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时间:2019-08-03 12:12:34

相关推荐

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第 一 章众妙之门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头头是道

《道德经》其实并不重视名词概念的阐释。但是要展开,有些也必须说。比如说“道”这个词,在《道德经》中有32章73次出现,是《道德经》最核心的东西,不说一下后面没办法说明白。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伊始,便说道说道了。

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在《道德经》的各种注本中,对它的注释是很多分歧也大,就连断句都有不同。就有人这样断:“道可,道非,常道。”我觉得言之成理就好,成系统了的更好。小说戏剧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莱特”,同样适用其他样式的作品,比如对《道德经》的理解。落实道“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就可以这样来理解:道这个东西,虽然是可以用言词表达的,但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它不是恒常不变的。所谓不是恒常不变的,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道这个东西是变化的,它有时候是这样的,有时候又是那样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作用。我们用语言一描述,就把它限定在某个方面了,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就涵盖不了,就会以偏概全。比如水,你说他是液体吧,加热它就变成了气体,遇零度或以下又会变成固体,高温高压之下甚而至于变成等离子体。即便是液体的时候,它也是状态不一样的:它可以是普通的水,也可以是小分子簇团的、能直接被我们的细胞吸收的、能让我们长寿的六角水。你说它以什么状态存在,都有可能会偏。所以,老子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二是说,道这个东西是很复杂的难以准确描述,讲不明白说不清楚,一讲就错。这是老子的独创,既是指宇宙的来源和万物一致性的根源,也是指万物运行的规律法则等等,具有本初性原创性规律性,应该还有好多好多这种性那种性吧,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所有的描述都不可能准确,不是一说就偏,就是一说就错,或者偏错都有。“道不可说,一说就错。”就像“禅不可说,一说就错”一样。释迦牟尼开悟成佛之后,讲法说法传法49年,可是佛在《金刚经》21品中却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如果你说佛有说过法,那就是诽谤。没有懂他说的意思。为什么呢?因为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须菩提说过:“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因为根本不存在一个可以让人悟道或成佛的法,人的开悟因本性的不同而有异。所以,老子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非常道”,有的版本为“非恒道”,据说是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把恒改为常的。总之,不管是“道可道,非常道”还是“道可道,非恒道”,它的意思都一样,就是:道虽然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但是它不是恒常不变的。

对于道,对于法,这种不好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那我们怎么办呢?或许我们只能去体悟,去领悟,从而开悟。

好了,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句:“名可名,非常名”。如果第一句我们弄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就应该好理解。我们先弄清楚“名”的意思。有人说“名”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看它就不是什么重要的概念,甚至它不是一个概念。就是名称、名字或者是称为、叫做的意思。名这个字,在《道德经》中7章共18次出现,一般都是在描述道的时候出现,往往是跟道的名称相关,没有发现它是一个概念,更没有丝毫的展开。所以,名这个词就好理解了,就是名相、名称、名字;或者是称为、叫做的意思。

“名可名,非常名”就可以这样来理解:至于道(或者其他东西)的名字,是可以取的,可以用一个名字来称呼他们,但是这名字,它不是恒常不变的。就是说,有时候用这个名字来称呼道,有时候可能又要用另外一个名字来称呼。不同的状态,不同的作用,就用不同的名字来称呼。

既然道不可说,不说如何能展开呢?一说即偏也得说啊,所以“名可名,非常名”,我们就用不同的名字来称呼它嘛。就像我们前面举例的水那样,有时候我们叫它水,有时候我们称水汽,有时候又用冰给它命名。“名可名非常名”嘛。

二、道生万物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们把前面两句弄明白了,这句话就好理解了。意思是说,当我们说的道,是指天地之始即天地的本始的时候,我们就用无来称呼它;当我们说的道,是指万物之母即万物的根源的时候,我们就用有来称呼它。这就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你看,道的称呼它不是恒常不变的吧,只能根据具体情况,用不同的名字来称呼它。第一句说的“道”,这里就成了“无”和“有”了。其实都是指“道”。《道德经》后面还有一些章节讲了道的不同指称,我们到时候再来细说。在这里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在无的状态下可以演化成有,在有的状态下可以衍生万物。正所谓无中生有,有生万物。这就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意思。

老子真是太高明了。发现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道所生,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灭亡,都是道的作用。基督教就不是这样认为。他们认为是上帝造了人和万物,但上帝又是谁造的呢?或许老子看得更远一点。正是因为老子这么轻轻一说,使我们中华民族避开了神学宗教的发展道路,慢慢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当然,这个“无”,它不是没有,它是指天地之始。即《盘古开天》里说的:“天地浑沌如鸡子”,到处是混混沌沌的漆黑一团的状态,就像一个鸡蛋。这个无,就相当于佛教的空,是与色相对的概念。“有”,相当于佛教的“色”,就是一种显现,是一种能为我们感知的东西。其实我们感知的东西非常有限,施一公院士在一次演讲的时候说了大意是这样的话:嗅觉能感知的只有400多种芳香的蛋白,触觉也只能感知100多种,味觉更少只有几十种离子蛋白。我们最主要的感知还是眼睛视觉,眼见为实嘛。但我们的视网膜细胞识别范围在390nm——700nm的范围,大于或小于这个范围,我们就无能为力了。我们感知不到的,就是空,就是无。更何况据科学家说,宇宙中的物质不过4%而已,96%的存在不是以物质的形式,是以暗物质或其他形式,所以我们能感知的是沧海一粟,而且,能感知的东西还会因人而异,不完全一样。

没有被感知的或感知不到的就是无或空,所以,我们每认知一个东西,都是从无来的,这就是无中生有。因此,有和无也没有绝对的界限,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有就是无,无也是有。难怪《心经》中说:“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二、众妙之门

庄子《大宗师》有这样的话:“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意思是说,道这个东西,不是你的耳朵可以听到的,不是你的眼睛可以看到的,不是你的嘴巴可以说出来的。你所听到的,你所看到的,你所说出来的,已经不是那个道了。既然这样,那我们怎么去认识它嘛?办法还是有的,不然,老子是如何知道的呢?下面,老子就告诉我们认识道的方法:去体悟,去观想。就像六祖慧能说的那样:“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王阳明也说过“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嘛。所以,道要向自己的心去求。除此,别无他法。靠的是体悟和观想。如何体悟?怎么观想?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有不同的断句。有人认为应该这样:“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而且这种断句法是比较通行的。不过,我不认为这种断句法正确。因为“无欲观妙,有欲观窍”是道家内丹修炼的根本大法,无欲和有欲是人观想的两种不同状态。无欲,就是没有欲念,指的是人在静虚之态,摒除了杂念,整个人都虚空了的状态,或者说是无为的状态。这种状态之下,就能观想道之妙要。妙,也作眇,细小微小之意,也同三点水的渺,是远、高之意。“故常无欲,以观其眇”的意思是说,进入无欲之状态,你就能体察到道的幽远高深。这就跟《心经》里面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是一样的状态。

有欲,就是有欲念,就是指现实生活的状态。徼,端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常有欲生活在大千世界,就可以体验世间万物的产发展与灭亡,体察道生灭万事万物的端倪。老子这个话,石破天惊,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天大的秘密:说我们都是和道相连接的,随时都可以体悟不到道的存在。无欲之状,能领略道的妙要,从而得道,逍遥自在,了无生死;有欲之状,能发现道的端倪。发现了道的端倪,我们就能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去生活,这就是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你就会拥有生活的大智慧,能解决一切困难和苦痛。好,看下一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此两者,是指无欲和有欲这两种状态。玄,会意字。金文是一束丝悬挂起来的样子。玄是悬挂的悬的古字。悬着的东西上不挨天下不着地,动荡不定,引申为变化。玄,也指很远看不清究竟是什么颜色。所以引申为幽远或者模糊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欲和有欲都是我们观察道体悟道的方式,名字虽然不同,目的都是一样。他们都是变化不定幽远模糊的,难以琢磨和把握。但是,它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章主要讲了道如何通过有和无来衍生万物的,也讲了体悟道的方法和门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