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明代王守仁中年时期的行书 笔法老辣结体自然 与王羲之不相上下

明代王守仁中年时期的行书 笔法老辣结体自然 与王羲之不相上下

时间:2024-06-16 09:55:29

相关推荐

明代王守仁中年时期的行书 笔法老辣结体自然 与王羲之不相上下

前言: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原创发布,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行书创作技法及点画书写的行气要求简述:

行书书法作品的创作中,所用的纸往往是没有字格和折叠痕迹的。没有了框架对于字的束缚,我们就会不拘一格地把字写得大大小小,字型或松垮,或紧实。由于在创作行书书法时没有太多时间考虑字的结构是否到位,更多的是凭借“笔感”的作用。使得书写起来泼墨更为流畅、自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韵律感。一幅作品同一曲音乐演奏的过程大相径庭。不会用同一速度、同一力度来完成。运笔都是轻重徐急交替进行,富于变化的。

行书点画书写较为自由,势态变化较大,势态变化如点画的倾斜度,俯仰度有了变化,那么会给汉字的结体结构就有了欹侧(左斜为欹,右斜为侧。)变化,欹侧变化又会导致结体的开合变化,因此开合变化也是行书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开合有上下的开合,左右的开合等。左右结构的字体的变化就要打破并列关系,书写时左边向左斜,右边向右斜,形成上开下合的结构,但依然有作用和反作用关系,保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虽然左右各自倾斜,但整个字重心的稳定,就在于两个偏旁部首的连带关系,有一个相交点。

行书的“行气”对字势的欹正关系更有着特殊的要求。我体悟到“行气”是由单字与单字之间构成的,所以“行气”的欹正之势取决于字势之态。有的字左欹右正,有的左正右欹;有的上正下欹,有的上欹下正。有的字把欹正要求用方圆的形式加以处理,如内圆外方,内方外圆;上圆下方,上方下圆;左圆右方,左方右圆等取势都是适用行书的“行气”要求的。关键是要取势得当,该欹则欹,该正则正,该圆则圆,该方则方,有时可能是某一笔画的欹正,有时可能是某一部分的欹正,有时也可能是某个字的欹正,这就需要书家的匠心独具,别出心裁。

王守仁中年时期的行书创作欣赏:

书者介绍: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书法学习的恒力及章法结构安排技巧简述:

学书法要持之以恒。中国古人的书法优秀作品,其艺术含量,艺术表现是多层面的,也是多角度的,有表象的东西,也有内在东西,有技法的东西,也有人格方面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可能靠临几遍、几篇、几幅作品就能学到手,只有反复研读,反复临写,才能逐步去掌握。临帖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总结的过程,也就是继承的过程。通过临习古人的作品,夯实自己的基础,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书法艺术,把它应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现我们的不足之处,去有针对性地再学习,再临摹,方能取得长进,获得新的飞跃。

章法又叫布白,有小章法和大章法之说。按变化美的原则,安排一个字的结构的方法叫小章法,把字组成篇章的方法叫大章法。一般说的章法通常指大章法。清代书画家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布局要有疏密的变化,疏处不怕留出大块的空白,密处不怕稠;要把空白的设计和黑字的设计看成同等重要。写篆、隶、楷、行、草诸字体,都存在章法变化美的问题,但是最能体现变化美的是行草的章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