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核心素养的 基于职业发展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培养...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核心素养的 基于职业发展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培养...

时间:2024-01-12 09:02:26

相关推荐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核心素养的 基于职业发展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

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经 济的不断发展,以前那种一辈子就指望某个专业或某种职

业生活的观念已经不合时宜,一个新的理念已经被人们普 遍认同,那就是劳动者如何快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生产

方式和工作环境的需要。

一、核心素养的界定

(一)素养

辞海中,对素养的定义之一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 知识基础和能力”,是人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和能

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二)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1],专家认为,核心素养就其内含而言,应当以个体在现在及未来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

技能及态度情感等为重点。就学科属性而言,核心素养并不 指向某一学科知识,并不针对具体领域的具体问题,而是强

调个体能够积极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方法获得知识和技 能,从人的成长发展与适应未来社会的角度出发,跨学科跨

情境地规定了对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素养。就功能 指向而言,核心素养的功能超出了职业和学校的范畴,不仅

限于满足基本生活和工作需要,而更有助于使学生发展成 为更加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能

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2]。

二、基于职业发展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思路

(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

中职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年龄在15 至 18 岁之间。由于在小学、初中的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导致了他们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来到中 职学校后,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既希望成才,但又没有

一个努力的方向;既向往美好生活,但又缺乏勤奋好学的动 力;既思想活跃,但又不能明辨是非等。具体表现在他们身

上的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控力、心理承受力差,缺乏责任心,道德素质明显偏低[3]。而现代社会、企业用人标

准已经有了全新的要求,其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密切配合,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同时,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不仅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还应该具备执着的职业精神、与 人和谐相处的行为习惯、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协作的团队精

神和吃苦耐劳的品德。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离社会企业要求 的人才素质相差甚远。

(二)基于职业发展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路

中职学校是中职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学习基地,基于职业发展的核心素养隶属于学生素养发展的范畴,特指学

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应得到培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应

该是与职业环境、岗位能力对接,涉及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岗位竞争力和职业性等。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

中职学校应从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具有较强的 时代性和前瞻性,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最新要求的核心素

养内涵,为学生在职业领域提供所需的核心素养。

基于职业发展的核心素养内涵,应该是能够处理各种 情境中的具体问题的素养;是学生实现职业变迁、职业适

应、职业发展的素养根基。基于中职学生特点及现状,我们 认为培养中职学生的基于职业发展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以学

会学习、交流、社会活动、组织和管理、解决问题等素养为主 体,从这五个方面构成学生走向社会并能立足社会的重要 素养[4]。

1.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意味着学习者养成系统观察、分析和质疑的能力和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

率,自如应对学校教育以外的各类学习,培养学有所成的重 要能力素养。

2.交流。与人交流有助于个体修养的整体提升。交流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是一

个人的知识、品格、能力的综合表现。而善于交流沟通可以 使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工作成绩与社会效应。

3.社会活动。社会活动是与他人进行交往、协作工作的表现。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可以使我们遇到困难时,能够

得到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达到顺利解决问题的目的。

4.组织和管理。一个人的知识、品格的外在表现,往往体现在他是否具有组织和管理的能力。社会工作随时体现着

众人的分工合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具备组织和管理的能力,承担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5.解决问题。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

各样的问题,有能力的人就会很顺利的解决问题。能力的大 小可以体现出你工作的效率。

三、基于职业发展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

学会学习是个体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适 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指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自觉地、主动地、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学习规律和 影响学习活动的因素,以成功完成学习任务,促进知、情、意

诸方面发展,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首先教 师应结合学科特点,指导学生围绕学案阅读相关资料,进行

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学案中的问题,交流学习问题的思维过 程和解决方法,分享学习成果。其次教师选择具有探究价值

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并为探究提供材料支 撑和方法指导,并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精讲点拨,剖析

知识要点之间的关联,突出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和解决过 程。最后通过举一反三,巩固学习成果,拓展学生思维,形成

相关技能,最终达到迁移应用的目的。另外,教师要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与思、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自主

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 动学习,变学会为会学。

(二)丰富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素养

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有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 表达技巧的培养。活动不仅要丰富还应有创新的内容,以学

生综合素质培育为目的,其创新要突出育人为本的重点,活 动内容的新颖性也应体现人文关怀。对年轻人而言,具有广

泛参与性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极

具凝聚力的,年轻的个体在这个集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知识性为一体,形式多样化、多元化、立体化社会平台上敞

开心扉的平等交流,在互惠的过程中体验学会交流对个人 发展的重要性。

(三)利用职业体验平台,培养学生社会活动素养

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在职场环境中如何与上司、同事之间进行友善交流,我们应该注重在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职业体验平台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 的社会活动素养。学生初次踏入社会,教师要引导他们从角

色转换的角度去感悟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工作环境、切身体 会岗位要求,在这种职业体验平台上感悟如何正确处理好

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这种切身体验不仅有助于提

高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也是个体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与人相处、团结合作等素养

的验证渠道,只有通过职场磨砺才能使自身的职业道德、职 业情感和职业意志得到锻炼。

(四)通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素养

现代化社会对人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越来越关注,它不仅体现着劳动者智慧的发挥、事业的成功,也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

班级活动紧密关联着学生的社会动活经验。首先,班级活动要积极打造学生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实践环境,筑起学

生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在各种学习活动、体育活动、主题 班会活动中,不仅能够锻炼参与者的组织管理能力,也加强

了学生之间的了解和认同感,使有相同爱好的学生成为朋 友。其次,在班级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对工作的

责任感。无论管理的对象是有思想的人或无行为的人,都要 做到心中有挂念,这样才能管理好所管辖区中的人和事。要

让学生明白,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具有了一定 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最后,教师还应善于运用“醉翁之意不

在酒”的寓意,于无声处找到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能力抓 手,要注重培养学生能说、会写、善做的焦点意识,在最短的

时间内达到众人瞩目的效果。

(五)建构“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素养

美国心理学家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任何一个人是否能 成功解决问题,很大限度上取决于其经历而不是天资聪明

程度。因此,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从教育教学设计 的角度出发,把问题设计成教学项目,构建以解决问题为目

的的动态开放性课堂。由项目引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寻找 解决问题的方向,学生在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中,通过

分工协作合力寻求难点的突破,从实践中锤炼学生的观察 与分析问题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

极表述各自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广泛收集对同一事物产生 的各种不同质疑。最后,运用团队合作的执行手段,让学生

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辩论调和,以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结 果。通过这种“授之与渔”的方式,强化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

能力。从各尽其责到各抒己见,最后从众意见中得出最好解 决方案,从而在实践中磨炼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解决问 题能力。

总之,素养重在一个养字,意味着教育旨在养人,而养 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说当一个人将所有学到的

东西忘光之后,所剩下来的就应该是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不是只有知识,还应具有一种态度和品格。因此,学生在学

校学到的知识,素养养成的结果,应当是在他们步入社会 后,我们能够看到的某种在新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

种新时代下的精神体现,是个体终身受用的品格。

参考文献:

[1] 西部素质教育编辑部.素质教育之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3(15).

[2] 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

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5-11.

[3] 王丽娟.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读 与写杂志,(11):233.

[4]

薄祥亮.中职学校学生公约核心素养的养成[J].职教通讯.(32):79-80.

作者简介:罗金凤(196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第23期

微信公众号:xbszjy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