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父母陪孩子写作业 陪的到底是什么?

父母陪孩子写作业 陪的到底是什么?

时间:2018-12-03 01:48:11

相关推荐

父母陪孩子写作业 陪的到底是什么?

近段时间,一直在陪女儿学习,从相互折磨,到彼此适应,我总在想,也不断提示自己:要分清自己脑子里的女儿和女儿真实的自我。

比如,当自己给女儿讲题时,反复讲解她仍然听不懂的时候,我会感到烦躁,烦躁的是“我讲了这么多,你怎么能还不懂”,隐含的意思是“这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错,全怪你”。其实,这不是事实,事实是我没有足够的能力,把题给女儿讲明白,让女儿听懂。而且,我不愿承担责任,害怕承认自己的无能,所以还要责怪孩子。

我不仅要反思,当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自己到底陪的是什么?陪的是孩子,还是自己的情绪。“陪孩子写作业”这件事就像是一把“照妖镜”,能把自己身上的“妖魔鬼怪”全部照见出来。

首先,照见的是“妄念”。“妄念”是一切自己挥之不去的想法,但是又要必须依靠别人才能实现的念头。父母对孩子做事情有很多的期望,有些是合理的,也有些是不合理的,关键是作为父母很难觉察自己对孩子的不合理期望。当父母把不合理的期望当成正常的期望,让孩子去实现的时候,就是“妄念”。关键父母要看到真实的孩子,能够看到孩子在生理年龄、心理年龄所能承受和发展出来的能力。孩子无法承接住超越自己能力的期望,而父母又常常因自己的“妄念”没有实现,去责怪孩子不懂事。

第二,照见的是“剧情”。做父母必须反问自己,自己为什么要责怪孩子?是什么引发了我们的情绪反应?为什么相同的事情,有的父母会暴躁如雷,有的父母会心平气和?原因来源于各自的原生家庭,来源于父母的童年时期被写入的“剧本”。比如,童年挨过打的成年人,大多也打自己的孩子,或者发誓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再挨打,反正是在“打”或者“不打”这样的问题上纠缠。但是,童年没有挨过打的成年人,大多是连“打孩子”这种想法都不会有的。我们内心有太多的悲喜剧,躺在情绪的密码箱里等待着被触动。

第三,照见的是“恐惧”。父母都喜欢学习好的孩子,因为孩子学习好,会有一个确定的,而且美好的未来。但是,“别人家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所以当孩子学习不好时,或与父母的期望不一致的时候,父母会担心。心理能量少,承受力差的父母,会十分担心孩子的未来,会紧紧地盯住孩子,不停地去说,害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导致孩子犯错误。然而与其“担心”相悖的是,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断地试错。所以,过度被“担心”的孩子不被祝福,因为过度的担心会不停地去唠唠叨叨,这种唠叨会像紧箍咒一样,束缚住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我们必须相信,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每个孩子都很努力。没有不想上进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有太多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多,但却从来不反思,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作为父母的我们“给不了”。父母教育孩子就像一个杯子给另一个杯子倒水,首先把自己装满杯水才能给予别人。自己是一个空杯,又怎能去给予?也有的父母不是去给予,而是向孩子索取,让孩子满足自己,比如电视剧《欢乐颂》里樊胜美的父母。

在陪孩子写作业时,表面是孩子把父母折磨地各种痛苦不堪,实质却是父母自己撞见了自己的不堪和匮乏。当陪写作业的父母痛苦、愤怒的时候,恰恰是是撞到了各自的心理承受的边界,这个时候也就照见了自己内心的“妖魔鬼怪”。

当黑暗出现裂缝,就会有光照进来。做合格的父母必须要有觉知,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讲过一段话:在外界刺激和回应之间,存在着一个空间,我们的回应就存在于这个空间之中,我们的成长和幸福蕴含在我们的回应中。

孩子是天使,养育孩子让我们重新遇见自己,“在这个回应的空间之中”存在着重新养育我们自己的机遇,学会珍惜吧!孩子只是在成长的经历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一路坎坷,一路披荆斩棘、奋力前行。孩子犯错的时候,他们只是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帮助她继续努力前行,仅此而已。

之后,静待花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