袭爵位,也非功绩爵位,而是死后妻子要来追封的。“熙异母弟义兴,出后叔父并洛。肃宗初,除员外散骑侍郎。及熙之遇害也,义兴以别后,故得不坐。稍迁辅国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孝庄初,于河阴遇害。赠中军将军、瀛州刺史。后赠散骑常侍、征东将军,余如故。义兴妻,赵郡李氏。李颇有妇工,为尔朱荣妻所亲昵。永安中,追封义兴燕郡王,邑五百户。寻改封钜鹿王,又改封武邑王。”《魏书卷十九下列传第七下》

10.章武王元彬:

本是南安惠王祯次子,转为章武敬王太洛养子。

11.乐陵密王元思誉:

原名拓跋永全,本是汝阴王天赐次子,转为乐陵康王胡儿养子。

拓跋氏结束语

——最庞大的鲜卑家族

我创造了连续26小时不停翻《魏书》《北史》与《通鉴》的记录 %>_<%

没睡觉,就连吃饭也是捧着碗在电脑旁

——拓跋比起前两家,复杂得太多!

魏书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大鲜卑山嘎仙洞的记载得到了实物的印证,说明了拓跋氏的史前世系还真是有可能的。当然也不是绝对的。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